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旬刊

2096-000x

gjxkzzs@163.com

0451-82613427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高教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93/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00X,旬刊,邮发代号:14-357。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赋能香料香精品控学课程建设研究

    来苗武志勇姬小明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料香精品控学是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针对当前教学存在的知识点分散、个性化学习不足和安全性评价实验受限等问题,提出基于知识图谱和AI的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实施AI助手以及创建虚拟实验室,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体验,并为相关课程提供可资借鉴的教学研究参考.AI技术在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并推动专业创新.尽管面临存储资源支持、技术更新和数据安全挑战,但AI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潜力巨大,有助于推动教育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人工智能知识图谱香料香精品控学教学模式教学探究

    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改革探索

    杨静杨立君陆昊天江畅...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城市的兴起给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机遇和挑战.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GIS)原理教学是多个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但目前的课程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任务和要求.该文重点探究在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设想,包括理论教学内容设计、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师资结构优化等方面.期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践,为地理信息科学、城市地理学等领域培养更多具备智慧城市建设素养和GIS技术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智慧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基于数字孪生平台的建筑能源设备系统运维课程建设

    张伟荣谢健丰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建筑能源设备系统进行精细化运维是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和碳排放的有效手段,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运维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其中,对建筑智能运维专业人员的培养是提高建筑运维水平的关键一环.然而,建筑设备系统运维是一门需要建立在现场实践经验上的学问,与限制在教室、课堂内的理论教学方式相矛盾,教学实施效果不理想.为此,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一流学科开设绿色智能运维方法与技术课程,提出将运维理论教学与"数字孪生平台"结合起来的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导入校企合作平台的方式,推进实际教学试验,实现超越现场实践维度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数字孪生智能运维协同育人情景构建低代码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梁庆婷管智超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要求,也是数字技术驱动教学变革的现实需求,还是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诉求.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可能性,在于它有助于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教学过程的精准定位、教学场景的智能构建和教学协同的效能提升.其现实困境与潜在风险主要有主体数字素养有待提升、技术潜在能力未被激发、价值关系取向失衡和数据使用存在风险等.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正向赋能效应,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水平,就要以提升数字素养为前提,提高育人"高度";以加快技术创新为抓手,提高育人"精度";以筑牢价值根基为核心,蓄积育人"温度";以加强数据治理为关键,夯实育人"深度".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逻辑理路实践进路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

    杜挺代富强邓文静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该文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探讨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背景下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该文首先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的目标和定位,强调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作用.随后,提出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并从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最后,通过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案例,详细阐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的融合策略,旨在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经验和理论参考.

    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周强刘钰鹏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校定位和学校航空航天以及军工特色开展案例式思政教学.课程还将思想教育与工程素质教育有机融合,拓展思政教育内涵的深度和广度.另外,课程尝试在竞赛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促成学生自主学习思政元素的新型教学方式.

    课程思政思政教育课程竞赛工程素质教育工程创新

    应用型本科高校结构力学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方鹏飞查支祥王韬彭卫...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构力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理论性强、难度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弱,通过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来提高学生对学科的认知、端正学习态度显得非常重要.基于课程目标、课程思政教育方案、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实施和成效等,对结构力学课程思政教育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贯彻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科学态度,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结构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关于基础工程国家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考——以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为例

    刘恒徐蓓艺朱锐万志辉...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围绕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重难点问题,探讨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内容组织架构,包括系统性的思政元素内化生成、整体化的教学模式设计、模块化的教学内容组织、多元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彰显专业特色,助力一流课程建设目标的达成.

    一流课程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体系

    多学科交叉融合驱动下机器人导论课程实践与思考

    郭欣欣崔荣鑫张守旭张卓...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器人导论课程涉及多个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重点学习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并启发式介绍核心前沿技术.该文首先介绍机器人不同分类及关键技术,然后从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三个方面阐释该课程实践现状,并对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依托"三航特色",根植"总师育人文化",对课程在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两个层面的改革措施进行深度思考,以期能培养出"专业精、系统强、重实践、能担当"的科研后备力量.

    机器人导论机器人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实践与思考总师育人文化

    基于多维一体的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构筑与教学实践

    侯聪花张建忠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国家要求,安全专业人才需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工程思维和责任感等,开展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构筑与教学改革,分别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革、思政元素的融合和评价机制的重构四个方面进行.在教学内容整合方面,融合多个版本教材内容,从而使知识体系更完整;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聚焦问题、激活旧知、论证新知、应用新知和融会贯通进行教学设计,鼓励探索创新;将事故案例引入课堂,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综合应用;作业形式,即通过实例和思维导图结合的形式,学生能将所学知识构筑在一张网上.在思政元素融合方面将课程内容与"爱国精神""责任感""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相契合.评价机制更能体现学生的工程素养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学习主动性、对安全事故的关注及工程实践问题解决能力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安全系统工程教学内容整合工程实例思政元素评价机制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