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师教育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师教育论坛
教师教育论坛

吴云汉

月刊

2095-5995

yjzx@mail.ccnu.edu.cn zsjy@mail.ccnu.edu.cn

027-67867240,67867251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论坛/Journal Teacher Education Forum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强国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范先佐教授

    冯卫国
    4-7,20页

    银龄教师:高校退休教师身份的抉择、认同与建构——基于"二次"高校银龄教师的多个案分析

    张聪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担任银龄教师是当前很多高校优秀退休教师后的新选项.通过对"二次"成为银龄教师的多个案分析发现,契合国家需求、奉献西部教育以及符合自身生涯规划,是这些银龄教师抉择的前提;理性应对受援高校教育需求、科学确立银龄教师身份、有效沟通援派高校相关部门,能够有效建构银龄教师身份.为此,高校银龄教师正着力建构成为青年教师的关怀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校发展的助推者、区域文化的创新者以及自身发展的反思者.这为新时代银龄教师相关政策研制及后续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与重要启示.

    银龄教师身份认同角色建构资源挖潜

    退而不休:加拿大退休教师发展现状——兼与我国银龄教师相关政策之比较

    朱丹平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退休教师人数规模不断扩大,银龄教师作用日益显著.加拿大退休教师协会为退休教师提供信息咨询和专业培训,助力退休教师发展.加拿大依据法律制度保障教师经济和年龄等权益,奠定退休教师发展基础条件.加拿大退休教师可以继续保留教师资格,参与教学工作;分享教育智慧;加强终身学习;参与社会事务,行使相关权利.我国应进一步健全退休教师权益保障法律制度,推动退休教师继续从教.全面保障银龄教师社会地位、工作福利和相关待遇.通过优化资金投入渠道、提高咨询服务水平、加强组织保障等,完善银龄教师保障体系建设.多措并举,充分用好银龄教师人力资本.

    加拿大退休教师银龄教师

    银龄教师就职现状及助推高等教育的动能分析

    崔英锦徐亮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和2020年教育部分别实施的《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简称"银龄计划")是充分利用退休教师的优势资源,积极推动薄弱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对42名银龄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银龄教师就职情况总体偏好,表现为就职动机良好、综合素养优势明显、文化适应力较强、服务保障机制相对完善,日益成为各类高校(尤其民办高校)不可忽视的教育推动力量和活力因素.但也存在些许问题,如就职的银龄教师队伍结构并不合理;就职地域分布不均,数字技术运用能力较弱;科研红利未能完全释放,教学与科研转化衔接失序;个性化保障措施失位,服务功能发挥不畅.基于此,需优化补充供给机制,增强政策动能;完善发展引导机制,激发内生动能;形成过程合力机制,聚合治理动能;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提升持续发展动能.

    银龄教师就职高等教育教育动能

    银龄教师参与老幼共融代际学习:内涵特征、建设困境与突破进路

    落鑫
    27-3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高质量的代际学习活动,实现老幼共融,是一体化探索解决我国"老龄化"与"少子化"挑战的重要手段,是新时代银龄教师的可为与当为.老幼共融的代际学习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出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同时,代际学习具有民族性,我国代际学习体系的建立扎根于中国大地,反映出我国独特的代际伦理与文化特征,新时代代际学习应秉持优势视角并指向老幼共融.应然状态下,银龄教师参与代际学习应以社区为基点,有机嵌入托幼和养老机构的日常活动流程中,并建立起多部门协同育人机制.然而在现实中,支持银龄教师参与代际教育的政策法规待完善,老幼共融文化待建立,支持银龄教师参与幼儿园活动的专业发展路径待明确.因此,应加强法律保障与政策供给,提升代际学习在我国的社会认可度,将"代际+"与"+代际"有机结合.

    老幼共融银龄教师代际学习

    西部高校银龄教师的角色冲突

    单宝炜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银龄教师是国家针对西部地区高校发展实情,由政策性推动而主动流动构成的特殊群体.本文从角色理论和社会功能论的视域出发,梳理了西部高校银龄教师群体角色冲突的生成逻辑,其与银龄教师群体特征、社会角色的应然想象与实然现实、银龄教师不同社会场域间的调适等主客观原因杂糅为一体.但银龄教师角色冲突的产生不是固有的或预先设定的,外显出的冲突也非银龄教师群体或某一所受援高校所能够解决.然而银龄教师群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将西部受援高校的内隐教育冲突显现了出来,为西部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银龄教师角色理论功能冲突论

    广东高校辅导员双线晋升制度实施路径研究

    林可全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辅导员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双线晋升制度作为其职业发展的重要机制,对于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评价标准不明确、晋升路径不畅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该制度的背景、目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调查数据分析,提出了优化双线晋升制度的具体建议和未来发展策略,以期对广东高校辅导员晋升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辅导员双线晋升制度实施路径广东高校

    推动师范院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价值与实践

    黄玉新周北
    4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师范院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也是师范院校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政治要求和政治任务.这种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需要从动力机制、协同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等多方面推动.

    师范院校党史学习教育制度机制长效机制

    师范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价值、困境与策略探究

    李宪玲韩絮
    52-5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育人也在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通"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和途径,"一站式"学生社区中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是高校五育并举的有效补充和完善.然而,当前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育人体系的创建存在着文化资源不足、社区管理机制不完善、文化品牌打造不够等问题,尤其是在师范院校学生社区文化育人的现状与愿景存在着较大差异.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师范院校为落脚点,提出了"党建引领、主体缔造、资源下沉、教师入驻、技术赋能"五位一体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育人体系构建的实践策略,在学生社区中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切实提高"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育人的有效性.

    师范院校文化育人"一站式"学生社区

    论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价值、困局及其纾解

    洪一晨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落实公共管理学科"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建设在价值维度上具有三重意蕴:与新文科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需求形成内在契合,推动中国自主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与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形成联动.然而在实践中,公共管理课程思政建设面临困境:网络上各种思潮涌现,导致学生政治意识莫衷一是;青年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未能贴近中国的现实问题和社会情境,思想政治悬于"真空";由于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考量,前沿技术方法与课程思政在深度和融合度上均显不足.要落实公共管理课程思政的"育人"之义,则需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在中国经验的基础上融合重构现有理论,以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通过"多堂联动"实现全过程思政,促成思政教育在不同场域"如盐在水";兼顾教学内容的独特性和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多样且权变的教学方法以提升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思政价值困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