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蒋炳武

双月刊

2095-2694

jnccmc@sina.com.cn,xb5938@126.com

0315-3725938

063000

中国唐山建设南路57号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Bei United University(Health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高级医学学术期刊,以报道医学各学科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研究成果为主,兼顾医学教育、卫生管理等人文科学。主要栏目有论著与综述、临床经验、中医中药、技术方法、临床护理、研究简报、教育教学、卫生经济与管理,内容包括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医学和医学教育、医院(卫生管理)诸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没食子甘草凝胶对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局部炎症及Th17/Tregs的影响

    于程程于艳韩亚琨
    337-342,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没食子-甘草凝胶调节牙周炎局部Th17/Tregs的影响,阐明其在牙周免疫调节及牙周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将SD大鼠随机等量分为对照组、牙周炎组及观察组,采用结扎法建立病理模型.观察组给予自制没食子甘草凝胶进行干预.评价各组实验动物牙龈出血、牙齿松动以及牙槽骨吸收情况.分析各组牙龈及外周血中Th17/Tregs的比例差异及IL-17、IL-10以及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牙周炎组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及牙槽骨吸收水平均升高,观察组仅牙齿松动升高(P<0.05).牙周炎组与对照组比较,牙龈中Th17比例升高、Tregs下降(P<0.05),观察组未表现出此现象.牙周炎组与对照组比较IL-17升高,而IL-10、TGF-β下降(P<0.05),而观察组仅IL-10以及TGF-β的mRNA低于对照组(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没食子-甘草凝胶有效缓解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及牙龈Th17比例异常,对牙周炎有治疗效果.

    牙周炎Th17Tregs没食子甘草

    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效果研究

    王静林葳林必显
    343-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小儿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漳州市芗城区妇幼保健院2020年5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均符合肺炎喘嗽的痰热闭肺证候分类标准.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时间均为10d.比较两组症状持续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7、14d时的主要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主症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和炎症因子(IL-6、TNF-α、IFN-γ)水平均存在显著的时间主效应、组间主效应和交互效应(P<0.001).简单效应分析表明,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14d,观察组主症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CD3+、CD3+CD4+显著高于对照组,CD3+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IL-6、TNF-α、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两组不同时间点间的主症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及 IL-6、TNF-α、IFN-γ 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均 P<0.001).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 西医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效果明显,可能与提升患儿机体免疫力,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中药穴位贴敷儿科肺炎痰热闭肺证

    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机器学习预测AECOPD预后价值分析

    罗童李爰莹李泽茂孙晓川...
    349-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影像组学特征联合机器学习模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1年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AECOPD的121例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采用Pyradiomics软件包提取胸部CT横断位影像组学特征.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59)和预后良好组(n=62).采用Lasso回归模型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筛选降维,并计算radscore;按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85)与测试集(n=36),分别采用LR算法、SVM算法、DT算法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混淆矩阵及De-long检验,评估三种模型对AECOPD预后的预测效能并比较模型之间的差异.结果 共提取出2 381个影像组学特征.Lasso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时共包含11个影像组学特征.将这11个影像组学特征与相应的加权系数乘积的线性组合作为rad_score.分析结果显示,LR算法、SVM算法、DT算法三种模型预测AECOPD预后的效能不同,在训练集中其AUC值分别为0.858、0.774和0.767,测试集中分别为0.848、0.748、0.774;其中LR模型的AUC值均最高,约登指数显示其预测效能最优.Delong检验结果显示在训练集中和测试集中,LR模型的AUC值均高于SVM模型(0.858 vs 0.774,P=0.022;0.848 vs 0.748,P=0.011);训练集与测试集中LR模型与DT模型、SVM模型与DT模型的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AUC值、约登指数与Delong检验结果,LR模型在此次研究中表现最优.结论 由LR算法、SVM算法、DT算法三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对AECOPD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中LR模型最优.

    影像组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器学习分类器

    酒脂复合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佟建华车根曹曦
    35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酒脂复合型急性胰腺炎(AHAP)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2024年5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61例,根据病因分为酒精性急性胰腺炎(AAP)、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HLAP)和AHAP组.针对其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严重程度等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与HLAP组比较,AHAP组男性比例更高(P<0.05);AHAP组合并脂肪肝的比率高于AAP和HLAP组(P<0.05).AHAP组入院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AAP组和HLAP组(P<0.05),且在住院早期阶段AHAP组重症患者比率更高.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男性、合并脂肪肝和早期阶段重症胰腺炎(SAP)诊断率是AHAP的影响因素.结论 AHAP具有区别于单病因AAP和HLAP的临床特征,其中年男性发病高、合并脂肪肝比率更高,更易发展成为重症.

    酒精性胰腺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酒脂复合型胰腺炎临床特点

    信息化多元运动对血液透析患者运动能力及负性情绪的作用分析

    王晓勇许海磊刘云李娜...
    361-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信息化多元运动对血液透析患者运动能力及负性情绪的作用.方法 收集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进行血液透析(HD)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 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采用信息化多元运动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肺耐力、步速和静息能量代谢、衰弱指标及透析患者症状负担调查表评分(DFSSB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代谢当量(METs)、峰值摄氧量(VO2peak)、负荷运动时间(LOADEX)、正常步速、最大步速、静息代谢率(RMR)均高于对照组;衰弱评分降低、握力升高,DFSSBI量表各项评分均降低;HAMA和HAMD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均降低,P均<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信息化多元运动干预能够提高心肺耐力,改善衰弱状态和症状负担,调整步速和静息能量代谢,改善负性情绪,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液透析信息化多元运动焦虑抑郁衰弱心肺耐力症状负担

    心通颗粒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文亚晓杨立慧杨志阁
    36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通颗粒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CH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2024年3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行PCI,术后两组患者均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观察组加服心通颗粒.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心功能改善情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血清脂联素(APN)、同型半胱酰胺(Hcy)水平及心脏不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95.00%vs77.50%,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博输出量(SV)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CIMT、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P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vs 25.00%,P<0.05).结论 PCI治疗的CHD患者,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心通颗粒治疗,可提高患者心功能状况,改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较单独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更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冠心病美托洛尔缓释片心通颗粒

    更年期激素治疗方案和乳腺癌患病的相关性研究

    崔晓丽赵洁任菁晶张伟...
    371-375,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更年期激素治疗方案(MHT)和乳腺癌(BC)患病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0年3月—2022年12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BC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MHT.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探讨MHT与患者BC患病的相关性,并构建BC患病的预测模型.结果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BC家族史、孕次、食用油炸食品≥3次/W、食用腌制品≥3次/W、吸烟、使用合成孕激素等,均是BC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孕次是保护性因素(OR<1).(2)经ROC分析构建的BC患病Log P预测模型,其AUC为0.863(95%CI:0.791~0.911),显示预测效能较高.结论 合成孕激素是与BC患病相关的MHT处方药物,微粒化孕酮可能是更安全的孕激素,Log P预测模型对更年期女性BC患病的预测效能较好.

    更年期激素治疗乳腺癌

    降脂通络胶囊联合益生菌对脂肪性肝病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疗效分析

    徐侠王树俊张保静谢敏...
    376-379,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降脂通络胶囊联合益生菌对脂肪性肝病(FLD)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FLD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降脂通络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降脂通络胶囊联合益生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SIBO阳性率、甲烷值、氢值及肝功能实验室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24%vs 81.18%),SIBO阳性率低于对照组(16.67%vs 41.67%),甲烷值及氢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r-GG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脂通络胶囊联合益生菌可有效减轻FLD患者消化道症状,改善肝功能,促进SIBO转阴.

    脂肪性肝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降脂通络胶囊益生菌疗效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防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视化分析

    雷玉珊张忠勇祁月英王东军...
    380-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近20多年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中医药领域研究概况,探索中医药治疗CNAG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2024年4月之前收录的CNAG中医药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6.3.R1及VOSviewer1.6.18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及突现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972篇,分析显示近24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作者以刘卫红和李萍发文量最多,机构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发文量较多,机构间合作主要体现在大学与其附属医院之间,跨地区、跨机构间的合作较稀疏;关键词及聚类分析等显示该领域旨在明确作用机制,提高药物临床疗效,优化诊疗方案;主要涉及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研究、数据挖掘等方面.结论 中医药治疗CNAG的研究,不同地域机构间及其团队间合作薄弱,应加强合作以充分挖掘中医药治疗CNAG的优势.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药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渐进性功能训练联合VSD对四肢开放创伤患者的影响

    杨杨何丁丁王会结
    386-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渐进性功能训练联合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对四肢开放创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80例四肢开放创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SD组、联合组,各40例.VSD组给予VSD干预,联合组在VSD组的基础上采用渐进性功能训练.干预一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四肢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Ⅱ、Ⅲ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联合组四肢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VSD组,VAS评分、UPDRSⅡ、Ⅲ评分明显低于VSD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而满意度升高(P<0.05).结论 渐进性功能训练联合VSD在四肢开放创伤患者干预中的效果理想,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渐进性功能训练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四肢开放创伤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