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教育(高等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教育(高等教育)
广西教育(高等教育)

月刊

0450-9889

gxjycc@126.com gxjyzjb@vip.163.com

0771-5315920

530021

广西南宁市竹溪路69号

广西教育(高等教育)/Journal Guangxi Education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坚持为教育行政服务、为教育改革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报道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和优秀典型,反映广西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经验、新风貌、新成果,指导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教育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引导。读者对象:a版为小学生版、b版为中学生版、c版为职业与高等教育版;读者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科研机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变"与"不变"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廖扬平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变"与"不变",即全面从严治党变得更加深入人心,党内政治生活变得更加严肃认真,主体作用发挥更为凸显,意识形态斗争变得更加自觉主动,而指导思想、办学方向、核心地位、优良作风始终不变,指出要在"变"与"不变"中,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等方面全面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高校基层党组织从严治党变不变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四个讲清楚"

    张珍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显著特征,论述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提出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四个讲清楚":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讲清楚同一价值观念的不同语义、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以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促进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

    莫克
    47-4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述高职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意义,分析高职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强的主要表现,提出高职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认同;完善教师培训方案,增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实践能力;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加强学科联动融合,形成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共同体;加强教师管理,合理构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

    高职"儿童文学"课程思政资源挖掘的原则与途径

    覃国亭陈倩倩
    50-5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论述高职"儿童文学"课程思政资源挖掘的原则与途径,认为高职"儿童文学"课程思政资源挖掘须以政策为导向、以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为依托,要深挖教材等基础性资源,善用信息化等拓展性资源,积极扩大外延性思政资源.

    儿童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互联网+课程思政"背景下"儿童文学"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

    陈倩倩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高职院校"儿童文学"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在此基础上论述高职院校"儿童文学"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利用互联网手段,将思政元素贯穿于评价的每一环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同行及专家为辅助,形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多维度、多元化、立体式教学评价体系,提高高职"儿童文学"课程教学质量.

    互联网+课程思政儿童文学评价体系多元化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李菲喻光继李婷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述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的设计思路,提出教材与资源并重,精挑严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从质量与内涵出发,挖掘思政元素;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融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道德修养;线上与线下互动,丰富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等课程思政教学措施,并通过丰富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专业课程价值和思想性的统一,以达到协同育人的目标.

    一流本科课程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课程思政链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以通识课"大学英语"为例

    伍丽萍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文秋芳提出的课程思政实施框架,以通识课"大学英语"为例论述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途径,结合对学生的半结构化访谈情况和反思周记,从内容链、管理链、评价链和教师言行链四个维度探讨将思政教育与英语通识类课程自然融合的路径,以实现外语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立德树人目标.

    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混合式实证研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高职思政教育实践探究

    农雁玲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论述校园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及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实践融合面临的问题,提出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高职思政教育实践路径:根据教学主题设计较具特色的思政教育校园实践活动、整合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资源融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系统化搭建"线下+线上"混合式校园实践平台、建立健全体现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思政教育实践评价体系等.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思政教育实践

    杜威经验课程观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启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发展系列之七

    农艳春林富威梁芷铭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论述杜威经验课程观对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意义,剖析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知识化的弊端,提出高校思政课由知识课程向经验课程转化的对策:转变理念,注重个体经验的重构与改造;提升个体经验的价值,拓展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丰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自觉内省,促进经验重构;建立多元化与过程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增强教学效果.

    杜威经验课程观思政课个体经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度提升策略——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发展系列之八

    林富威农艳春梁芷铭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的内涵与特点,阐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机理研究意义,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度低的原因,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度提升策略:完善学习环境,优化接受心理基础;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内容的感染力;调节不良心理,校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师资建设,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期待.

    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机理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