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研究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研究参考
国际研究参考

何桂全

月刊

1009-5055

idi@cicir.ac.cn

010-88547317

100081

北京海淀区万寿寺甲2号

国际研究参考/Journal International Study Reference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刊词

    袁鹏
    5-6页

    关于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战略思考

    袁鹏
    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二者互为表里、相互统一。与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相比,中国国家安全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不同于美国对外扩张、追求霸权的国家安全道路,中国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于俄罗斯"国家安全高于一切",中国更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也不同于欧洲和日本将国家安全依附于别国,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本质特征在于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和国家利益至上的高度统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有机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独立自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重。走好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真正做到"十个坚持"。

    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国家安全战略

    政治安全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根本特征

    王灵桂
    2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包括诸多新观点新论断的思想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家安全篇,其丰富实践开创了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政治安全放到前所未有的特殊地位,突出强调政治安全的核心是维护党的领导、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反映了党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特征。其原因就在于,政治安全是实现人民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前提,只有保证政治安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拥有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时代新阶段维护政治安全,应以国之大者为要求准确研判新形势新挑战,以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为指导切实提升维护政治安全的能力和水平,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总体国家安全观政治安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构建新安全格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迫切需要

    陈向阳
    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新安全格局是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事业不断开拓进取的必然要求,其提出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积累的过程,包括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构建大安全格局等,而催化剂与加速器则是党中央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并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安全格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需要,应充分掌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与深刻内涵,自觉与之对标对表。构建新安全格局是有效应对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历史性深刻变化的需要,应全面把握世界百年变局、中国战略全局、中外互动新局、国家安全格局"四局联动"。应以出台《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为契机,从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两个层面精准发力,蹄疾步稳地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

    新安全格局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若干科学与学科问题的思考

    范维澄陈建国申世飞翁文国...
    5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鼓励国家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持续加强国家安全的科技保障能力,要求我们不断分析国家安全的形势与需求,凝练国家安全思想理论、风险管控、危机决策、领域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并进行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本文对国家安全若干科学问题进行思考,包括国家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与评估方法,国家安全情景构建、推演、研判技术与方法,国家安全事件预判、预测、预警技术与方法,国家安全危机决策、管控技术与方法,以及国家安全若干领域的科学问题;进一步对国家安全若干学科问题进行阐述,包括学科目标定位、学科设置、研究方法、与相关一级学科的关系等。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不断为构建国家安全韧性保障的理论体系、增强国家安全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国家安全交叉学科、培养国家安全创新型人才作出重要贡献。

    国家安全关键科学问题关键学科问题

    加强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程琳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学科的角度就如何做好新设置的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提出几点意见:强调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指导学科建设,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研究解决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创新精神提出国家安全学学科特点和如何构建学科基础理论及学科架构体系;相关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和师资优势,瞄准国家安全相关领域设置好二级学科及学科方向,根据人才培养对象、目标和能力培养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国家安全学一流人才;提出从"十个方面"力争将国家安全学创建成一流学科;要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持。

    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理论创新学科特点特色人才培养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

    唐士其于铁军祁昊天
    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对国家安全研究和学科发展提出了丰富、复杂、综合与集成的思想与实践要求。构建未来大安全格局需要系统思维和整体、复合的研究路径,这既是借鉴国外相关学科发展的经验使然,更是我国自身安全环境与目标的要求。我国国家安全学学科的复合型发展方向,需要厘清该学科同时所具有的交叉与综合属性及其关系,需要综合运用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多领域成果并聚焦解决国家安全问题。从科研、教学、资政服务三大职能出发,国家安全学作为兼有综合性和交叉性、兼具内生性与复合性的新兴学科,它的发展需要在学理建构、实践指导、社会分工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考量与协作,一级学科的定位有助于理顺该学科与其他传统一级学科的关系。国家安全学虽然在学科设置上属于交叉学科门类,但其内涵不应缺失综合学科的属性,即不是机械的交叉,而是超越交叉的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在传统基础学科的接合部"填补真空"这一政治和学术要求。

    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学复合式安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

    "国家安全学"概念刍议

    季志业
    94-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安全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了,这是新中国保障国家安全实践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界孜孜探求的结果。对于一门新兴学科的建设而言,界定自身概念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工作。30年来,一些中国学者对什么是国家安全学进行了有益探索,然而总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对这一概念仍需要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试图从"国家""国家安全"的定义入手,逐步深入到"国家安全学"概念的界定和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国家安全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概念与政治学这一邻近学科概念的差异,以供学术界商讨。

    国家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学概念界定

    建设强大而可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毛泽东国家安全思想解读

    江涌
    10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发展的战略安排和奋斗目标,也是国家安全的最坚实基础和最可靠保障。近代以来,中国因为落后而不断挨打。落后既是生产力落后,没有工业化,铁犁畜耕;也是生产关系落后,缺乏组织化,一盘散沙。新中国不断致力于工业化与组织化,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亿万人民的众志成城,由此奠定了现代化强国的经济社会基础,具有战胜一切侵略者和吓阻所有觊觎者的力量。欧洲离析、苏联解体、美国衰落启示我们,现代化强国只是国家安全的必要而非充要条件。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中国唯有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强大而又使人可亲",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主义强国富国强兵现代化工业化组织化

    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解析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所课题组
    12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7月,俄推出新版《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以下简称《国安战略》)。作为指导俄各领域工作的基础性战略规划文件,《国安战略》共分为五章,阐释了俄面临的国际大势、国家安全风险、国家利益、战略重点、政策目标和任务等,提出了"九大安全"。《国安战略》特点突出,体现了俄政策取向,即国内政策趋紧趋严,经济政策更强调安全、自主,外交"乱中寻机"、侧重扩大在原苏联地区影响(对乌克兰开展军事行动就是例证),此外还提升了对一些新兴问题的关注。综合判断,未来一段时间俄罗斯内政保持平稳的可能性相对较大,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与西方将长期对抗博弈。

    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俄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