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等理科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等理科教育
高等理科教育

李发伸

双月刊

1000-4076

Gaojiaos@lzu.edu.cn

0931-8912295,8912196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天水路222号(兰州大学校内)

高等理科教育/Journal Higher Education of SciencesCSSC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鼓励超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道——陈发虎院士专访

    赵春晖李世萍赵宗孝
    1-7页

    交叉学科:概念比较中的内涵阐释与价值取向

    汪福俊陆苏华洪林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是大学实现其功能的核心载体.知识的运动形成了很多的学科词汇,丰富着学科谱系,也孕育着新的学科.交叉学科作为传统学科间交互作用的出现,代表着学科的张力,与其他学科概念之间存在着混用现象.本文以概念为契机,通过不同学科概念的比较,厘清交叉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以此上升为学科范式,并为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清晰的概念支撑.

    交叉学科超学科学科会聚概念比较

    "以学为中心"推动大学理科实验"教"和"学"多元改革

    杨柳任艳平任斌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剖析了实验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效果考量等要素建设多以"教"为主的深层次原因,结合厦门大学等高校的理科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以学为中心"推进实验教学改革的系统框架和多元路径,介绍了实验教学目标重构、实验教学体系搭建、模块化教学大纲设定、自搭建仪器教学和开放式问题牵引"先做后教"等在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系列举措,以期为国内外其他高校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靶向性课程目标实验教学体系模块化教学大纲项目式教学先做后教

    西部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历史方位、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吉祥佩刘齐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推进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西部地区作为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区域.西部高等教育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职能优势,成为西部乡村振兴的战略内生力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西部乡村振兴大局.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战略机遇.另一方面,西部高等教育又为西部乡村振兴行动提供了优质的智力支持.具体而言,西部高等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为乡村发展贡献智慧、提供方案主要体现在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开展有组织科研、推动智库建设3 个方面.

    西部高等教育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智库建设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国高校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特征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

    罗杨洋周国辉刘畅
    3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推进高校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是有效提升人才专业实践素养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以"教学七要素"理论及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核心要素为指引,构建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要素分析框架,据此分析东、中、西部 20 所高校教学改革实践特征,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结果发现,高校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存在技术环境导向与教学方法引领特征;同时,教学改革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高校在改革方向、策略和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帮助高校实现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顶层引领、组织保障,全面均衡推进教学系统改革;规范建设、素养培育,不断强化教学改革实施能力;服务支持、技术融合,共创共享实验实训数字基座;理论推广、文化创生,协同构建数字教育生态系统.

    实验实训课程高校教学改革数字化转型教学七要素

    数字时代信息化教学的未来图景与理路遵循——宏观社会教育系统视角

    张迪聂竹明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的出现,让教育正在经历一场更加深刻的变革,人类以往所使用的认知地图已经不能代表当前教育的现状,课堂教学需要重新构想、成像、设计和创造未来发展图景.面向数字技术新赛道,如何抓住时代机遇、主动寻求技术赋能,更大范围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是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议题.宏观社会教育系统提出: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整个社会环境相结合,以学习者为中心,面向更大的社会教育系统范围,并加强系统与其他组织机构的连贯性,从而打开应用一切学习资源的广阔空间.文章基于宏观社会教育系统理论思想与指导框架,构建了数字技术赋能下信息化教学的未来图景,并描绘其核心理念、关键层级、支持要素与推进理路,以期为数字时代信息化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创新方案.

    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信息化教学宏观社会教育系统

    "三创五育"背景下"双一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DIE模式初探及评价

    许章华张超飞罗敏杨远垚...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在"三创五育"理念指导下,解析基于产学研合作理论引入的DIE模式的内涵,系统阐述了DIE理念贯彻下的教学系统设计并付诸实践,旨在打破教学系、研究所、企业之间的壁垒,为学生学习、实践提供更多样化的渠道.问卷调查结果表明DIE模式在本科生团队协作、学术创造、自信心树立等方面有切实作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本科人才提供了参考.

    "三创五育"DIE模式"双一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

    父母受教育程度、教育卷入对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

    陈武元吴彬
    6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析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关系,以及教育卷入在其间的中介作用,运用父母期待量表、父母参与量表和核心能力量表对某"985"大学 1 961 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学生与独生子女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更高,教育卷入程度更深,学业表现更佳;父母受教育程度直接预测大学生学业表现,并通过教育卷入间接预测大学生学业表现,教育卷入中父母参与的中介效应比父母期待更强;父母教育卷入水平有待提高.基于分析与讨论,从父母层面、学校层面和政府层面分别提出对策与建议,父母应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能力;学校应推动家校协同,形成教育合力;政府应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父母受教育程度教育卷入大学生学业表现

    退役复学大学生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陈祥祺王仕超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全国75所高校1 256 名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并以学校适应理论模型为依据,分析学校归属感、角色认同、复学适应对满意度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角色认同、复学适应均可正向影响满意度.(2)复学 2 年以内群体的角色认同不会直接显著影响满意度,而是通过复学适应间接显著影响满意度.(3)复学 2 年以上群体的复学适应不再直接显著影响满意度,且角色认同对满意度的作用也呈现出边缘显著水平.研究结果揭示了退役复学大学生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其能为各高校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提供理论启示与实践指引.

    退役复学大学生满意度复学适应影响机制

    融合OBE与PDCA循环理论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模式探索

    李文婷乔振峰杨春张静敏...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科毕业论文是系统性训练、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探索建立科学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应对和解决毕业论文管理松懈、过程把关不严、论文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以L大学为例,探索建立融合OBE和PD-CA循环理论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模式,并从管理模式、过程管理、教学实践等方面对该管理模式及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实施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提供思路和方法.

    毕业论文质量管理OBE与PDCA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