首页期刊导航|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李明

双月刊

1674-6929

jmdt@vip.163.com

020-28098414,32290177

510620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祥龙大厦10-11楼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分子医学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进展,集前瞻性、权威性、专业性于一身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第一份以分子诊断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正规科技学术期刊,也是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和交流平台,成为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在学术上走向世界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结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宫颈癌患者血清CA-199、CA125、SCC-Ag水平的影响

    许曼李宣杨方磊江飞云...
    1320-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结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宫颈癌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于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8例宫颈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开腹组(42例,接受传统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和微创组(76例,接受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更长,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少,住院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81、12.348、21.622、11.780,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血清CA-199、CA125、SCC-Ag水平均下降:术前>术后2周>术后1月,微创组术后各时间点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516、8.733、6.182、251.616、12.520、7.069、250.512、14.554、4.663,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6,P<0.05).结论 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结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宫颈癌,可以优化手术效果,促进术后康复,提高安全性,改善预后.

    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肿瘤标志物

    外周血PTH、CRP表达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张翠云么蕊陈宏刘雅男...
    1324-1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外周血甲状旁腺激素(PTH)、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以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秦皇岛市工人医院11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脑梗死面积将其分为腔隙梗死(49例)、小梗死(44例)及大梗死(23例),比较不同梗死面积患者外周血PTH、CRP水平,分析其与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根据发病3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2分)及预后不良组(>2分),分析外周血PTH、CRP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与不良预后发生的关系.结果 三组患者PTH、CRP水平比较,大梗死组患者>小梗死组患者>腔隙梗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PTH、CR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面积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外周血PTH、CR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PTH、CRP水平联合检测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大于PTH单独检测(P<0.05);PTH≥12.82 ng/L、CRP≥8.16 mg/L提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PTH、CRP水平与梗死面积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具有评估价值.

    甲状旁腺激素C反应蛋白缺血性脑卒中

    苯磺酸瑞马唑仑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黄松梅刘娟金青
    1328-1331,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苯磺酸瑞马唑仑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47例,按随机数表法对入组患者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麻醉诱导期给与苯磺酸瑞马唑仑+舒芬太尼+苯磺阿曲库铵)74例、对照组(麻醉诱导期给与丙泊酚+舒芬太尼+苯磺阿曲库铵)73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术前(T0)、麻醉后1 min(T1)、麻醉后5 min(T2)、气管插管时(T3)、麻醉后1h(T4)、麻醉后2 h(T5)、苏醒时(T6)]的术中体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炎症应激指标、JAK/STAT信号通路分子表达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AP:F研究组=78.227,F对照组=28.302;HR:F研究组=17.393,F对照组=4.332,P<0.05),研究组T1~3时MAP高于对照组,T2~4时HR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拔管时间、定向力回复时间、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10、JAK2、STAT3水平均升高(均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瑞马唑仑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具有较好的麻醉镇静效果,亦能够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

    甲状腺癌根治术苯磺酸瑞马唑仑应激反应炎症反应JAK/STAT信号通路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GABA、INH、Ach水平的影响

    王凤杰李涛孟凡娇
    1332-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利培酮治疗后其认知功能、γ-氨基丁酸(GABA)、抑制素(INH)、乙酰胆碱(Ach)等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于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从河北省唐山市第五医院精神科选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盐酸齐拉西酮片、利培酮片,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2个月后)、精神症状评分、认知功能、神经递质水平(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及安全性(治疗期间).结果 试验组治疗2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2,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较治疗前比较,阳性、阴性、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及总分和血清INH、Ach水平降低,试验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49、5.243、20.206、17.310、15.229、7.345,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较治疗前比较,即刻、延迟、视觉、延迟视觉记忆评分及总分和血清GABA水平升高,试验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57、4.413、3.655、6.451、25.120、11.356,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6.00%(x2=4.336,P<0.05).结论 相比利培酮,齐拉西酮可明显升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GABA水平,降低其血清INH、Ach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提高疗效,但二者安全性相当.

    精神分裂症齐拉西酮利培酮认知功能γ-氨基丁酸抑制素乙酰胆碱

    2018-2023年莆田市5岁及以下儿童流感流行病学研究

    凌益新谭瑾琳张勐劼占卫华...
    1337-1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福建省莆田市5岁及以下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2018至2023年间采集莆田各流感监测哨点医院5岁及以下儿童的呼吸道样本,采用荧光PCR(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汇总临床数据对时空传播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莆田市共采集并检测流感样病例样本7449例,阳性530例,阳性率7.12%.2018年阳性病例数量达到147例,2019年阳性率为13.83%,均为所观察到的最高值.流感主要在冬春季和夏季发病,仙游县是流感的高发区,甲型H1N1和乙型Victoria病毒株间存在交替优势.随着年龄增长,流感检出率在2岁、4岁和5岁分别为6.587%、9.92%和11.97%,呈上升趋势,男性患儿数量高于女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莆田市5岁及以下儿童流感病毒以甲型H1N1和乙型Victoria为主,呈现出明确的季节性和年龄、性别分布特征,为当地流感防控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

    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荧光定量PCR病原学监测

    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cTnI对重症肺炎患者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

    于立新崔玉祥窦萍袁晓亮...
    1341-1344,1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肌钙蛋白Ⅰ(cTnI)对重症肺炎(SP)患者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唐山市弘慈医院收治的65例SP合并心肌损伤患者作为合并心肌损伤组、41例单纯SP患者作为单纯SP组,另外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超声心动图参数、cTnI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超声心动图参数、cTnI对SP患者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P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LVEF水平:对照组>单纯SP组>合并心肌损伤组,LVEDD、LVESD、cTnI水平:对照组<单纯SP组<合并心肌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参数、cTnI及两者联合预测SP患者心肌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0.755(0.704~0.807)、0.859(0.808~0.911)、0.904(0.853~0.956).合并心肌损伤组合并糖尿病占比、合并低钾血症占比、发病至入院时间≥1周占比大于单纯SP组,CRP、WBC、PCT、CK-MB水平高于单纯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OR=2.085,95%CI:1.429~3.044)、PCT水平升高(OR=2.385,95%CI:1.598~3.578)、LVEF水平降低(OR=0.367,95%CI:0.238~0.566)、cTnI水平升高(OR=3.377,95%CI:2.135~5.342)是SP患者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参数、cTnI对SP患者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两者联合预测的效能更好.

    重症肺炎心肌损伤超声心动图参数肌钙蛋白I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miR-34a-5p、miR-17-5p表达水平及其与心衰的关系

    刘丹丹孔洪邱清艳樊毅虎...
    1345-1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患者miR-34a-5p、miR-17-5p表达水平及其与心衰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绵阳市游仙区中医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联合收治的IDCM患者136例(IDCM组),根据IDCM患者是否继发心力衰竭分为心衰组40例和非心衰组96例.选取同期68名无心脏病的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比较IDCM组与对照组、心衰组与非心衰组的血清miR-34a-5p、miR-17-5p表达水平、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T(hs-Tn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析血清miR-34a-5p、miR-17-5p表达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miR-34a-5p、miR-17-5p对IDCM继发心衰的预测价值.结果 IDCM组的血清miR-34a-5p、miR-17-5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CM组的血清NT-proBNP、hs-TnT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LVED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的血清miR-34a-5p、miR-17-5p表达水平高于非心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非心衰组,LVEF低于非心衰组,LVEDD高于非心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34a-5p、miR-17-5p表达水平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498,r=0.306,P<0.001).血清miR-34a-5p联合miR-17-5p预测IDCM继发心衰的灵敏度为0.875,特异度为0.802.结论 IDCM患者存在miR-34a-5p、miR-17-5p表达水平上调情况,且miR-34a-5p、miR-17-5p表达水平与心衰具有关联,对预测心衰有一定价值.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miR-34a-5pmiR-17-5p

    高压氧联合艾司唑仑治疗伴焦虑症慢性失眠效果及对炎性细胞相关因子的作用

    邓越峰乔志敏李积梅董雪柯...
    1350-1353,1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高压氧联合艾司唑仑对慢性失眠伴焦虑症患者的效果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安阳市人民医院144例慢性失眠伴焦虑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艾司唑仑组、高压氧组,各48例.艾司唑仑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高压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联合组采用高压氧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焦虑情绪(SAS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相关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艾司唑仑组、高压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86,P<0.05);联合组治疗后SAS、PSQI评分低于艾司唑仑组、高压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124、6.277,P<0.05);联合组治疗后IL-1β、TNF-α水平低于艾司唑仑组、高压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1.225、482.978,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浆CRH、ACTH水平低于艾司唑仑组、高压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29、3.986,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17%)与艾司唑仑组(6.25%)、高压氧组(2.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44,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艾司唑仑是治疗慢性失眠伴焦虑症患者的有效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炎性细胞因子、HPA轴相关因子有关.

    慢性失眠焦虑症高压氧艾司唑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心脏康复训练对冠心病PCI术后体适能、心肌酶谱及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

    陈丽梅龚显田吴蕾李珂...
    1354-1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心脏康复训练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体适能、心肌酶谱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血红素氧合酶-1(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于眉山市中医医院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术后干预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干预前后的体适能情况、心肌酶谱指标以及Nrf2 mRNA、HO-1 mRNA表达水平;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以及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心肺适能、柔韧适能、平衡适能较对照组及干预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8、2.183、2.660、2.097、1.921,P<0.05);两组干预后的肌钙蛋白I(cTnI)、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较干预前均较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8、11.694、11.020、10.185、8.488,P<0.05);两组干预后的Nrf2 mRNA以及HO-1 mRNA水平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78、37.970,P<0.05);干预后两组的SAQ、CQQC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45、20.328,P<0.05).结论 心脏康复对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能提升体适能水平、改善心肌酶谱指标,可能与调节机体内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心脏康复心肌酶谱冠心病核因子E2相关因子/血红素氧合酶-1信号通路

    HbA1c联合NT-proBNP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近期死亡风险中的预测作用

    郏红静丁延魁高峰过高峰...
    1359-1362,1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B型脑钠钛前体生物标志物(NT-proBNP)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死亡风险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且各项指标均显示正常的健康者共计101名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人群HbA1c、NT-proBNP表达差异;分析HbA1c、NT-proBNP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并分析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HbA1c、NT-proBNP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A1c、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587,0.536,P<0.05).死亡组NYAH分级Ⅳ级占比、HbA1c、NT-proBNP表达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NYAH分级为Ⅳ级、HbA1c及NT-proBNP表达上升是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P<0.05).森林图显示,在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相关因素中,NT-proBNP是关联强度最大的因素(OR=2.491,95%CI 1.414~4.390).急性心力衰竭死亡患者实施联合检测(HbA1c与NT-proBNP)的AUC值与单独HbA1c、NT-proBNP检测相比更高(P<0.05).结论 HbA1c、NT-proBNP表达水平随急性心力衰竭死亡患者的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两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死亡患者的死亡风险效能,可指导临床早期及时干预.

    急性心力衰竭HbA1cNT-proBNP近期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