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建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建材
广东建材

林克辉

月刊

1009-4806

bjb81937001@126.com

020-81816706

510160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6路236号(西门口)越秀新都会8B04

广东建材/Journal Guangdong Building Materials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为建材、建筑业服务的办刊宗旨,内容包括宣传建材行业的政策法规,报导市场动态、科技信息、介绍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交流技术经验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速公路工程中预制混凝土连续梁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分析

    赵东辉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高速公路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研究预制混凝土连续梁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在所选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上定位预应力筋位置并安装钢绞线,同时计算钢绞线张拉力伸长量,结合计算结果设置钢绞线张拉参数;构建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在该系统内控制张拉设备,实现多千斤顶同步张拉,从而完成连续梁预应力张拉施工.经实验分析可知:相较于传统人工张拉方式,该智能张拉技术可有效降低张拉过程中的伸长量偏差.

    高速公路连续梁智能张拉

    双薄壁墩特大连续刚构桥挂篮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钟少祥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薄壁支墩连续刚构桥具有自重轻,结构强度大等优点,但由于桥墩普遍较高,作业界面小等技术难点,使得施工难度较大,本研究基于某双薄壁特大连续T型刚构桥挂篮施工,对该类桥型的挂篮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优化,通过对挂篮系统施工、模版工程、混凝土工程进行优化,并对桥梁线型监测控制.研究表明:该关键优化方案克服了支墩高,施工难度大,受力不利及作业面积小的难题,并保证桥梁的合理线型,并保证了桥梁的顺利安全推进.同时,该关键施工技术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对于双薄壁连续刚构桥的挂篮施工具有较大的借鉴及实践意义.

    双薄壁墩特大桥挂篮施工连续刚构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扬州江平东路东延涉铁应急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马磊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梁挂篮悬浇施工技术是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先进方法,主要适用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该技术通过在桥墩顶部设置挂篮,将混凝土在悬臂状态下逐段浇筑和张拉,使桥梁结构逐渐向中跨合龙.桥梁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现代桥梁建设中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跨越宽阔水域和深谷的桥梁建设,具有显著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本文以扬州江平东路东延涉铁应急工程中1#~16#节段的挂篮悬浇施工为实证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挂篮悬浇施工的技术流程,计算了施工过程中挂篮构件的强度刚度与抗倾覆性能.通过本研究,旨在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技术经济层面的有益参考和借鉴.

    桥梁工程连续梁桥挂篮悬浇施工技术流程

    城市道路路基软地基处理过程中的市政工程技术分析

    袁铭泽崔琳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市政工程技术中的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效果,文章以某滨海地区道路工程为例,分析了施工工艺参数的设定及其对地基加固效果的影响.通过详细的施工步骤和现场沉降监测,结果指出,合理的浆液配置和精确的桩位标定是保证桩体均匀性和地基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同时,沉降监测数据表明,经过双向水泥搅拌桩加固的地基在112天后基本稳定,最大沉降值为43.2mm,低于设计标准50cm;最大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分别为0.06mm和0.22mm,均在允许范围内.说明该技术在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双向水泥搅拌桩沉降监测位移分析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何敬强王先刚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及其控制标准,首先分析了差异沉降的成因及其对路面裂缝、凹陷等病害的影响.通过理论假设,建立了旧路和新路的差异沉降模型,分别采用二次抛物线函数和抛物线特征描述沉降分布.接着,提出了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标准,强调了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关键因素对路面加宽部分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沉降段路基在不同时间节点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沉降量随时间的推移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在后期趋于稳定.研究表明,针对沉降段路基的施工技术和监测措施至关重要,以确保路基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今后的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控制研究

    李昊张鹏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装配式框架结构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北京市某商务用房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难点的基础上,对施工准备和装配拼装2个阶段易发生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现场施工控制措施.结果表明,施工准备阶段易发生问题的频次占比变化范围分布在5.54%~30.09%,发生频次占比大于20%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构件附件不全、结合面处理粗糙、运输保护不到位,其中运输保护不到位的频次占比最高,达到30.09%;装配拼装阶段易发生问题的频次占比变化范围分布在1.63%~32.5%,各质量问题发生的频次占比存在显著差异,吊装保护不到位、后浇段质量缺陷、注浆质量缺陷和安装尺寸偏差的频次占比均大于15%,而连接套筒质量差、混凝土开裂和水电安装问题的频次占比均小于5%.

    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连接节点质量问题装配拼装阶段施工准备阶段

    建筑材料信息化在严寒地区旅游建筑中的应用

    曲亮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冰雪旅游的兴起对寒地项目建筑材料提出新的挑战,为研究建筑材料信息化提升建设效率、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以类比方法剖析建筑材料信息化的相关技术与应用,总结建筑材料信息化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严寒地区旅游建筑的信息化需求.通过建筑材料信息化技术在严寒地区旅游建筑中的应用案例,总结建筑材料信息化的前景和发展趋势.得到结论:建筑材料信息化将为旅游建筑提供更舒适、环保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建筑材料信息化严寒地区旅游建筑应用

    基于BIM的巴东县城库岸综合治理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研究

    汪亮郭志明张润达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地质灾害在国际上引起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库岸综合治理作为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关注.而基于BIM技术的库岸综合治理已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本文以巴东县城库岸综合治理工程为例,探讨了基于BIM技术的库岸综合治理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不足;其次,介绍了BIM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探讨了BIM在库岸综合治理中的应用现状和优势;然后,概述了巴东县城库岸综合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要求、工程结构和施工难点;接着,详细介绍了基于BIM的库岸综合治理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BIM在库岸综合治理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和实践;最后,对巴东县城库岸综合治理工程实践进行了效果评价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BIM技术质量控制系统库岸综合治理工程

    降低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研究进展

    曹端旭宋可茹任桥桥
    16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放射性核素中的 238U、232Th、226Ra和 40K具有很强的毒性,能够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和其他途径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长期辐射危害.这些物质即使经过粉碎、高温、烧结等方式处理后仍表现出较高的放射性.现阶段迫切需要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放射性问题.本综述通过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对降低环境中放射性核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就其原理和主要优劣势作简要介绍和评述,展望未来降低放射性的发展趋势,以期为降低放射性方面相关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

    放射性核素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桥梁混凝土防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黄杰坤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梁混凝土的耐腐蚀性能是影响桥梁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为探索桥梁混凝土防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本文介绍了桥梁混凝土的涂层防护技术、混凝土改性技术、混凝土自修复技术,分析了混凝土防腐技术的发展前景.结果表明,混凝土涂层防护技术、改性技术以及自修复技术能够改善混凝土的耐腐蚀性能,不同防腐技术的集合、智能化监测技术的运用以及防腐材料的持续创新是提升混凝土防腐技术的重要方向.

    桥梁混凝土防腐技术耐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