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技术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技术与开发
化工技术与开发

孙果宋

月刊

1671-9905

hgjsykf@163.com

0771-3331777

530001

南宁市望州路北二里7号

化工技术与开发/Journal Technology &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oriolus versicolor对褐煤溶解过程的条件优化

    蒋兴洋刘品祯王玉林张金晶...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劣质褐煤的资源利用率,本文以云南昭通的露天褐煤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生物Coriolus versicolor进行溶煤的实验研究.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培养基种类、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加煤时间等因素对溶煤效果的影响,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和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对溶煤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类对溶煤效果的影响最大,微量元素添加量的影响最小.当使用DOX培养基、微量元素的添加量为7mL、在第0天添加煤时,溶煤条件最优.溶煤产物主要为带支链的芳香族化合物,FTIR谱图中检测到大量的氢键(3000cm-1~3700cm-1)、芳环(1700cm-1)、甲基/亚甲基(1440cm-1、2890cm-1 附近)和酯/醚键(1030cm-1、1200cm-1 附近)等.

    褐煤Coriolusversicolor溶煤正交实验

    《化工技术与开发》征稿函

    5页

    β-FeOOH对氯化锂溶液的吸附除杂研究

    李立平邱焕彬李煜乾黄司平...
    6-1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含氟和磷酸根的氯化锂溶液为研究对象,基于化学沉淀和静态吸附的对比结果,系统研究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四方纤铁矿(β-FeOOH)对F-和PO43-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β-FeOOH的吸附除杂效果显著优于铁盐化学沉淀.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和离子浓度的提高,均有利于对阴离子的吸附,弱酸性或中性条件有利于提高吸附性能.β-FeOOH对F-和PO43-的吸附容量分别为79.9mg·g-1和29.8mg·g-1,吸附机制主要是静电引力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

    氯化锂磷酸根四方纤铁矿吸附

    钴氰化锰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李欣妍李雍刘璐张春梅...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常温共沉淀法,以钴氰化钾(PH)与氯化锰(MCT)为原料合成了钴氰化锰(MnHCC).XRD分析表明,MnHCC的衍射峰符合JCPDS NO.51-1898标准卡,衍射峰尖锐且窄小,说明MnHCC结晶良好.FTIR表征结果中,2156.9cm-1是Co-CN-Mn中C-N的伸缩振动峰,449.6cm-1为Co-CN中MnHCC的特征峰,表明已成功合成了钴氰化锰.SEM测试发现,材料主要为十二面体的等轴晶系颗粒,颗粒分散均匀,未出现团聚现象,颗粒尺寸为200~700nm.电化学测试以MnHCC为正极,锌为负极,电解质采用ZnSO4或Na2SO4的水溶液.充放电性能测试表明,在1mol·L-1 ZnSO4+0.1mol·L-1 Na2SO4的混合电解液或1mol·L-1 ZnSO4的电解液中,电池的放电电压平台均在1.5V左右,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0.44mAh·g-1和70.49mAh·g-1.在0.1mol·L-1 ZnSO4+1mol·L-1 Na2SO4的混合电解液以及1mol·L-1 Na2SO4的电解液中,电池的充放电比容量都偏低,小于20mAh·g-1.因此本文选择1mol·L-1 ZnSO4+0.1mol·L-1 Na2SO4的混合电解液进行电化学测试.在电化学阻抗(EIS)和循环伏安(CV)性能测试中,CV曲线出现了 2对氧化还原峰,分别对应Co2+/Co3+和Mn2+/Mn3+这2个氧化还原电对的反应.EIS测试结果表明,未循环时,阻抗大且电子活性弱,500次循环后,阻抗变小,电极的电子活性变强.

    钴氰化锰普鲁士蓝常温共沉淀水系锌离子电池

    均苯三甲酸构筑四配位Zn(Ⅱ)-MOFs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唐世霞许水燕黄秋香李荣权...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用均苯三甲酸(H3BTC)与过渡金属Zn(Ⅱ)盐合成了一种新型的Zn(Ⅱ)-MOFs配合物[ZnBTC·DMF·CH3NH2CH3]n.晶体结构显示,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中的P21/c空间群.均苯三甲酸中的羧基通过单齿和桥连的方式与Zn(Ⅱ)配位,形成了网格状的三维MOFs结构,游离的DMF分子和二甲胺离子填充于MOFs空隙中.光催化降解数据表明,在250W紫外灯的驱动下,该配合物作为催化剂能有效抑制亚甲基蓝、甲基橙、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

    Zn(Ⅱ)-MOFs均苯三甲酸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光催化

    纳米二氧化钛的表面改性研究

    房铎盖广清
    22-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纳米TiO2自身易团聚难分散的问题,本文以水为分散介质,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二氧化钛粒子进行表面改性,采用活化指数、亲油化度、接枝率、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的改性方案是:硅烷偶联剂KH-570的用量为1.6%,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5h.在此条件下,改性纳米TiO2粒子的活化指数为94.51%,亲油化度为74.62%,接枝率为25.13%.

    纳米二氧化钛偶联剂KH-570表面改性

    菠菜荧光碳点的合成及在铜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刘彦君邢达杰李国华鄢艺美...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菠菜作为碳源,采用微波消解法成功制备了菠菜荧光碳点,并对碳点表面进行印迹修饰,合成了铜离子印迹荧光探针.研究发现,该探针在440nm处的荧光强度,随着溶液中铜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有规律地下降,在0.01~0.05mmol·L-1的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铜离子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响应进行了考察,证实该荧光传感器对铜离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识别能力,能够有效排除Zn2+和Fe2+的干扰.结果表明,对菠菜碳点进行离子印迹修饰后,可得到对特定的重金属离子具有定性及定量分析能力的一种荧光传感器.

    菠菜荧光碳点铜离子检测离子印迹特异性识别

    延A井区缓蚀剂的评价及加注制度优化

    董丽娜侯彬彬王少奇张小凤...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挂片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对靖边气田延A井区在用的季铵盐咪唑啉型缓蚀剂X和Y进行了室内性能评价和筛选.实验结果表明,缓蚀剂X对3种钢材的缓蚀顺序为110S>80S>P110,加量为150mg·L-1时缓蚀率最高.缓蚀剂Y对3种钢材的缓蚀顺序为P110>110S>80S,加量为120mg·L-1缓蚀率最高,且缓蚀剂Y的性能优于缓蚀剂X.同时对缓蚀剂的加注制度进行了改进,以进一步提升缓蚀效果.

    缓蚀剂咪唑啉腐蚀缓蚀率加注制度

    双氧水生产中蒽醌降解物再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石乃友赵润琪黄少玲王秋萍...
    34-3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蒽醌降解物,因此蒽醌降解物再生催化剂的开发十分重要.本文对蒽醌降解物再生催化剂的主要类型、结构特点、再生效果等内容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蒽醌法双氧水蒽醌降解物再生催化剂

    PEO基固态电解质在锂金属电池的研究进展

    赵意涂桦张译文沈平...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因优异的可加工性、柔韧性、界面相容性以及充放电过程中的尺寸稳定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商业化的聚氧化乙烯(PEO)基聚合物电解质存在材料的结晶度高、电化学稳定性差等缺点,导致了电池的离子电导率低、循环性能不稳定、使用电压窗口窄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固态电池的推广应用.本文聚焦基于PEO材料的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开发与应用,详细探讨了如何通过材料共混、掺杂改性和界面优化等措施来提高电解质的综合性能,以满足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固态电池的需求,并对固态电解质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PEO共混体系材料改性界面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