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科技纵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科技纵横
甘肃科技纵横

赵介箴

月刊

1672-6375

gskjzhzz@sina.com

0931-8815559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詹家拐子89号

甘肃科技纵横/Journal Scientific &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Gans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际数据治理研究述评

    门伟莉刘义强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国际数据治理的概念、研究力量和研究主题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国际数据治理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数据治理概念框架研究、数据治理范围研究、数据治理流程研究和数据治理有效性验证4个方面,中国数据治理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国际经验介绍与分析、国内大数据相关政策文件分析、领域数据治理实践经验、数据治理技术、数据治理框架研究等方面。文章最后对国内外研究成果时间分布、研究力量分布、研究主题分布和研究的深度及广度进行对比,从研究主体、数据治理利益相关者研究、数据治理规则及研究结论的普适性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趋势作简要述评,为国内数据治理的政策储备和治理规则研究奠定前期基础。

    数据治理对比研究发展述评

    甘肃石油钻采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

    王秋萍张玉福苏厚德李志霞...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甘肃省石油钻采装备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一带一路"与"西部大开发"的区位优势,加强了甘肃与丝绸之路合作伙伴的产能合作,形成新竞争优势。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扭转创新和人才困境,依据产业结构变化,参考优秀企业战略部署,紧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机,重审战略。从绿色化、标准化、智能化、产业集群、创新驱动5个方向出发调整甘肃省石油钻采装备产业结构、优化业务布局,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完成甘肃石油钻采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指导框架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确保甘肃石油钻采装备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提升该作业能力和竞争力,有力支持和保障油气田的发展需要。

    石油钻采产业结构重审战略转型升级顶层设计竞争力

    基于专利视角的甘肃省风电产业创新路径研究

    周文霞付英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以风电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专利视角,采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检索2013-2023年甘肃省风电产业技术相关专利,系统分析甘肃省风电产业专利技术整体发展状态、主要申请人、技术领域、法律状态、专利技术功效等,研究制定风电产业专利技术布局策略,并提出加快风电产业技术创新与研发、推动甘肃省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加大风电产业政策支持与引导等创新发展路径。

    风电产业专利知识产权甘肃省

    企业数字化转型、研发投入与绿色创新

    王松宁子燕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研发投入的角度出发,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来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并探究研发投入作为中介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研发投入和绿色创新均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这一结论着重强调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创新之间的作用机制,指明研发投入在二者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和地区中,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中部地区的企业,这种影响更为显著。

    数字化转型绿色创新研发投入固定效应模型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碳减排的促进效应研究

    任艺罗雷
    3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推动全产业碳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有效举措,考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对中国农业实现碳中和具有前瞻性意义。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1996-2020年的农业生产面板数据,采用排放系数法测算农业碳排放量,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绘制与EKC检验来分析农业碳排放达峰趋势并作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利用熵值法测算各省(区、市)2011-2022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影响机制分析、异质性检验来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中国农业碳排放总体上于2014年实现达峰,全局Moran's I指数波动上升,农业碳排放强度变化表现出明显局部地理空间聚集趋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平均意义上32。6%的抑制作用。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和提高农村数字经济渗透率等政策建议。

    农业碳排放数字经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空间杜宾模型

    税收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以甘肃省为例

    谢艳艳李建伟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新技术企业是企业中最具创新优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领头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带头雁。文章在分析"十三五"以来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基本现状的基础上,使用火炬统计调查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模型,研究优惠政策对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经费加计扣除对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激励作用;所得税减免对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促进激励作用不明显;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享受两种税收政策,政策的效果有一定的"抵消作用"。

    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基于就业总量视角

    程泽强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准"强人工智能"的背景下,作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增长引擎,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对中国劳动就业是否有益,是否真的会引发"技术性失业"的焦虑和不安?基于此,以就业总量的视角,通过熵值法测度中国省级人工智能发展水平,选取2018-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深入探究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实证研究证明: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对中国劳动就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人力资本、合理布局人工智能等优化人工智能和劳动就业关系的对策建议,为解决中国劳动力市场相关问题提供借鉴。

    人工智能发展就业总量省域面板数据熵值法

    兰州科技资源支撑强科技发展现状及建议

    邓利芳冯文慧苏加强马燕...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关键,科技资源为科技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四强"战略行动背景下,文章分析了兰州科技资源现状,探讨了兰州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在人才培养、资源配置、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深入研究兰州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密集和源头优势,积极探索了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并提出了强化科技资源建设、统筹、整合、共享等方面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为科技资源支撑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提供有益借鉴。

    科技资源科技创新强科技

    兰州市县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建议

    谈润方彭莉杨娇魏媛...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兰州市围绕"1139"工作部署,纵深推进强科技行动,"创新兰州"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构建兰州市县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从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产出、企业创新4个维度对兰州市8个县区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市区域科技能力发展不均衡,城关区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强,安宁区、七里河区处于中间水平,西固区、红古区、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通过对各县区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各自优势、劣势和潜力指标,进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综合评价法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科技发展水平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甘肃省地理标志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樊博邢粲李婷玉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标志在知识产权和农业领域都处于重要地位,甘肃省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禀赋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地理标志产品,对甘肃省地理标志保护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能进一步助力甘肃省乡村振兴及甘肃省县域小微企业发展。细致剖析国家对地理标志的保护模式及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与变化,紧密结合甘肃省地理标志保护的相关数据、具体措施、实际问题等,对甘肃省保护地理标志过程中出现的执法保护冲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不足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实现推动甘肃省地理标志保护迈向更高水平的目标。

    甘肃省地理标志保护现状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