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张承鹄

月刊

1674-7798

gzjyxyxb@sina.com.cn

0851-5815817

550018

贵州省贵阳市 乌当高新路115号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坚持学术性、师范教育性为宗旨,发表教育、教学为主的各学科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X不过"由否定到极量的演变路径

    周红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X不过"结构基于动力学图式,表达移动者受主客观条件制约不能实现空间位移或变化.该结构最初用于空间域,后隐喻扩展至生理/心理域、数量域、时间域、比较域,表示"不能通过""不能持续""不能超过"等否定义.该结构由否定到极量有两条演变路径:一条是"空间上不能通过"到"动作/状态不能持续"再到"程度极量",X由消极生理/心理状态义到评价义性质形容词和动词,"X不过"语义磨损后,形成叠加强化构式"程度副词(最/更/太/顶)X不过";一条是"空间上不能通过"到"性质上不能超过"再到用于让步否定比较表"程度极量",形成比较强调构式"再X不过".极量义"X不过"多用于议论语体,其主要表达方式是"再X不过""最X不过".句法上,"不过"由充当可能补语到充当程度补语,由具有相对应的肯定式到不具有相对应的肯定式,由后接其他成分到不后接其他成分.

    "X不过"动力学图式否定极量演变路径

    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显涉讥讽"辩证

    吴昊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北宋"乌台诗案"中,国子博士李宜之非任言官,却上疏弹劾苏轼所作《灵壁张氏园亭记》"显涉讥讽",历来备受学者诟病.实际上,李宜之时任淮南东路提举常平官,负有监察地方官吏的职责,且《灵壁张氏园亭记》一文创作于淮南东路所辖之地宿州,李宜之弹劾苏轼有其制度依据,并非完全无端构衅.但是,李宜之认为《灵壁张氏园亭记》一文"显涉讥讽"则不足取信,是对文章主旨的误读与曲解.御史台审讯之时,苏轼也明言此文并无讥讽,且御史台认可其言.大理寺根据御史台的"供状"依法为苏轼定罪,也未将此文视作罪证.李宜之的弹劾在"乌台诗案"的具体审判过程中并未产生实质性作用.

    苏轼乌台诗案李宜之讥讽

    刘知几之碑刻文体学认知探赜——以《姚珽墓志》为辅论中心

    高子芹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镂于碑碣墓塔、用以述德纪功的石质文本,承载着特定时代的文学特质及墓葬礼制,其物性本体背后隐匿着宏博的历史事实与文化脉络."夫属碑之体,资乎史才",以墓志铭、记事碑、神道碑为代表的碑刻文献具有载录史实、纵论生平的史传性质,蕴含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初唐之刘知几归纳了一套规范化、程式化的历史编纂学理论,强调为人立传须阐明郡望与现居,务以秉笔实录、文约事丰的撰史原则严谨建构叙事性文本,可藉之蠡测其关于碑志入笔范式、主体勾勒、义例规准之见解.此外,以刘知几之兄刘知柔所作《姚埏墓志》为代表的唐代墓志文本,呈现出显著鲜明的文体特征,写作模式与刘知几的碑刻文体学认识相应,可据此对初盛唐时期的墓志创作范式作一管之窥.

    入笔范式实录义例《史通》《姚珽墓志》

    ChatGPT在英语笔译课程中的困境、对策及启示

    郭文杰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自问世后在各个行业中引起了广泛讨论,对外语教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问卷调查法对41名翻译专业学生在英语笔译课堂中ChatGPT的使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ChatGPT在英语笔译课程中可以帮助师生提供参考译文、提升综合素养、提高翻译效率,但也存在会造成师生产生技术依赖心理、数字鸿沟差距拉大、翻译技术伦理等问题.因此,需要师生加强笔译练习,提高信息素养,行业建立技术伦理规范等对策来突破困境.启示:师生可以在英语笔译课程中使用这一技术工具,但对其生成译文需要保持客观态度,最好在文本生成后进行译后编辑,形成人与技术合作模式,从而更好提升译文质量.

    ChatGPT英语笔译翻译能力技术伦理

    新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劳动素养测评与培育策略——以安徽省59所本科院校在职成人学生为例

    赵嘉茜钱丰收袁舒雯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素养是新时代背景下党的立德树人育人方针的具体要求,也是学生必备核心素养之一,明确劳动素养的内涵和结构,能为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提供有效参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的劳动素养是在日常生活、工作和专业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内在心理品格和外在行为表现.以包含劳动价值观、职业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技能的劳动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对安徽省59所高校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进行劳动素养测评,发现他们的劳动价值观水平较高,但职业劳动观念和劳动知识水平不足,不同群体在各维度劳动素养水平上存在差异.基于此,从实施主体、具体措施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三个角度探索了新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策略.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职成人学生劳动素养测评模型

    哲学治疗视域下的王阳明乐论分析——以与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比较为中心

    王子尚
    4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治疗,是哲学的基本功能.快乐作为普世的情感与价值,在王阳明与伊壁鸠鲁的哲学中均占据重要位置.哲学治疗视域下,二者在将错误意见与过度欲望诊断为病因、从立意与实践两层次施展疗法以及复得快乐作为疗愈表现等三个逻辑环节保持一致.将承袭儒学传统并且以全新命题——乐是心之本体为核心的王阳明乐论视作治疗哲学实为妥帖.这一论说主张在快乐和痛苦间维持张力、与痛苦作斗争以及升华快乐为一种境界.伊壁鸠鲁持相反观点,是为减法治疗.前者则掺入了加法与减法的面向,以提升不同个体的疗愈效果.哲学治疗既可以作为新范式诠释中国传统哲学,也能更充分地发挥中国哲学传统的现实效用,使之真正的面向现实与未来.

    哲学治疗王阳明伊壁鸠鲁乐论快乐主义

    中道与崇实:《迩训》一书的理论旨趣

    姚远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学渐是桐城方氏学派的奠基者,其著作多用于阐述理学思想,其所作之《迩训》一书却以人物传记为主要内容.方学渐在《迩训》一书中主要立足于儒家的人伦教化,采录家乡人物的言行事迹加以抑扬褒贬,以期改善当地的社会风气.方学渐以"中"为价值尺度,对与行孝、为政、名实等问题有关的行为和观念加以衡量,希望通过纠偏补弊达到匡正时风的效果.方学渐以"实"为价值取向贯通知行,推崇纯粹的实心实行以便达到学以致用,并把这种"实"与心性层面的"虚"相贯通,使得他的"实学"更有深度、内涵更丰富.

    方学渐《迩训》中道崇实

    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学术论文摘要中互动元话语的语用研究

    杨嘉琪赵华威
    6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动元话语是元话语的子类,能表达作者对读者与语篇信息的态度.通过自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语料库,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互动元话语的分布频率及语用功能.以交往行理论为理论基础,揭示互动元话语在学术语篇摘要中的本质作用,发现互动元话语子类的分布频率具有差异性并能有效建构"作者—读者"间交往互动关系.研究拓宽了互动元话语研究视野,为提高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质量与传阅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用建议,有助于树立作者的学术威信,促进数字人文时代背景下的学术发展.

    互动元话语交往行为理论普遍有效性要求硕士论文摘要

    家庭环境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张璇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家庭环境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采用家庭环境量表、攻击行为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135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家庭环境、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控制、攻击行为彼此存在显著相关;(2)自我控制在家庭环境和大学生攻击行为间起中介作用;(3)领悟社会支持可以在家庭环境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直接路径及两者关系中的中介路径的前半段起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攻击行为,还可以通过自我控制间接影响大学生攻击行为;领悟社会支持既调节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直接作用,又调节家庭环境通过自我控制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间接作用.

    家庭环境攻击行为自我控制领悟社会支持

    自我同情对抑郁的影响:优势利用的中介效应

    陈丹妮陈振华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情绪应对理论,采用问卷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理门诊305名抑郁倾向个体进行调查,探讨中国群体的自我同情和抑郁的关系,以及优势利用的中介作用,并分别探究自我同情量表中双因子对抑郁的作用量.研究结果显示:自我同情与积极自我同情因子均负向预测抑郁(β=-0.40,p<0.001;β=-0.33,p<0.001),正向预测优势利用(β=0.60,p<0.001;β=0.85,p<0.001);消极自我冷漠因子正向预测抑郁(β=0.47,p<0.001),负向预测优势利用(β=-0.57,p<0.001);优势利用在自我同情及其量表双因素与抑郁关系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降低自我冷漠、提升自我同情对缓解抑郁有积极作用,同时优势利用对减少抑郁有间接影响.

    自我同情抑郁优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