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槟榔黄化病致病机理,探究槟榔黄叶病毒1(areca palm leaf yellowing virus 1,APLYV1)病毒与宿主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本研究以槟榔叶片为材料,构建槟榔cDNA酵母双杂交文库,以APLYV 1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为诱饵,构建诱饵载体pGBKT7-CP,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槟榔cDNA文库中筛选与其互作的蛋白.结果表明,成功构建槟榔酵母文库,文库容量达1.1×107以上,重组率为100%,插入片段平均长度>1 000 bp.成功构建诱饵载体pGBKT7-CP,通过自激活实验检验,阳性对照在四缺培养基平板上能正常长菌且显蓝,阴性对照和实验组在二缺培养基平板上能正常长菌,在三缺和四缺培养基平板上未长菌,表示构建成功的重组诱饵载体无自激活活性,可用于筛库实验.共筛选出13个阳性克隆,经NCBI网站与槟榔转录组库进行比对,最终得到10个候选槟榔蛋白,包含sHSP(small Heat Shock Protein)与DnaJ蛋白等.选择DnaJ蛋白,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和蛋白二级结构预测,发现该槟榔基因全长1 035 bp,蛋白理论分子量为37.9 kD,等电点pI约为5.05,疏水性蛋白,其二级结构由无规则卷曲(49.13%)和α-螺旋(25.87%)构成,不存在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内.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PLYV 1蛋白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