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旬刊

2096-000x

gjxkzzs@163.com

0451-82613427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高教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93/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00X,旬刊,邮发代号:14-357。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立德树人-技能培养融合的现代机械工程师专业实习路径探索

    孙远韬刘广军张氢罗森...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机械专业实习的效果,该文在分析国内外实习教学模式、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实习方法的成功之处和局限性,结合同济大学机械专业的要求和特点,探索立德树人-技能培养融合的机械专业实习路径,并对所完成的机械专业实习过程予以说明.从整体看,融合思政过程的专业实践模式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提高机械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培养学生奉献机械行业,热爱本专业的热情.

    专业实习课程思政技能培训现代机械工程师专业立德树人

    基于OBE-CDIO理念的四维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探索

    赵燕春冯力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中心任务和根本目标,传统理工科课程内容的德育意识薄弱、价值涵纳度较低,专业课程思政有效发挥思政课程外的德育功能,新时代德、技、能并进的高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势在必行.该文以专业教育为载体,融合线上、线下理论课程和项目制实践课程三维空间一体化模式开展专业思政教育;以成果导向教育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全过程评价并持续改进,在OBE-CDIO理念下构建时间维度的成果导向和项目驱动专业培养模式,实现三维空间与时间维的 4D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以形成思政要素和专业教育协同、立体化施教,达到高层次的育人目标.

    专业课程思政OBE-CDIO理念项目制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

    以贺信精神为指引的最优化方法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

    孙杰宝杨畅姚文娟张达治...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优化方法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公共基础课.课程以夯实理工科研究生数学基础为目标,着重提高学生运用优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育和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过程中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 100 周年贺信精神为指引,立足国情、校情,以课程为载体积极推进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将贺信精神、学科发展史、爱国事迹和科学意义等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实现核心价值引领、多维知识传授、综合素质养成"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目标.

    贺信精神最优化方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政元素

    基于"雨课堂"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课程教学实践

    李晓伟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传统教学模式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将现代网络教学平台"雨课堂"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用于大学课程教学的应用实践.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不能回放、过程性考核费时费力以及课堂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雨课堂"的引入,压缩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成本,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雨课堂"教学模式大学课程教学过程性考核教学质量

    以六结合模式创新研究生课程思政的隐性育人功能

    孙继兵郑士建张兴华丁贺伟...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研究生迫切的创新能力需求、加重的功利性思想及淡化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典型特征,提出研究生的课程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从国家-学校-学院-课程-教师-学生六个维度构建思政素材,以"六结合"模式把立德树人隐性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纵向实行"案例导入→问题提炼→本质挖掘→归纳引申"的探究式四步教学法,横向贯穿价值观引导、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增强思政的隐性育人功能.

    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研究生课程融入模式隐性育人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卢文娟曾达幸王帅梁经伦...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大、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固化"的问题,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出发,提出基于OBE教育模式对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建设与改革,采用"一中心二方式三融入四结合"的教学理念,通过"三化"途径,构建"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过程,课后环节"全过程教学模式,实现"实际问题—理论分析—木制模型—产品造型"的闭环知识结构,探索基于"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整合模型教学设计,创新多维联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新工科一流课程创新教学木制模型多维联动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董紫君孙飞云苏栋杨颂...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业深度融合;数字孪生技术的不断革新为市政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新契机,也成为教育创新研究的新方向.该文借鉴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成功模式,研究其在智慧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通过对数字孪生智慧教学的特点及数字化教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提出数字孪生智慧教学新模式体系的设计和构建要素;最后,提出数字孪生技术在未来市政工程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期望能够实现物理实体教学与智慧信息教学交互与共融,在国家数字化教育大背景下更好地培养新工科人才.

    数字化教育数字孪生智慧教学虚实交互课程设计

    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中跨学科评价体系建构——以广西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创业实践为例

    段艳黎春梅刘晓平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建设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不适应新文科发展的短板.在创业实践上,产教结合度低、创新主体单一、创新领域狭窄;在评价体系上,评价要素的设置学科过于单一,在评价方式上可量化指标不足.新文科的发展,要求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对学科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在创业教育方面,迫切需要重构适应新文科发展要求的评价体系.在广西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创业教育中,以服务地方产业振兴为导向,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的跨界融合,很好满足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要求.为突出学科融合度,构建跨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设置专业融合度指标、学科跨度指标和产业融合度指标.通过跨学科评价体系的建构,使创业实践切实服务地方产业,实现学科体系要素的重构,推动新文科建设的发展.

    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跨学科评价体系学科融合度创业实践

    新时代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探研

    邹忠
    81-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深入推进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具有特殊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职业教育领域与工匠精神关联紧密,要深入理解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特征,立足培育工匠精神的工作现状,剖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形成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思路和对策,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职教新人.

    新时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对策

    大学生自主在线学习意识及在线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张艺潆张换想于云游晶...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在线学习的常态化发展,大学生的自主在线学习意识和学习效果已然成为评价学习质量和教育质量的观察指标.该研究旨在通过对 336名大学生进行自主在线学习意识、学习效果及两者关系的研究分析,为在线学习意识和效果的提高提出相关建议.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进行在线学习意识、学习效果的现状及差异性分析;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在线学习意识和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在线学习意识和学习效果的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自主在线学习意识和学习效果的因素包括专业、年级、学习时间、学习频率及网络环境.建议学校针对不同专业、年级学生合理有计划地安排自主在线学习时间和频率,优化在线学习网络环境和在线学习资源,进而提高自主在线学习意愿和学习效果.

    大学生在线学习意识在线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