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峡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峡药学
海峡药学

张炳祥

月刊

1006-3765

hxyxbjb@163.com

0591-87663829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通湖路330号

海峡药学/Journal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来源期刊。主要报道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中药与天然药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药品生产、教学、科研、检验和临床药学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个体化肿瘤新生抗原肽疫苗中残留有机溶剂的顶空GC法测定

    施水萍马丽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个体化肿瘤新生抗原肽疫苗组中8 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顶空GC)法,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色谱柱为Agilent DB-1 毛细管色谱柱(30 m×0.53 mm,3 μm),程序升温:起始柱温70℃(保持11 min),以50℃/min升温至130℃(保持9 min),再以50℃/min升温至200℃(保持2 min);载气为氮气,柱流速1.0 mL·min-1;进样口温度200℃.有机溶剂检测项目为甲醇、乙醇、二氯甲烷、乙腈、乙醚、三乙胺、哌啶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结果 8 种溶剂的专属性、定量限与检测限、线性与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均达到了ICH指导原则中对残留溶剂测定的验证要求.结论 建立的方法能有效控制个体化肿瘤新生抗原肽疫苗组中甲醇、乙醇、二氯甲烷、乙腈、乙醚、三乙胺、哌啶和DMF的残留量.

    新生抗原多肽疫苗残留有机溶剂顶空气相色谱法

    1+X证书背景下药品经营人才培养研究

    高洁张晓霞田野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 +X"证书背景下药品经营人才培养路径.方法 以"药品购销"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指南,以"1 + X"药品购销员考试内容为依据进行改革.结果 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同时进行课程"三教"改革.结论 "1 + X"证书制度背景下进行药学专业(群)教育改革必要可行.

    1+X证书药品购销人才培养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中O-PIRTAS教学模式探讨

    张玲玲赵东升石焱芳黄幼霞...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O-PIRTAS模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法改进传统的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对课堂重新设计,通过七个环节:教学目标-课前准备-教学视频-回顾-知识测试-活动探究以及总结提升来开展教学设计,并以《中药中醌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为授课内容进行O-PIRTAS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结果 通过O-PIRTAS模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成为学习的推动者,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结论 为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这门抽象且实践性强的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O-PIRTAS翻转课堂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教学模式

    骨质疏松患者用药临床科普干预及效果评价

    魏立伟秦娜张虹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对骨质疏松症(OP)患者进行用药科普干预的效果,形成以促进临床疗效为目标的科普干预方法和科普资源.方法 制定OP患者的用药科普干预方案,选择药物持有率(MPR)、骨密度(BMD)、骨转换生化标记物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I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I)及脆性骨折发生率等临床指标作为评价依据,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估科普干预对OP治疗的效果.结果 科普干预组MPR值在治疗后12 周、24 周、48 周内分别为(0.87±0.56)、(0.75±0.32)、(0.68±0.32),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科普干预组治疗后的BMD值和T值分别为(0.738±0.081)g/cm2 和(-2.534±0.539),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科普干预组患者BALP和β-CTX在治疗后12、24、48 周分别为(21.082±8.112)μg·L-1和(0.959±0.412)μg·L-1、(18.349±8.128)μg·L-1和(0.741±0.409)μg·L-1、(16.368±9.011)μg·L-1和(0.627±0.401)μg·L-1,较对照组降低的更为明显(P<0.05),科普干预组患者脆性骨折发生率降低为5.3%,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过对骨质疏松患者用药开展科普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改善药物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用药科普干预效果评价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宇青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规律

    吴锦玉毛志雄李宇青许新容...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李宇青治疗PCOS的用药规律,对李宇青主任在诊治PCOS的临床经验及学术理念进行归纳.方法 收集临床上符合的处方输入到Excel表格中,建立数据库,并将其导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中进行用药情况分析.结果 本研究一共收集了方剂 280 首,中药188 味,使用频率在100 次以上的药物有:当归、白术、党参、香附、淫羊藿、赤芍;主要以补虚类为主,四气以温为主,五味以甘为主,多归肝经、脾经、心经、肾经、肺经.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最常用药物关联为当归-香附,从聚类分析得出高频药物核心组合为白术-党参-淫羊藿-黄芪-苍术-泽泻.结论 李宇青主任治疗PCOS过程中根据患者证型不同、经期不同、肥瘦不同以及有无生育需求而辩证论治和实现个体化治疗,标实本虚,标本兼治,灵活治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数据挖掘用药规律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

    儿科用药决策支持平台的构建及实践成效分析

    杨坤邢相宜马丙锁张海珠...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儿科用药决策支持平台,对其在儿科患者中的实践成效进行分析.方法 挖掘我院处方大数据,建立用药知识库,搭建儿科用药决策支持平台;收集我院2021 年和2022 年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儿科门诊处方资料,评价平台实施成效.结果 构建了儿科用药决策支持平台;平台使用后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系统预审张次增多,预审问题处方张次及刚性拦截处方张次显著减少;处方合格率从2021 年的77.43%升高至2022 年的86.40%,不合理处方减少.结论 儿科用药决策支持平台的构建及实施,显著提高了儿科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

    儿科合理用药决策支持平台实践成效分析

    1例TAVI术后突发卒中患者抗栓治疗分析

    高年婷张锋忠李波霞陈万强...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讨论房颤合并TAVI术后脑卒中抗栓治疗策略.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 例67 岁男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TAVI术后突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充分评估患者卒中分型(NIHSS评分4 分)及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3 分)后制定抗栓方案,停用DAPT,换用利伐沙班(20 mg,po,qd)长期抗凝治疗.结果 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及循证证据,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对抗栓治疗策略及药物的选择提出建议,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再发缺血相关症状,无出血倾向,服药依从性良好.结论 临床药师在开展工作期间,应熟练掌握抗栓药物特点,以及不同情况下抗栓治疗策略,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心房颤动TAVI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栓治疗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持续泵注在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抑郁情绪中的应用

    郑成辉吴桂寿钟进财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术后持续泵注在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抑郁情绪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21 年3月~2022 年5 月我院收治的,年龄在35~73 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62 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K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1 例.K组:在手术结束时连接镇痛泵(配方:舒芬太尼2.6 μg·kg-1、托烷司琼10 mg、艾司氯胺酮0.2 mg·kg-1加入到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中稀释到100 mL)持续镇痛泵注48 h.C组:镇痛泵配方中除不含艾司氯胺酮外,其他镇痛方案与K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24、48 h VAS疼痛评分,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24 项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DRS)评价两组患者术前1 天(T0)、术后第3 天(T3)、术后第5 天(T5)、术后第7 天(T7)抑郁评分.结果 与C组相比,K组12、24、48 h VAS镇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K组显著低于C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3、T5、T7 三个时间点抑郁评分对比,K组SDS和HDRS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持续泵注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抑郁情绪,并降低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方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艾司氯胺酮乳腺癌术后抑郁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抗凝药物应用合理性评价

    祁旺赵云缪阳吴慧...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使用抗凝药物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现状,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统计2021 年1~12 月某三甲综合医院妇科收治的270 例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基本资料、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VTE预防措施、抗凝药物使用情况等,依据合理性评价标准来评价抗凝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270 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中221 例患者使用抗凝药物预防术后VTE的发生,总预防用药率81.85%;依据合理性评价标准对 221 例抗凝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210 例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率为95.02%.不合理问题共计596 例次,主要表现为用药剂量偏大185 例次(31.04%)、用药时机不当206 例次(34.56%)、用药疗程不足205 例次(34.40%).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使用抗凝药物预防术后VTE发生存在许多不合理情况,依据合适的风险评估模型预估VTE发生风险,积极采取恰当的抗凝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妇科恶性肿瘤围术期抗凝药物静脉血栓栓塞症合理用药

    1例海曲泊帕治疗儿童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案例分析

    蔡泽政梁凤玲刘洁廖倩倩...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为1 例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制定海曲泊帕治疗方案和监测目标,随后开展的药学监护.通过20 +周的海曲泊帕治疗,患儿血小板达到并维持在目标范围,停药14 周后血小板仍可保持在正常范围.用药期间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为海曲泊帕治疗儿童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应用实践提供了一定参考.

    儿童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海曲泊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