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植物育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植物育种
分子植物育种

张启发

双月刊

1672-416X

mpb@sophiapublisher.com

0898-68966415

570206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分子植物育种/Journal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槟榔叶表微生物前处理方式对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王贞霖马瑞徐芮杨顺义...
    4341-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快速获取高质量的槟榔叶表微生物基因组DNA,本研究分别使用悬摇振荡和超声波洗脱微生物,使用真空抽滤和冷冻高速离心进行富集,利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对获取的叶表微生物DNA浓度和纯度进行测定,最后进行DNA电泳检测和PCR扩增检验对比提取效果.使用超声波法作为前处理时,所提基因组DNA浓度较低、纯度不在合格范围内;悬摇法提取的DNA浓度更高,且在悬摇20 min时所提基因组DNA浓度达最大值(25.67±0.96)μg/mL、(38.67±0.85)μg/mL;真空抽滤法较离心法而言,所提样本DNA浓度、纯度均更高.以悬摇振荡与真空抽滤相结合的方式为槟榔叶表微生物最佳收集方法,可以提高槟榔叶表微生物分离和收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提高了叶表微生物DNA提取的成功率,本研究结果可为槟榔植物叶表微生物的收集提供参考依据.

    槟榔叶表微生物前处理微生物收集DNA提取

    七种石斛属植物花朵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吴君楠刘子毓武美卿王海秋...
    4347-4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7种石斛属植物花朵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GC-MS技术,对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肿节石斛(Dendrobium pendulum Roxb.)、大苞鞘石斛(Dendrobium wardianum Warner)、杯鞘石斛(Dendrobium gratiosissimum Rchb.F.)、报春石斛(Dendrobium primulinum Lindl.)、玫瑰石斛(Dendrobium crepidatum Lindl.ex Paxton)和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7种植物盛花期花朵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从7种石斛花朵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77种,包括萜烯类、烷烃类、炔烃类、酯类、醛类、醇类、酮类和芳香族化合物等8类,7种石斛花中的挥发性成分既有相同的成分,也有不同的成分,随种类不同其主要挥发性成分和各成分含量也有差异.石斛以α-蒎烯(30.85%)为主,肿节石斛以β-石竹烯(45.18%)为主,大苞鞘石斛以罗勒烯(13.42%)和α-伊兰烯(13.32%)为主,杯鞘石斛β-硒烯(15.13%)为主,报春石斛以乙酸辛酯(70.53%)为主,玫瑰石斛以α-蒎烯(26.52%)和(-)-α-蒎烯(25.02%)为主,流苏石斛以α-硒烯(27.76%)为主.本研究结果可作为石斛兰香型品种的选育参考,也可作为资源开发利用的参考依据.

    石斛属花香成分SPMEGC-MS

    基于胚性愈伤诱变的楸树耐盐种质创制及评价

    高露璐王鹏顾姣姣姜聖姬...
    4357-4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楸树(Catalpa bungei)是中国特有的落叶硬木类珍贵树种,具有速生、耐盐碱、材质优良等优点,是沿海滩涂和内陆盐碱地土壤修复和防护的优良树种.创制新的耐盐种质,培育耐盐新品种,提高楸树耐盐能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以楸树品系'钟山5号'胚性愈伤为材料,利用137Cs-γ射线结合耐盐定向筛选创制新的耐盐种质.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盐浓度的逐渐增加,胚性愈伤的褐化率均逐渐增加,增殖率降低,因此,定向诱变最适的辐射剂量为40 Gy,最适的盐浓度为300 mmol/L NaCl.将用40 Gy处理后的愈伤放置在含300 mmol/L NaCl的再生培养基中,获得65株楸树再生幼苗,又经过苗期二级耐盐性评价获得3份耐盐的楸树新种质.本研究不仅为楸树耐盐品种培育提供新的种质材料,也为楸树耐盐基因克隆及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胚性愈伤137Cs-γ射线种质创制耐盐评价

    结缕草属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变异

    何潇段宏利罗丽娟黄春琼...
    4364-4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结缕草属(Zoysia Willd.)种质资源的利用率,本研究以43份结缕草属种质为材料,对其11个数量性状和9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性状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缕草属不同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具有广泛的变异,变异系数均大于20%,尤其是小穗柄长、花序长、小穗长和叶长;相关性分析展现出各个指标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其关联度程度高;主成分分析将20个性状归为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7.526%.聚类分析将43份结缕草材料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草层低矮稀疏,整体表现不佳,第Ⅱ类群草层低矮浓密,可用作草坪草育种的材料,第Ⅲ类群草层高大,叶片长而宽,可以作为固土护坡草或牧草的育种材料,第Ⅳ类群整体表现居中.本研究为不同形态特征结缕草属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结缕草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变异

    叶黄素合成关键基因及小麦生物强化研究展望

    庄文锋黎飞飞赵恒周婷婷...
    4377-4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超过22亿人具有视力障碍,人们的视力健康面临着新的威胁.叶黄素是构成视网膜的黄斑色素,能够滤过蓝光,增强免疫力,是最有效、最有潜力的维护视力的物质.中国北方的人们主要以面食为主,叶黄素小麦能够让人们在吃主食的同时摄入叶黄素,免去单独补充保健品的昂贵费用,而且生物强化也是解决人类微量元素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所以选育富含叶黄素的小麦品种和提高小麦中叶黄素的含量显得尤为重要.本综述回顾了叶黄素的发现、结构以及功能,综述了叶黄素的测定方法、合成关键酶和基因及叶黄素小麦的选育,探讨了小麦叶黄素生物强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今后叶黄素小麦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小麦叶黄素生物强化

    基质营养组成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郝征
    4384-4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草莓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其产量和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基质营养组成作为影响草莓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对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栽培基质及其营养管理策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当的基质选择和营养元素比例调控,能够显著提高草莓的生长速度、果实大小、糖度及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此外,水肥一体化的应用,为精确调控基质营养供给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实现草莓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未来研究应更加关注基质和营养管理的定制化需求,探索适应不同环境胁迫条件下的营养管理策略,以及微生物肥料和生物刺激剂在提高草莓抗病力和促进健康生长方面的应用潜力.

    草莓产量品质改善基质营养营养管理策略水肥一体化

    魔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朱丽代雪凤张盛林牛义...
    4392-4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魔芋是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富含葡甘聚糖,经济价值高,广泛种植于中国、日本、东南亚等地的山区.魔芋资源自然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种类繁多,种间差异大.为了高效、充分地开发利用魔芋资源,近年来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揭示魔芋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从魔芋形态特征及形态多样性研究,魔芋细胞学研究(包括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研究),基于DNA分子标记的分子多样性研究,魔芋资源收集利用、基因组学研究及现代育种的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对魔芋资源研究提供参考.

    魔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针叶树种再生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哈斯图雅代金玲吉仁花白玉娥...
    4400-4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叶树种是中国主要用材和绿化树种,然而由于其基因组复杂且庞大、生长周期长、生根率低、移栽成活率低等诸多因素,导致其再生及遗传改良困难.本研究针对目前针叶树种无性繁殖能力弱,遗传改良困难等问题,查阅国内外文献,总结了针叶树种再生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对影响针叶树再生和遗传转化的因素进行讨论,以期为针叶树的苗木培育、遗传改良和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

    针叶树种再生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植物珠芽形成的研究进展

    郝春莲胡凤荣杨盼盼
    4408-4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珠芽通常发生在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上部位,是形态结构多样、可贮藏营养物质和进行无性繁殖的特殊变态芽或变态茎.本研究重点陈述了植物珠芽的类型、起源、发育和结构以及珠芽形成的影响因素、分子机制和离体诱导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植物珠芽可着生在多种部位,具有多种颜色的种类;植物珠芽起源于着生部位分生组织的形成和启动,受各种激素、糖类和环境因子的调控;珠芽发育的物候期、部位、阶段、结构和产量因种而异,因环境而异;目前对植物珠芽形成分子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相关基因的筛选和相对表达量分析;已经建立起多种植物的珠芽离体诱导体系,为进一步研究珠芽形成的分子机制和信号转导等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珠芽珠芽形成发育过程发生机理离体诱导

    常规育种技术在培育景观设计植物中的应用

    曾金妹谢晓东
    4419-4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景观设计植物指的是那些被有意选择和安排用于园林和景观空间中的植物,景观设计性状指的是植物在视觉、触觉以及其他感官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在景观设计中被视为具有特定的美学和功能价值.常规育种技术作为植物遗传改良的传统手段,在景观设计植物培育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本研究综合分析了常规育种技术在景观设计植物培育中的应用案例,包括观赏性状改良、环境适应性增强以及生长习性调整等方面,并对育种技术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通过比较常规育种与现代育种技术,本研究揭示了两者在成本、时间与适用性方面的差异,强调了现代技术的互补作用,并预测了综合育种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本研究强调了可持续育种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育种工作的方向,旨在为景观设计植物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和策略建议,以满足未来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的需求.

    常规育种技术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性状景观设计植物培育环境适应性可持续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