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赵靖平

季刊

1673-2952

0731-5531571 5292158

410011

长沙市人民路139号湘雅二医院内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社交回避与苦恼和抑郁的关系

    卫伟王一娜蒋嫒何斌...
    1880-1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社交回避与苦恼和抑郁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92例宫颈癌患者以及50例宫颈良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估两组抑郁情绪,比较抑郁发生率.评价两组患者社交回避/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distress scale,SADS)、社会影响量表(Social impact scale,SIS),分析两量表评分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HAMD评分以及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DS量表回避、苦恼评分以及SIS量表社会隔离、内在羞愧、经济歧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排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DS量表回避、苦恼评分、SIS量表社会隔离、内在羞愧评分是宫颈癌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社会隔离、内在羞愧等病耻感以及社交回避与苦恼与抑郁情绪具有明显关系.

    宫颈癌病耻感社交回避与苦恼抑郁

    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对冠状动脉斑块成分及稳定性的影响

    金峰季帅郭兴祁昊...
    1883-1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对冠状动脉斑块成分、性质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3年8月98例冠心病患者,对患者进行抑郁情绪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划分为抑郁与无抑郁组,分别为26例、72例.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成分、性质及稳定性.结果 抑郁组斑块中坏死核心占比显著高于非抑郁组,(t=8.927,P<0.001),纤维脂肪、钙化、纤维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3,P=0.114;t=1.295,P=0.199;t=0.929,P=0.335);抑郁组纤维帽厚度低于非抑郁组,斑块角度、易损性斑块占比高于非抑郁组,(t=3.956,P<0.001;t=5.261,P<0.001;t=6.496,P<0.001),组间斑块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0,P=0.618).结论 冠心病合并抑郁较为常见,且抑郁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成分中坏死核心组织以及易损性斑块含量较多,斑块稳定性更差.

    冠心病抑郁冠状动脉斑块成分斑块性质斑块稳定性

    冠心病伴抑郁患者血清Adropin、PAF、GFAP水平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及预测价值

    惠玲玲闫妮杨利娟
    1886-1890,1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伴抑郁情绪患者血清脂联素调节蛋白(serum Adropin,Adropin)、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水平与患者抑郁症严重程度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 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选取86例CHD伴抑郁患者,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分为轻度36例、中度31例、重度19例.比较各组血清Adropin、PAF、GFAP及HAMD-17评分,分析相关性及血清标志物对CHD抑郁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轻度组相比,中、重度组血清 Adropin 低(P<0.05),PAF、GFAP 及 HAMD-17 评分高(P<0.05).重度组 Adropin 更低,其他指标更高(P<0.05).Pearson分析示:Adropin与抑郁负相关(r=-0.484),PAF、GFAP与抑郁正相关(r=0.622、0.649).中度联合预测AUC为0.515~0.588,敏感度87.1%~100.0%,特异度30.9%~81.8%.重度联合预测AUC为0.881~0.987,敏感度89.5%~94.7%,特异度77.6%~100.0%.结论 CHD伴抑郁情绪患者抑郁程度越高,其血清Adropin越低,血清PAF、GFAP越高,三者联合可提高对重度抑郁的预测价值.

    冠心病抑郁症血小板活化因子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冠心病患者焦虑水平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的关联及其预后意义

    黄莉刘燕贺园园
    1891-1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焦虑水平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的关联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CHD患者实施回顾性研究,分析CHD患者冠脉狭窄状况与焦虑评分相关性,比较不同焦虑程度患者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差异,并分析焦虑程度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相关性;对患者进行随访(截止2023年11月),观察不同焦虑程度CHD患者预后状况,分析焦虑状态、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Successive Differences,rMSSD)、相邻两个正常心动周期差值大于50 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比(the Proportion of NN50,PNN50)、24 h内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预测预后的价值效能.结果 焦虑评分与冠脉狭窄状况无明显相关(P>0.05).不同焦虑程度患者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rMSSD、PNN50、SDNN)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焦虑组rMSSD、PNN50、SDNN>轻度焦虑组>无焦虑组(P<0.05).Pearson 相关系数显示,焦虑状态与 rMSSD、PNN50、SDNN 呈负相关(r=-0.561、-0.652、-0.559,P<0.05).焦虑组预后不良总发生率高于无焦虑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焦虑、rMSSD、PNN50、SDNN均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焦虑状态、rMSSD、PNN50、SDNN预测预后的 AUC 分别为 0.782、0.752、0.775、0.761.结论 CHD 患者焦虑水平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具有密切相关,而焦虑水平、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是预后不良影响因素,可作为临床预测CHD预后状况的有效指标.

    冠心病焦虑水平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预后相关性

    艾司西酞普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应激、睡眠状态及血清PAI-1水平的影响

    张义婷赵刚黄荣兰
    1897-1899,19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理应激、睡眠状态及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8月期间102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心理组和药物组.两组均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基础治疗,心理组51例给予心理干预,药物组51例在心理组基础上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心理应激,睡眠状态,血管内皮功能及PAI-1.结果 药物组治疗8周后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质量评分及内皮素-1(ET-1)、PAI-1水平低于心理组(P<0.05);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心理组(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PAI-1水平,调节心理应激,改善睡眠状态.

    艾司西酞普兰急性心肌梗死心理应激睡眠状态

    合并焦虑抑郁对PCI术后患者的炎症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李怀超杨兴伟张少沛
    1900-19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合并焦虑抑郁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炎症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5月~2023年6月102例冠心病患者,均采用PCI术治疗,术后第2天进行焦虑、抑郁情绪评估,以评估结果为依据设为焦虑抑郁组以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并分析焦虑抑郁与之是否存在线性关系.结果 102例患者术后44例具有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抑郁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与炎症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合并焦虑抑郁患者PCI术后炎症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更高,具有负性情绪的患者炎症反应以及心肌损伤更严重.

    焦虑抑郁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炎症心肌损伤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对心脏康复的影响

    王斌刘永俊蔺燕朝格...
    1903-1905,1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脏康复的影响.方法 纳入巴彦淖尔市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90例ACS患者,PCI术后进行焦虑抑郁情绪筛查,并根据筛查结果设为焦虑抑郁组以及无焦虑抑郁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6 min 步行试验、Borg 劳累度评估量表(Borg).结果 90 例 ACS患者PCI术后检出焦虑抑郁情绪33例,无焦虑抑郁57例.焦虑抑郁组服药、生活方式依从性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康复后LVEF、6 min步行试验均显著升高,Borg评分降低,但干预后焦虑抑郁组LVEF、6 min显著低于无焦虑抑郁组,Borg评分显著高于无焦虑抑郁组(P<0.05);焦虑抑郁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焦虑抑郁组(P<0.05).结论 焦虑抑郁情绪会降低ACS患者PCI术后心脏康复依从性以及心脏康复效果,增加MACE发生率.

    焦虑抑郁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脏康复

    认知行为及情绪释放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吴少婷王斌孟开幸
    1906-19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抑郁患者应用认知行为联合情绪释放技术(Emotion release technology,EFT)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AMI合并抑郁患者,分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45例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口服盐酸舍曲林片,研究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认知行为及情绪释放技术,对比两组应对方式、情绪状态及自我感受负担.结果 治疗后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情感负担、身体负担及经济负担评分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消极应对评分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积极应对评分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MI合并抑郁症患者应用认知行为联合EFT,有利于改善情绪,促进应对方式转变,并减轻自我感受负担.

    认知行为及情绪释放技术抑郁症急性心肌梗死情绪状态应对方式自我感受负担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早期谵妄的危险因素

    王永坤金辉吴留广胡有森...
    1910-1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早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周口市中心医院2020年4月~2022年6月84例采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心脏疾病患者,观察ICU治疗期间谵妄发生情况,比较谵妄与非谵妄患者病历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术后早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 84例患者中28例出现谵妄;谵妄组与非谵妄组在年龄、体外循环时间、ICU停留时间、合并焦虑情绪、睡眠障碍、合并低氧血症、使用苯二氮类药物、机械通气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疾病类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外循环时间、ICU停留时间、合并焦虑情绪、睡眠障碍、合并低氧血症、使用苯二氮类药物是出现谵妄的危险因素.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早期容易发生谵妄,体外循环时间、ICU停留时间长等会增加谵妄风险.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早期谵妄危险因素

    rTMS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的影响

    彭瑾钱静王磊肖遥...
    1913-1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诊治的PSCI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n=50)和治疗组(n=53).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rTMS治疗.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评定和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指标、额叶功能和血清学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2周MoCA(18.69±1.36)和4周(22.69±1.14)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氧化血红蛋白(Oxy-Hb)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2周Oxy-Hb(0.29±0.04)和4周(0.78±0.05)mmol/L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额叶功能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2周(10.24±1.06)和4周额叶功能(14.26±1.03)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EPCs(96.58±4.52)× 106、bFGF(853.57±20.53)×106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额叶功能,优化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指标,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重复经颅磁刺激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