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马方

双月刊

1009-4997

gsxzxyxb@sina.com

0931-8552004

73001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2926号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an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定位为政府研究,刊文集中于行政学、政治学和行政法研究与政府法治建设等三个板块。我刊遵循政府研究的办刊定位,正努力提高办刊水平。主要栏目有“政府管理与改革”、“政治学研究”、“行政法研究”、“行政学基础研究”、“政府绩效研究”、“公共论丛”、“公共经济研究”、“中华文化研究”等,期以展示我国政府研究和行政学领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我学报矢志成为我国行政学和政府研究领域学术交流与发展的重要的高水准平台,为学界与政界搭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桥梁。期望学界同仁共同呵护和大力支持,推动我刊向更高水平发展。我刊刊稿,选用具有原创性或实证性、具有较高理论价值或社会效应的稿件。“求真”是我学报的办刊精神和学术理念。“求真”体现在四个“真”上,“运用真方法,解决真问题,追求真文章,研究真学问”。《吕氏春秋》愿增损一字予千金,杜甫又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真文章、真学问”是可为我等治学经文的境界与追求,也是学报用稿的热忱期待。征稿重点:政府管理改革、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政策重大选题应策研究和实证分析;行政学、政治学和行政法学理论前沿探讨和原创研究。本刊认为,作为学术研究,文章的必要长度是学术质量和水准的基本保障。本刊原则上要求来稿不少于8000字,不超过20000字,并请以电子邮件方式发至本刊邮箱(gsxzxyxb@sina.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要义与实践路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梁田刘炫里
    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价值要义体现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更加注重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更加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在更高维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职能,提升经济治理能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此,需要有效平衡效率与安全,构建稳健的经济体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良性互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进一步优化中央政府主导产业政策与地方政府积极协同的机制,实现政策上下联动;在财富创造与分配公平之间寻求动态平衡的策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国统一大市场高标准市场体系有为政府共同富裕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制度要件与构筑路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王鹏尹伟贤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经济正处于转换发展路径、变革经济架构、提升发展质效的核心阶段,打造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重中之重.实体经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其制度要件在于制造强国的战略导向、数字基础设施与产业企业形态的革新、重大产业基金的运用与监管以及降低税费成本与制造业合理投入的机制.为了实现深度融合,需要推进新型工业创新、铺建数字基础设施、用好重大产业基金、营造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所需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实体经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网约车平台开放数据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一个系统综述

    王若云吴逊钟沁
    2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运用系统综述方法,对中美四城(纽约、芝加哥、成都、上海)利用网约车平台开放数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数据开放程度与研究深度呈正相关:拥有更为开放、多样、长期数据的美国城市,其研究涵盖长期趋势分析、社会公平评估、经济发展模式探讨等诸多方面;而中国城市的研究受限于数据可获得性,主要集中在短期运营优化和交通管理领域.此外,中美研究侧重点和方法也有差异.本研究表明,网约车平台数据对智慧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当前研究与应用尚存局限.未来应拓展数据源、创新方法、加强跨学科和跨国比较研究,构建数据共享机制和激励政策,并平衡数据开放与隐私保护.本研究系统分析了网约车平台数据开放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影响,弥补了现有研究中企业数据开放领域的欠缺.通过中美四城市的比较研究和创新分析方法,本研究为推动企业数据开放实践、制定相关政策和深化智慧城市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新思路.

    开放数据数据共享智慧城市网约车平台

    公共部门组织声誉何以影响公民政策遵从?——基于数字治理中公民信息采集意愿的调查实验研究

    谭九生陈珊珊王利君
    4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民政策遵从关乎政策成败,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亟须探索促进公民政策遵从的有效策略.公共部门组织声誉作为政策领域的"无形资产",是否能够影响公民政策遵从意愿?当前学界尚未对以上问题做出回答.基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引入中介变量——政府信任和调节变量——组织声誉维度,构建公共部门组织声誉与公民政策遵从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调查实验探究公共部门组织声誉与公民政策遵从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其一,相较于带有负面声誉的公共部门,公众对享有正面声誉的公共部门表现出更高的遵从度;其二,组织声誉对公民政策遵从的影响并非仅限于直接产生,也可通过公民政府信任间接实现;其三,不同组织声誉维度下政府信任存在明显差异,说明组织声誉维度可作为一个调节政府可信度的机制.将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理论与公民政策遵从进行链接和对话,既丰富了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的微观研究,也为提升政府治理成效以及推进公民政策获得感提供了实践启示.

    公共部门组织声誉公民政策遵从政府信任声誉维度

    政策转移中的学习效应:一个"政策情境-学习控制权"类型框架——基于河长制地级市转移的多案例比较研究

    熊烨
    5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策学习不仅是导致政策转移发生的机制,而且是影响政策转移绩效产出的重要变量.综合政策学习的结构因素和能动因素构建"政策情境-学习控制权"分类框架,划分出政策转移中的四种政策学习类型:相似情境下的自主学习、差异情境下的自主学习、相似情境下的义务学习、差异情境下的义务学习.以河长制在中国地级市的转移为例,运用求同求异法和求同法对四项代表性案例开展比较研究,进一步揭示不同类型政策学习对政策转移程度与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学习自主性与政策转移程度存在相关性,高程度的学习自主性更加可能导致政策创新在转移过程中的重构,而情境差异对政策转移程度的影响不显著;政策转移的绩效与政策学习自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而受到政策情境差异程度的影响更加显著,在政策情境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自主开展的政策学习依然存在政策失败的可能;学习自主性、情境差异性和转移程度均不能单独解释政策转移成效的生成逻辑,不能简单地把某种政策学习类型与转移成效等级相对应,需要引入政策情境适配度这个概念,形成基于政策情境适配度的综合性解释.

    政策转移政策学习政策情境学习控制权

    中国农村环境政策执行网络构建的因果过程追踪——基于八步沙荒漠化防治案例的分析

    兰雨潇杨巨声彭宗超
    6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农村环境政策执行因为"三重失灵"的存在一度困难重重,但近年得到较大改善,缺少政策执行网络的农村何以突破"三重失灵"的困境?本文综合组织、制度、价值三个因素构建"组织吸纳—制度共建—价值转化"的理论框架,采用理论建构型因果过程追踪(CPT)方法,对八步沙荒漠化防治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因果过程观察(CPO)进行稻草随风检验、环箍检验、枪口检验、双重决定性检验,发现中国农村可以通过三个步骤建构环境政策执行网络:(1)政府通过组织吸纳动员辖区党员,依托其组织原子化的公众;(2)政府提供正式制度,公众提供非正式制度,完成制度共建;(3)公众在政府引导下完成"价值生产—价值执行—价值实现"的价值转化过程,从而持续执行环境政策.本文可以为农村地区构建一个稳定的环境政策执行网络提供有益启示.

    政策执行网络农村环境治理因果过程追踪八步沙荒漠化防治

    平台性政府:概念渊源与边界考察——多边平台和平台组织学的视角

    刘家明詹绍文
    8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台革命时代与平台经济社会孕育政府平台组织建设,多边平台已成为一种新的组织范式,而既有研究缺乏多边平台概念基础和平台组织学的分析视角.考察界定平台性政府概念及边界,对于科学认识其学理定位、避免建设偏误,进而推进政府理论创新与治理现代化尤为重要.平台性政府是匹配平台经济基础、推行平台型治理的政府组织模式,以多边平台业务主办方和多边平台载体承办方的组织身份出现,表现为"科层为体、平台为用"的嵌套结构,按照"政府多边平台+不同价值创造主体"的模式运作,实际上是一种基于价值网络的生态互动型组织.平台性政府是对科层制政府的突破与局部替代,与科层制政府对立共生且优势互补.平台组织属性推动互动共治,支撑公民主权与政绩合法,而科层制底座确保秩序可控,维系政府主政与政治合法.平台性政府以数字平台为依托和建设突破口,重塑治理结构、权责体系与组织模式,以突破数字平台的技术理性和单一面向.平台性政府与平台型治理在互生中交融,是治权开放基础上公共品多元供给、协作创新与公共事务参与合作的治理模式.

    平台性政府多边平台政府平台平台组织平台型治理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思辨

    姜传胜张戬胡成
    9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进入了全面重构升级的历史机遇期,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梳理分析预案作用机制对持续稳定发挥应急预案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牵总作用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应急预案的基本构成出发,从应急预案体系建构、预案编制、预案全生命周期管理三个层面揭示阐释预案作用机制,遵循"问题表现——原因分析——改进思路"的基本逻辑深入分析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小组的设想与现实、风险评估在预案编制过程中的作用发挥机制、预警响应与应急响应的关系、分级响应的意涵变化与实践运用、应急预案的计划性与适应性、预案有效性的评价标准等影响预案质量和实施绩效等突出矛盾问题,揭示了预案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各相关方面工作对于预案有效性的复杂综合作用,强调以过程视角而非结果视角开展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从预案全生命周期着眼,充分发挥预案预期作用.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案编制预案管理作用机制

    我国安全生产政策协同演变及其有效性研究:1978-2023年

    王俐任潇萌王超
    11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工业化进程深化、生产技术复杂化和生产环境的多变性,我国安全生产治理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期,"加强政策协同"成为优化安全生产治理体系的重要策略.本研究基于1978至2023年国家层面的547条安全生产政策文本,从"主体协同—工具协同—目标协同"三个维度出发,系统评估了我国安全生产政策的协同水平、演变趋势及其对安全治理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政策协同显著改善了安全生产治理效果,尤其是工具协同和目标协同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主体协同力度仍需加强.命令型、能力建设型与系统变革型工具之间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安全生产治理的有效性,但激励型工具在协同应用中的效果尚未达到预期.健全责任体系目标与其他政策目标之间的协同并未显示显著的治理有效性,突显了进一步优化政策目标协同配置的必要性.鉴于此,应进一步优化跨部门协同机制、精细化政策工具组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以及完善政策监测反馈机制,以推进安全生产政策协同效用最大化,提升安全生产治理效能.

    政策协同安全生产治理效能政策工具政策评估

    Abstracts

    125-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