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教育
广西教育

月刊

0450-9889

gxiya@126.com

0771-5322109 5322039

530021

广西南宁市竹溪路69号

广西教育/Journal Guangxi Education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坚持为教育行政服务、为教育改革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报道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和优秀典型,反映广西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经验、新风貌、新成果,指导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教育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引导。读者对象:a版为小学生版、b版为中学生版、c版为职业与高等教育版;读者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科研机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前教育"一核五翼"区域教研模式建构策略——以南宁市良庆区为例

    刘琴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前教育区域教研通常存在制度不健全、教研内容浅表化、教研形式单一化等问题.为解决学前教育区域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南宁市良庆区提出学前教育"一核五翼"区域教研模式,从建设与完善区域教研机制、开展教研互助活动、构建梯队教研队伍、发挥优质园辐射引领作用、深化区域教研主题研究等五个方面,助力区域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前教育区域保教质量整体提升.

    学前教育"一核五翼"区域教研模式

    混龄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教师支持行为研究

    杨素萍杨成鹤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打破幼儿之间的年龄限制,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创新举措.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在户外混龄游戏中的支持行为不足,主要体现为教师安排游戏时间不够合理、空间创设缺乏科学性、游戏材料提供缺乏层次性、反馈不及时及评价方式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把握异龄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树立科学的户外混龄游戏教育观.

    户外混龄游戏教师支持行为混龄教育

    利用卡普乐积木建构游戏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对策

    韦姊君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园建构游戏是一种具有探究性质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主动性、专注性、积极性等学习品质.在卡普乐积极建构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幼儿鼓励与环境支持、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的权力、给予幼儿试错的机会、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建构游戏等策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幼儿园建构游戏学习品质

    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做法

    朱婧绮莫源秋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自我效能感是幼儿对自己能力的一种确切的信念.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弥补教师单纯使用强化手段促进幼儿发展的不足.培养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幼儿教师可以从六个方面去努力:将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纳入幼儿活动目标,增加幼儿的直接成功经验,对幼儿建立积极期待,为幼儿树立高自我效能感榜样,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引导幼儿正确归因.

    幼儿教育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

    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路径——基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视角

    苏敏
    46-4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立足本土,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让幼儿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库、创设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游戏环境、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游戏区域等路径,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

    幼儿教育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游戏活动

    混龄教育背景下提升幼儿户外沙水游戏质量的探索

    廖志涛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水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户外游戏之一.混龄教育背景下的户外沙水游戏有利于打破幼儿的年龄界限,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教育实践中,幼儿园实施混龄教育背景下的幼儿户外沙水游戏常常出现材料投放质量不高、缺乏游戏主题等问题.为提升混龄教育背景下幼儿户外沙水游戏质量,教师应当提高游戏材料投放质量、制订游戏材料使用规则、调整游戏材料投放层次、明确户外沙水游戏主题、积极探索提高幼儿游戏质量的支持策略.

    幼儿园混龄教育户外沙水游戏

    项目式集体备课模式探究——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为例

    农美萍李慧娥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可按照"中观层面的教材整体内容分析—微观层面的课文教学要点定位—项目式集体备课反思—项目式集体资源共享"的流程进行备课,以提高备课效率.

    备课集体备课项目式小学语文

    关联式思维在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应用与实践——以小学古诗词教学为例

    舒燕马利云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机械背诵和缺乏整合等问题.教师可运用关联式思维对语文教材75篇古诗词进行整合与梳理,从古诗词的时代、类别、流派、作者等维度构建古诗词基础性学习任务群,以点带面,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和理解.

    关联式思维古诗词教学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轴对称"教学为例

    陈宁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是《义务教育数学科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课程理念之一,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举措.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轴对称"教学为例,结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合作学习,探索领悟""引导深化,归纳提升""反馈练习,应用提高""课堂反思,总结延伸"五环节教学流程,探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教师在导入环节运用视频创设情境,在课中利用动图、动画演示以及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图形运动与变化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深入地理解轴对称的定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以及轴对称的性质;教师通过设计活动任务和游戏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用中悟,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学生逐步达成学习目标,突破重难点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轴对称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整合核心素养信息素养

    通过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探索——以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为例

    虞清华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以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为例,探讨通过强化情境创设和问题提出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可得出如下结论:用动画视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能趣味导入新课内容;紧贴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加工特点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能引导学生逐层深入探索新知;创设知识应用情境,能促进学生掌握课堂新知,培养推理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情境创设问题提出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