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赵靖平

季刊

1673-2952

0731-5531571 5292158

410011

长沙市人民路139号湘雅二医院内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理社会干预对改善儿童孤独症伴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效果

    李卓聪尹玉佳赵庆张彦芳...
    1182-1184,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干预方案在改善儿童孤独症伴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病情中的价值.方法 遵循随机原则,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儿童孤独症且合并精神发育迟滞的50例患者,以入院单双数分组后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吡拉西坦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社会干预.记录干预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格里菲斯(Griffiths)发育评估量表(Griffiths Developmental Assessment Scale,GDS)评分.结果 观察组25例患者经心理社会干预治疗后G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孤独症行为评分结果、睡眠质量评分结果、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评分结果,均较对照组降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则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在儿童孤独症伴精神发育迟滞治疗中,选择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可减少疾病对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影响,亦可促进适应能力、大运动、精细运动恢复.

    儿童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GDS评分心理社会干预措施

    舍曲林、帕罗西汀对强迫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马蒙蒙杨丽媛
    1185-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舍曲林、帕罗西汀对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为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相关干预手段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于2021年4月~2023年4月采用病例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强迫症患者100例,包括舍曲林组患者50例,帕罗西汀组患者50例;采用Yales-Brown量表对受试者进行强迫障碍评估,借助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量表的相关内容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估,采用PCR法检测标本中BDNF-mRNA的存在,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平台进行BDNF-mRNA表达产物的定量分析.结果 舍曲林组及帕罗西汀组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所有强迫症患者的Yales-Brown量表得分均显著下降(P<0.05),BDNF-mRNA表达水平均上升(P<0.05),且舍曲林组改变幅度比帕罗西汀组更显著(P<0.05).此外,舍曲林组及帕罗西汀组认知功能干预前相比所有认知功能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认为二组干预后的得分具有可比性.舍曲林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几何图形识别、图形重叠识别、物品一致性识别、与周围物体的空间关系及图片中的空间关系得分显著提高(P<0.05);帕罗西汀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几何图形识别及图片中的空间关系得分显著提高(P<0.05);舍曲林组在几何图形识别、图形重叠识别、物品一致性识别及图片中的空间关系得分提升的程度比帕罗西汀组更明显(P<0.05).结论 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有效性略高于帕罗西汀,同时舍曲林能更好的维护患者认知功能、提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

    舍曲林帕罗西汀强迫症认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喹硫平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张淑艳赵倩孙蜀宁
    118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喹硫平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AD患者90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盐酸美金刚治疗,试验组在盐酸美金刚基础上增加喹硫平,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BPSD、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心电图及神经递质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总有效率在两组中更高(84.44%vs 62.22%,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神经精神科问卷、AD认知功能评价量表评分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心电图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56%vs 20.00%,P>0.05).结论 喹硫平联合盐酸美金刚可控制AD患者BPSD,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加用药物并未增加心电图指标变化,安全性良好.

    阿尔茨海默病喹硫平盐酸美金刚精神行为症状认知功能神经递质

    丁苯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观察

    谷红丽栾婷婷赵广春付继勇...
    1194-1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丁苯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BPS)的疗效.方法 数字表随机法对2021年2月~2023年5月84例AD合并BPS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生活能力、BPS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生活能力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这2项评分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AD行为病理学评定量表(Behavioral pathology in AD rating scale,BEHAVE-AD)、神经精神症状问卷中文版(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 Chinese,CNP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这2项评分更低(P<0.05);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治疗AD合并BPS不仅能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生活能力,还能减轻BPS,且用药安全.

    丁苯酞利培酮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

    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陈媛媛崔亚慧朱慧慧郝红...
    1197-1199,1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伴精神行为症状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98例伴精神行为症状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9例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49例增加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比精神行为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激惹性问卷(CMAI)评分、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低于对照组,痴呆简易量表(BSSD)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奥氮平对伴精神行为症状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炎症反应和精神行为障碍,安全性高.

    盐酸多奈哌齐奥氮平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的现状及其影响

    倪传宝徐信龙崔胜陈加亲...
    1200-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对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1年2月~2023年2月60例CRPS患者以及60例年龄、性别等配对的健康体检人群,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HAMA)、抑郁量表(HAMD)评分.观察组合并焦虑或抑郁的患者设为焦虑抑郁组,其余设为非焦虑抑郁组,比较两组患者简氏McGill疼痛问卷(SF-MPQ)、生活质量指数(QL-Index),分析HAMA评分、HAMD评分与SF-MPQ评分、QL-Index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并焦虑或抑郁的患者共24例;焦虑抑郁组SF-MPQ评分均显著高于无焦虑抑郁组(P<0.05),焦虑抑郁组QL-Index评分显著低于无焦虑抑郁组(P<0.05);焦虑抑郁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与SF-MPQ评分具有正相关关系,与QL-Index评分具有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CRPS患者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且焦虑抑郁情绪会加重患者症状,降低生活质量.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西酞普兰合并米氮平对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效果

    俞广权吴仕鹏徐文斌杨惠荣...
    1203-1205,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伴抑郁患者合用米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9年9月~2022年9月采集病例资料入档,对象为医院收治的PD伴抑郁患者,共计纳入80例,纳入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1:1分组,划分为对照组(予以西酞普兰治疗)与观察组(予以西酞普兰+米氮平治疗),各组均40例;观察对比两组焦虑抑郁程度、睡眠质量、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Ⅲ)、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PSQI评分显著低(P<0.05);治疗后,两组UPDRS-Ⅲ评分均下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D伴抑郁患者应用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可发挥良好抗抑郁作用,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且用药安全性好.

    米氮平帕金森病抑郁焦虑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

    刘海燕乔云栓牛杏珍赵立俊...
    1206-1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负性情绪、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从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均常规予以胰岛素、阿卡波糖及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另实施无抽搐电休克疗法,两组均治疗2个月,而后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分,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以及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8.46%(64/65),较对照组的86.15%(56/65)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AMA、HAMD评分以及SAS及SDS评分均分别较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也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是9.23%(6/65),与对照组的6.15%(4/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应用价值较好,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且安全性较高.

    艾司西酞普兰无抽搐电休克糖尿病抑郁症

    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术后应激及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高顺恒刁怀悦陈福腾栾恒飞...
    1210-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艾司氯胺酮对产妇剖宫产术后应激与产后抑郁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3月~2023年3月间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08例产妇纳为研究对象,将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产妇术后采用布托啡诺进行自控静脉镇痛治疗,观察组产妇术后加用艾司氯胺酮进行自控静脉镇痛治疗.观察产妇术后相关应激反应评价变化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产后1周的产后抑郁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对于减轻剖宫产产妇产后疼痛具有良好表现,有助于缓解产妇的术后应激反应,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

    艾司氯胺酮剖宫产产后抑郁

    心力衰竭患者躯体化症状及其影响因素

    张艳青梁翠翠仇斐刘肖含...
    1214-1219,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躯体化症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10月就诊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病房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omatic Self-rating Scale,SSS)评估躯体化症状,<36分代表无躯体化症状,≥ 36分代表有躯体化症状,将发生躯体化症状患者纳入有躯体化症状组,将未发生躯体化症状患者纳入无躯体化症状组.统计患者基线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躯体化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219例心衰患者中存在躯体化症状117(53.42%)例,躯体化症状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评分分别为(7.83±5.07)分,(5.58±4.124)分;心衰患者有无躯体化症状在文化程度、人均收入、家庭关系、射血分数(EF)值、心功能分级、自理能力分级、应用抗焦虑药物、PHQ-9、GAD-7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均收入≥5000元(OR=0.156,95%CI=0.034~0.703,P=0.016)、自理能力为无需依赖(OR=0.240,95%CI=0.068~0.847,P=0.027)及轻度依赖者(OR=0.265,95%CI=0.082~0.859,P=0.027)、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0.280,95%CI=0.127~0.62,P=0.002)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躯体化症状的保护因素(OR<1,P<0.05);家庭关系一般(OR=3.069,95%CI=1.081~8.717,P=0.035)、焦虑(OR=2.599,95%CI=1.108~6.094,P=0.028)、抑郁(OR=2.518,95%CI=1.01~6.278,P=0.047)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躯体化症状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躯体化症状发生率较高,人均收入、自理能力、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焦虑、抑郁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躯体化症状的独立影响因素.

    心力衰竭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