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月刊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Journal Indusr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融入思政元素构建基于OBE理念的"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

    魏伟王松韩磊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课.课程内容相对抽象,"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分析了"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融入思政元素,构建基于成果导向的"控制工程基础"混合式课程教学体系,以期通过混合式教学实践,实现课程教学、能力培养及课程育人的有机融合.所提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的水平、学的收获、用的能力",为机械类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自动控制技术,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提供有效途径.

    控制工程基础成果导向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例

    杨颖岳耀亮杨士娟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实施为例,对在思政教育施教和受教过程中,教师运用恰如其分的教育方法、手段、载体,通过课堂渠道的"显性"方式和有意识的"隐性"方式,将价值引领、意识形态的教育性因素渗透,融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期充分发挥课程承载的育人功能及职责,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及课内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思政目标思政资源教学设计效果评价

    "新工科"背景下"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思政探索研究

    赵俊红刘屿康文雄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进行探索,对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实施准则、教学评价等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定位,即全程隐性融入教学过程中.其次设计了4条教学准则,即通过优化专业课内容而不断提高载体质量、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将思政元素隐性融入教学、全方位深挖时效性强的思政元素案例.最后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教学反馈显示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思政目标

    融合课程思政的工科专业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

    张聪超姬耀锋常皓屈晓莉...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已成为职业教育的研究重点.依据高职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课程思政在工科专业的研究现状,并以"机械设计基础"为例,从课程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出发,从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教学观念和教学设计的转变、教学模式和考核标准的丰富等方面,探索创新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方法,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同时,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并实现价值引领.

    专业课思政元素机械设计

    多维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方法研究——以"光纤通信"课程为例

    肖华刘洺辛李灿苹肖秀春...
    20-2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是协同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键手段,也是提升育人成效、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渠道.为改善传统课程思政元素采集方法存在的挖掘层次较浅、思政覆盖面窄等不足,对通信类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策略展开研究.以"光纤通信"课程为例,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对不同知识点的课程思政元素展开深入挖掘,采用故事讲述法和问题引导法对思政要点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等进行探究,对思政元素的专业意义和教育意义展开分析对比.有效拓宽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政效果明显等优点.

    光纤通信教学改革教学评价指标

    Python先进计算生态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建设与探索

    王磊王晓荣王萌贾俊奇...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先进计算产业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多元数字场景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提出Python先进计算生态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方案.首先根据先进计算的需要探讨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标;其次重点从师资团队、课程群体系、课程群教学资源库、课程群思政元素库、"产教科融合、校地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方法.

    Python虚拟教研室先进计算多元数字场景

    "电磁场理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寇志伟刘利强王刚李永亭...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磁场理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导向性不足、思政内容融入不深、思政教学考核缺乏指标等问题,设计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与专业双闭环动态教学模式,建立了知识掌握、能力提高与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多维度考核与评价方式,构建了"电磁场理论"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教学实施结果表明,课程的教学满意度、教学达成度等评价指标实现了一定的提升,较好地实现了课程的育人功能.

    大思政电磁场理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志奇李春明苏耘曹琪...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达成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为提升"信号与系统"课程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效果,课程组在深入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质要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课程目标,并进行总体教学设计,然后以混合式教学方法为主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教学,并在过程中完成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结合课程思政实现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价值塑造的协调统一发展.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精神世界塑造和专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的目的.

    信号与系统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李翠芸李隐峰宋骊平李彩彩...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立足电子信息专业特色,结合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以"随机信号分析"和"Python网络数据处理"等必修课程为试点,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将价值观引导融入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在培养技能过硬、人格健全、立场坚定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益成果.

    电子信息课程思政随机信号分析Python网络数据处理设计与实践

    融入课程思政的信号处理类课程建设实践

    苗丹李哲张淑娇王晓旭...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号处理类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学生在校期间必修的专业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向"新工科"建设,结合邢台学院生源情况,对信号处理类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课程思政,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构建思政元素库;重构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式、翻转式教学加强学生学习实践,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创新能力的素质目标;采用公平、公正、科学的考核方式全方位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体系中同时加入课程思政效果考核.以上教学创新改革实践后,教学班学生在能力和素质上都有显著的提升,效果良好.

    课程思政新工科信号处理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