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方建春

双月刊

1674-1331

gysb@chinajournal.net.cn

0954-2079538

756000

宁夏固原县文化巷161号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ingxia Teachers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其中第1、2、4、5期为社会科学内容,第3、6期为自然科学内容。以反映本校科研成果为主,兼聚全国最新研究成果,旨在活跃学术气氛、推动教学发展、繁荣学术交流。突出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和学术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项目驱动研究性教学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张晓梅王晓婧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中小学各类媒体设备普及化的大背景下,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技能即是必备能力之一.虽然《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课程在教材编排、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尚存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未能高度契合等问题,但通过运用项目驱动研究性教学,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在课件设计中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并弥补相关方面的不足.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项目驱动研究性学习

    以高阶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模式创新研究

    刘晓伟韩立聂毓敏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不强及研究能力薄弱等"痛点"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课程进行了教学创新改革.课程创新改革以教学模式创新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高阶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了课程重建:一是构建以高阶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学·能·用"教学内容;二是以"知·辩·践"为目标的课程思政建设,创建满足差异化、多元化和高阶需要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三是创建以高阶能力为导向的多元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学和以评促教的目的;四是建构以高阶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结合,打通课前课中课后双向沟通渠道,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激励学生参与感,提升教学质量.通过以上混合式教学改革,以期为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提供借鉴.

    高阶能力教学改革体系重构混合式教学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取向、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

    马富成马雪琴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幼儿园教师的重要环节,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亟须改革与创新,以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幼儿园教师.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未突显学生中心地位、学科缺乏交叉融合、以传授学科知识为导向、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4 个方面.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应坚持学生中心地位、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科学评价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施路径.

    新文科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实施路径

    幼小衔接视域下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李超民邓琼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过渡的关键环节,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阶段.立足幼小衔接的阶段特点,需重点培育儿童学会学习、创新创造、团队协同、沟通表达、责任认知这5 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以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健康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针对幼小衔接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存在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难以兼顾、家庭与社会支持力度不足等现实困境,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学习、实施差异化培育、推进家校社协作育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效能.

    幼小衔接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评价》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路径

    刘月香杨春燕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评"一体化已然成为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将基础教育"教—学—评"一体化模式,迁移到高师院校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评价》课程教学中,形成"教—学—练—评"一体化模式,推进课程思政教育融合.教:明确立德树人任务,提炼课程思政目标;学:利用课程资源,体现课程思政目标;练:小组合作磨课,达成课程思政目标;评:多种方式评价,重视课程思政的评价导向.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评价》"教—学—练—评"一体化课程思政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教材的对比分析——以人教版和沪科版"内能"知识的编写为例

    黄玉清刘碧蕊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物理核心素养视角,先阐述了物理核心素养的概念,然后利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详细对比了人教版和沪科版的"内能"知识编写方式的章节编排、内容呈现方式、栏目设置、插图设置、习题设置,讨论两个版本教材的"内能"知识教材编写对于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优点与不足.结果发现两个版本教材的编写对于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各有侧重,且都略显不足,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教师备课建议.希望研究结果为一线教师备课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课程目标物理核心素养教材备课

    新时代西部地区普通高中学生评价改革的困境与路径

    李晓雯周福盛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部地区普通高中的学生评价存在着忽视评价工作、以考试代替评价、照搬发达地区评价模式、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分离、评价缺乏有效性等问题,困扰着学生评价的改革.其原因在于对学生评价的本质认识不清、忽视评价中的地区性和民族性、评价主体的评价能力低、评价的社会支持差等.必须坚持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在体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西部地区的地区性、民族性等特点,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构建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新时代普通高中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

    西部地区普通高中发展性学生评价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萧宇豪赵晓红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概念和特点,以 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为例,从深度学习"六个特征"入手,探寻了深度学习理念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阐述了"以学生为主体,规划教学目标;建立新旧联系,激活导入环节;逐层分析语篇,把握文本信息;创造轻松氛围,促进内化交流;创设生活情境,助力问题解决;反思课堂行为,持续评价自我"的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陈德让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给教育发展和教师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虽然我国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中小学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信息技术素养,但一些中学教师信息技术知识薄弱,掌握的教育信息技术工具数量少,缺乏应用能力,且对教育信息化资源利用率不高、形式单一.在分析影响中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提升中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策略:加强中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强化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整合、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管理等,以提高中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中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问题对策

    征稿启事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