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化工
广东化工

邹思民

半月刊

1007-1865

gdcic200@163.com

020-83380392;020-8302517

510034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广东化工/Journal 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是广东省化工行业最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刊物,编委会的委员均是广东省化工界的知名人士,甚至有香港科技大学或城市大学的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性磷钨酸催化剂制备及其高效催化加成酯化制丙烯酸叔丁酯

    马小莲索文礼毛兵陈世龙...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丙烯酸叔丁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酯,通过丙烯酸与异丁烯加成酯化制备丙烯酸叔丁酯是典型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成功制备了一种改性磷钨酸催化剂 Ce3/1-HPW-F 并将其应用于丙烯酸与异丁烯加成酯化制备丙烯酸叔丁酯的反应中,结果表明:在45℃反应4 h,即可实现丙烯酸的完全转化,且丙烯酸叔丁酯的选择性高达99%.

    丙烯酸叔丁酯固体酸催化剂加成酯化磷钨酸原子经济性

    E-44环氧树脂/石墨烯复合材料热阻断特性研究

    安长胜欧齐翔张荣超张驰...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避免锂电池热失控造成的安全事故,本文将石墨烯均匀地分散在 E-44 环氧树脂基体中,以聚酰胺为固化剂将其固化成型,制备了一种具有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的环氧树脂/石墨烯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烯含量、固化工艺对复合材料室温电阻率的影响,并考查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对LiFePO4电池热阻断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质量分数为13 wt%,E-44 环氧树脂与聚酰胺质量比为1∶0.5,固化温度为60℃,固化时间为12 h的样品,其室温电阻率为 6.48×102 Ω·cm,测试温度升高至 140℃时,复合材料电阻率升高到4.62×104 Ω·cm,PTC强度达到1.85,并具有可恢复特性.将其应用在LiFePO4电池中,发现室温下E-44环氧树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加入不会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当测试温度为90℃时,电池的放电比容量仅为 12.5 mAh/g,表现出优异的热阻断特性.本研究有助于推动环氧树脂基PTC导电聚合物的应用,为解决电池因热失控而引发的安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环氧树脂石墨烯阻温特性热阻断特性

    不同存储条件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

    黄春秀
    42-4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离子电池具有质量轻,电压高,寿命长等优点,在消费电子和动力产品领域均有广泛地应用.不同温湿度条件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尤其是在电池的存储和运输阶段.本文主要研究钴酸锂电池在不同SOC,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下的电压、内阻、厚度和容量变化,并对存储环境和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锂离子电池SOC温度湿度容量保持率

    聚烯烃的后功能化方法

    赵晔刘瑞刘振宇蒋文军...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烯烃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低反应性的 sp3 杂化碳,且具有一定的结晶性,从而导致其韧性、粘合力、相容性、流变性、印染及共混等方面的不足,也严重限制了聚烯烃材料的功能化.聚合物的功能化是一种制备新材料和提升聚合物材料性能的有效方法,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聚烯烃的后功能化方法,重点介绍了自由基接枝和C-H活化两种方法,并对聚烯烃的后功能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聚烯烃功能化自由基接枝反应C-H键活化过渡金属

    炭黑对热固性SMC材料储存期的影响

    吴星林昌炳吴建斌
    48-5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饱和热固性SMC材料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其固化过程具有不可逆的特点,与热塑性塑料不同的是,SMC材料固化后,无法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使其回到固化前的状态,所以,如若不饱和热固性SMC材料在保存期出现预固化的情况,则会影响材料的正常使用,导致成型缺陷或材料报废的风险.故延长SMC材料的保质期是稳定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通过无转子硫化仪,测定添加不同类型炭黑的 SMC 材料的硫化时间曲线,以及测试不同预固化度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出在一定范围内炭黑类型的 BET比表面积越大,保质期越短,且预固化度越高,其力学性能越低的结论.

    热固性保质期预固化硫化时间炭黑比表面积

    加工助剂对PVC电缆料国标性能检测结果的影响

    刘琦江瀚川但思源
    51-5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不同的用量梯度将不同的加工助剂(氯化石蜡、纳米碳酸钙、氯化聚乙烯)添加至 PVC 电缆料体系并制备了 PVC电缆料样品.使用多项测试表征方法研究上述助剂对PVC电缆料的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外观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3 份的氯化石蜡添加量使得热稳定时间降低了52.9%,低温冲击-断裂根数由19 根下降到8根,氧指数由 28提升至29.1;引入10 份纳米碳酸钙低温冲击-断裂根数便由5根下降至3 根,拉伸强度增加了15.5%,产品外观明显得到改善,同时产品加工性能得到提升;氯化聚乙烯由5份到10 份的添加,使得复合材料的低温冲击-断裂数量由 15根下降到10 根,低温冲击-断裂数量下降了33%,抗冲击性能有明显的提升.

    聚氯乙烯氯化石蜡纳米碳酸钙氯化聚乙烯

    响应面法优化基于环糊精主客体作用的超分子聚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赵品文游小娟申娉段蓉...
    54-5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自由基共聚作用制备基于环糊精主客体作用的丙烯酰胺超分子聚合物P(AM/A-CD/C16DMAAC),考察聚合反应温度、pH 值和单体总浓度对超分子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 BBD 响应面法建立表观粘度与各因素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表观粘度的影响依次为单体总浓度>pH 值>聚合反应温度;最优工艺条件:聚合反应温度为 50.2℃、pH值为7.9、单体总浓度为20.8 wt%.在此条件下,聚合物实测表观粘度为568 mPa·s,与模型预测值560 mPa·s接近,偏差为1.41%.

    响应面法环糊精超分子聚合物

    致密气藏气井解堵剂性能评价及应用效果分析

    邹春霞杨丽邹天赐夏海英...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致密气藏部分气井井筒堵塞,导致产量下降的问题,开展了水质分析和堵塞物成分分析,并开发和评价一种适应该区块的解堵剂.产品室内评价结果表明:配伍性良好;能有效溶解储层堵塞物;不同温度下该产品16 h对堵塞物溶解率可达到80%以上,对管柱腐蚀低,符合行业一级要求指标;具有较强的螯合成垢离子能力.解堵剂现场应用良好,解除了井筒堵塞,平均单井日产气量提高了0.73 万方/天.

    苏里格井筒堵塞解堵剂性能评价现场应用

    玻纤增强聚酯合金的性能及结晶行为研究

    曹绍强梁嘉欣陈锋付学俊...
    60-6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玻纤增强的PET/PBT合金材料,研究了PET/PBT比例对体系红外图谱、力学性能和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PET/PBT合金体系中,随着PBT含量的增加,体系的刚性保持不变,但是挠度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是下降的;同时随着PBT含量的增加,PBT的特征吸收峰(1319 cm-1和810 cm-1)的峰强度逐渐增加,PET的特征吸收峰(1343 cm-1和792 cm-1)的峰强度逐渐减弱;PET/PBT比例从 4∶1 到1∶4,结晶温度先降低后升高,结晶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并且当PET/PBT=1∶1 时结晶最慢,此时的酯交换反应程度也越大,越难以控制;PET/PBT=1∶2时,结晶温度最低,在低模温下可以成型外观优良的产品.

    PET/PBT比例力学性能红外图谱熔融结晶

    腰果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性能

    张元炜莫立鑫詹强涂柯鑫...
    63-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腰果酚缩水甘油醚(CGE)为原料,通过两条季铵化路线合成得到了四个腰果酚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两条路线进行工艺优化,通过核磁、IR与ESI-Mass鉴定了化合物结构;测定了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γ、乳化性能、泡沫性能等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四种季铵盐阳离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与市售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相比,其具有更低的CMC值、更好的乳化性能、增溶性能和较低的起泡高度.

    腰果酚表面性能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