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马方

双月刊

1009-4997

gsxzxyxb@sina.com

0931-8552004

73001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2926号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an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定位为政府研究,刊文集中于行政学、政治学和行政法研究与政府法治建设等三个板块。我刊遵循政府研究的办刊定位,正努力提高办刊水平。主要栏目有“政府管理与改革”、“政治学研究”、“行政法研究”、“行政学基础研究”、“政府绩效研究”、“公共论丛”、“公共经济研究”、“中华文化研究”等,期以展示我国政府研究和行政学领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我学报矢志成为我国行政学和政府研究领域学术交流与发展的重要的高水准平台,为学界与政界搭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桥梁。期望学界同仁共同呵护和大力支持,推动我刊向更高水平发展。我刊刊稿,选用具有原创性或实证性、具有较高理论价值或社会效应的稿件。“求真”是我学报的办刊精神和学术理念。“求真”体现在四个“真”上,“运用真方法,解决真问题,追求真文章,研究真学问”。《吕氏春秋》愿增损一字予千金,杜甫又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真文章、真学问”是可为我等治学经文的境界与追求,也是学报用稿的热忱期待。征稿重点:政府管理改革、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政策重大选题应策研究和实证分析;行政学、政治学和行政法学理论前沿探讨和原创研究。本刊认为,作为学术研究,文章的必要长度是学术质量和水准的基本保障。本刊原则上要求来稿不少于8000字,不超过20000字,并请以电子邮件方式发至本刊邮箱(gsxzxyxb@sina.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行政审批局外部协调难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AFRSC框架的实证研究

    韩艺孙瑗敏
    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审批局是优化组织流程与提高审批效率的重要设计,但也面临着外部协调难题.通过引入协调成本概念,构建"协调规模—权威关系—业务关联—责任界定—标准化—组织文化"六维SAFRSC分析框架,从组织学视角探源行政审批局的外部协调难题及其六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DEMATEL法发掘六大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及因素间关系:业务关联、协调规模、责任界定和权威关系的影响最大,并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标准化、组织文化两项因素作用较小,更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为此,需要有针对性地从理顺管理体制与厘清职能分工、明确权责与加大问责、标准化建设与跨时空协调、加强冲突管理与完善合作机制等方面破解行政审批局外部协调难题.

    行政审批局协调成本SAFRSC分析框架组织学视角

    行为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信息通信技术与街头官僚问责制:理论述评与模型构建

    张书维张梓丙王戈
    1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拥有自由裁量权的街头官僚广泛介入公共事务故需要问责制,但因街头环境的特殊性而长期存在问责困境.数字时代信息通信技术(ICT)被寄予厚望,但未聚焦街头官僚问责制,反而引发ICT对街头官僚自由裁量权的"限权—赋权"争论.本文首先回顾李普斯基对街头官僚问责制的定义,其群际关系与行为模式取向要求区分问责主体、关注街头官僚的感知和行为,归纳街头官僚可问责性的事实可能性与价值适当性.其次在述评宏观技术与制度视角、中观组织与ICT类型,以及微观"政府端—公民端"感知问责与应对/问责行为三个层面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行为公共管理视角下数字时代街头官僚问责制的分析模型.最后进行未来研究展望,以期夯实数字时代街头官僚问责的微观基础.

    信息通信技术街头官僚问责制感知问责行为公共管理学

    病有所医、病无所恐: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历程、运行逻辑与未来进路

    周巍尚樱之
    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国家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为农村人口供给可负担、高质量的医疗保障,在经历了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不间断探索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农民医疗保障全覆盖模式,这种连续性、从未间断的合作医疗形成了新中国治理变迁的独特经验,是形成国家发展的"中国奇迹"的一种基础保障力量.以历史变迁的长镜头观之,我国合作医疗历经了从"集体福利""个体消费""民生服务"走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轨迹,各个阶段都努力在现实需求与资源约束的矛盾运动下最大限度保证农民群众"人人看得起病".为了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农民"病有所医、病无所恐",未来需要继续大力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一体化改革,扩展农民群众医保报销范围、降低个人承担份额,最终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健康权利的国家战略规划,迈向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共同健康"之路.

    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公共服务共同健康

    公平感知、主观幸福与个体的亲环境行为——基于环境知识的调节效应

    易承志车㵆颖
    3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众参与是现代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和重要途径.在推进我国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与参与能力尤为重要.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从个体认知、社会资本及制度环境等角度关注公众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但较少立足类型学角度,分别探讨公域亲环境行为与私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发生机制.本研究基于CGSS2021的调研数据,分别考察公平感知、主观幸福与公域及私域亲环境行为的关系,并检验环境知识的调节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平感知与公域亲环境行为显著正相关;主观幸福与公域亲环境行为和私域亲环境行为均显著正相关;环境知识正向调节公平感知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而环境知识对主观幸福感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

    公平感知主观幸福环境知识亲环境行为

    项目竞赛与刚性约束:对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有效衔接困境的一种解释——G省联村的田野调查

    黄六招别亦铭
    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产业有效衔接困境已经进入学界研究视野,但是对此问题的分析机制尚不明晰.通过深入考察西部地区G省南镇联村产业有效衔接陷入困境的现实案例,构建项目竞赛与刚性约束的框架,讨论乡村产业有效衔接如何在不同层级政府双向互动过程中发生了转变,为何有的地区能够争取到项目又得以如期完成预期目标,但其乡村产业有效衔接却陷入了困境.从案例解构结果来看,基层政府的实际能力难以完成层层加码后的项目 目标,采取"盆景式"亮点打造与技术性应对的方式谋求项目绩效与项目竞赛红利;科层环境、乡村治理场域结构以及项目制约束机制的失准共同形塑了基层政府怠忽项目实效,突破刚性约束以获取项目政绩这一结果;项目竞赛与刚性约束的双向循环共同引致项目资源空转,乡村产业有效衔接陷入困境.文章的贡献在于,对产业衔接陷入困境的解释并未囿于基层政府对自利性的追求,而基于自利性与制度性融合的视角形塑基层政府行为来共同解读其内在逻辑.

    乡村产业衔接困境项目竞赛刚性约束

    政策模糊性会影响治理绩效吗?——基于"无废城市"试点政策的实证分析

    马冉张泽庭孙兆辉
    6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治理绩效是衡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键指标,直接反映了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有效性.政策模糊性是治理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央政策目标与地方政策工具的模糊性均会对治理绩效产生影响.以"无废城市"试点政策为例,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分析政策模糊性对治理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中央政策目标还是地方政策工具的模糊性都会降低治理绩效,但两者对治理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中央政策目标的模糊性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更显著,地方政策工具的模糊性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更直接,但其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政策模糊性治理绩效试点政策多时点双重差分法

    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黄陈晨刘方平
    7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以不断促进人的更加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价值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鲜明底色,以包含科学技术在内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跃升为本质要求,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一种先进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能够对共同富裕蓄势赋能.本文运用Eivews计量分析工具,对两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一组数据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金砖国家"和34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人均GDP(富裕度)与科技创新指数,另一组数据包括中国与34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及部分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富裕度)与劳动时间.回归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指数排名越高,劳动时间越少,则该国人均GDP越多,人民越富裕.分析结果从直接和间接两个层面验证了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新发展阶段要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为统领,以生产力要素的协同匹配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现代化为主线,以塑造新质生产关系为保障,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契机,推动新质生产力更好赋能共同富裕.

    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作用机制实践路径

    目标群体异质性影响政策遵从的双重机制研究——以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所有制差异为例

    郭磊
    9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同政策下目标群体为何存在遵从差异?基于政策反馈理论,本文提出目标群体异质性影响政策遵从的双重机制:解释效应,政策认知在异质性目标群体之间存在差异,影响遵从意愿;资源效应,政策导致的资源变化在异质性目标群体中分配不均衡,影响遵从能力;二者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遵从程度.以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所有制影响两类企业养老保险政策遵从的机制.结果发现:(1)目标群体异质性通过解释效应和资源效应显著影响政策遵从;(2)解释效应可以与资源效应作用相反,且超过资源效应;(3)政策性质影响解释效应和资源效应.

    政策反馈解释效应资源效应养老保险

    数字政府视域下政务界面公共服务感知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朱佳君兰雨潇杨巨声
    10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政府建设以来,政务界面逐渐成为公众获取公共服务的主要渠道,但是其公共服务供给特征如何影响感知绩效尚未明晰.本研究从界面治理理论视角切入,结合感性工学理论,采用交叉学科方法对28个省级微信政务小程序的界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服务形象、服务供给、服务创新是影响公众对政务界面公共服务感知绩效的三类维度;(2)服务形象和服务供给分别受政务界面的"外观形态要素"与"功能形态要素"两类供给特征影响,服务创新维度则受界面整体的影响;(3)地域风景版面较小、证照卡包按需添加、专题服务列表导航且设置标题列举服务、小标题长度适中、整体字体适中、不设置其他信息区、设置底部导航区可提升公众对政务界面的公共服务感知绩效.本文加深了学界对于政务界面的理解,深化了界面治理理论内涵,可以为政府打通数字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数字空间"最多只跑一次"提供启示.

    公共服务政务界面政务小程序界面治理理论感性工学

    智慧养老服务数据安全治理:理念重塑与监管创新

    武萍朱旭峰
    11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加强智慧养老服务数据安全治理,提升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据价值,是完善我国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和促进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以"实然困境、应然定位、治理策略"为思路,对相关风险进行类型化总结并追本溯源.在明确大数据时代老年人数据安全的法理基础与技术困境、人口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数据权益的代际正义困境、多元化数据主体的数据安全博弈以及协作治理困境后,重塑智慧养老服务数据安全治理理念,确立其应然定位.基于此,通过智慧养老服务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智慧养老服务数据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区块链赋能智慧养老服务数据安全监管和智慧养老服务数据安全治理法律责任制度,探索监管创新之路.

    智慧养老服务数据安全治理代际正义数据全生命周期监管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