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农业科学
河北农业科学

王慧军

月刊

1088-1631

hbnykx@yahoo.com.cn;805348190@qq.com

0311-87652163

05005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河北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河北农业科学》期刊始创于1992年,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统一刊号CN 13-1197/S,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1631。本刊立足于农业,及时宣传报道农业科学研究成果,传递农业科学前沿信息,促进农业学术繁荣和成果转化,为广大农业战线的干部、技术人员以及技术型农民提供有效信息,提高信息利用率。对我省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河北农业科学》重点刊载农业及相关学科的应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研究以及农业宏观战略、农业经济、农村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报告,设有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耕作栽培与生理、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农业生物技术、遗传育种、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农业经济、信息农业、“三农”问题、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科学等14个专栏,并根据当前国内外的农业热点问题,随时开设新的专栏,丰富其内容,保证其阅读性。刊物由省内各相关领域的45位权威专家担任编委,保证了刊物的发刊质量。适合于农业科研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农业生产技术干部及农业技术型农民阅读。鉴于刊物的权威性、学术性与影响力,吸引了全国各地农业战线的工作人员踊跃投稿,发布最新的农业科学研究进展与研究成果等方面的内容,更具有参考性和借鉴性,已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了解国内外农业最新动态和更新自身知识的平台,成为彼此交流经验并获得农业信息的桥梁和纽带。《河北农业科学》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曾获“中国农业优秀期刊”、“北方优秀期刊”、“河北省优秀期刊”称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0个糜子品种在北方5个生态区的产量表现

    程瑶张立媛琦明玉李志光...
    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糜子品种在我国北方不同生态区的产量表现,以10个糜子品种(除固糜21号为粳性品种外,其他均为糯性品种)为研究对象,2021-2022年连续2 a在赤峰、鄂尔多斯、大同、会宁和石家庄5个试点进行种植,糜子成熟后测定子粒产量,并对产量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份、地点、品种、年份×地点、地点×品种、年份×地点×品种均对糜子产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5个试点中,在赤峰和鄂尔多斯试点种植的糜子产量较高;10个品种中,粳性糜子品种固糜21号的产量最高且稳定,糯性糜子品种中晋黍8号、九黍1号和伊选黄糜的产量较高。不同年份、地点、品种及因素互作对糜子产量有显著影响,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市场需求与当地生态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糜子品种更有利于获得高产。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中糜子品种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糜子北方生态区产量多因素方差分析

    我国农机服务对农业碳减排的影响

    张正文吴雪莲韦鸿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碳排放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厘清农业碳排放的增长逻辑有利于促进碳减排。基于2011-2021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源数据,采用面板动态系统GMM模型,对农机服务对农业碳减排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农机服务对农业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机服务水平每提升1,农业碳排放量将会下降0。113。(2)农机服务可以通过调整种植结构从而实现农业碳减排。(3)农机服务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碳排放抑制作用不明显;随着农机服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机服务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将会逐渐增大。提出优化农业机械装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对策建议。

    农机服务"双碳"农业碳排放农业碳减排

    我国农业经济韧性的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洪炎阳柯珍堂吴学兵
    11-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农业经济韧性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熵值法、时空水平差异分析、空间杜宾模型,对2011-2021年我国省域农业经济韧性的时空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各省域农业经济韧性总体呈现增强趋势,转型升级能力>适应调节能力>抵御风险能力。(2)我国农业经济韧性总体呈现空间溢出效应,且具有"低—低"组合和"低—高"组合的空间集聚特征。(3)空间交互效应下,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韧性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负向间接效应、正向总效应;耕地面积对农业经济韧性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负向间接效应;城乡差距对农业经济韧性具有显著负向直接效应、负向间接效应。提出需构建"一对一"帮扶体系、搭建风险预测系统等对策建议。

    农业经济韧性时空差异熵值法空间杜宾模型

    供应链金融支持下的保定市乳制品产业发展

    张艳新宋帅徐佳音祝丽云...
    17-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供应链金融是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有效工具。以保定市乳制品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和不确定层次分析法,构建保定市乳制品产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体系,对供应链金融介入下的保定市乳制品产业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保定市乳制品产业供应链向量与金融风险等级的贴近度为0。615,说明保定市乳制品产业供应链金融风险为低风险,可以提供金融服务。提出持续发挥企业引领作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等对策建议,以促进保定市乳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保定市乳制品产业供应链金融模糊模式识别

    湖北省农村居民共同富裕水平测度

    刘新平张天晓涂维亮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基于面源数据,构建湖北省农村居民共同富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湖北省农村居民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度与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0年湖北省共同富裕水平综合得分不断提升,共同富裕指数均值快速稳步提高,富裕程度、共享程度、共有程度、均衡程度4个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共同富裕指数的变异系数具有σ收敛性,共享程度、共有程度和均衡程度3个指数是影响共同富裕指数的主要因素;共同富裕、富裕程度、共享程度、共有程度、均衡程度5个指数均存在β收敛性。提出加强财政支出,重视弱势群体保障;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城乡协调性,实施城乡统筹;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

    湖北省共同富裕熵值法

    永优麦8838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臧鑫常俊香张同香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了解小麦新品种永优麦8838的生产特性,为其推广与应用提供帮助,以2018-2020年连续3 a的河南省中州小麦联合体试验(2018-2019年、2019-2020年区域试验,2019-2020年生产试验)结果为依据,利用增产率进行丰产性分析,利用变异系数(CV)法和高稳系数(HSC)法进行稳产性分析,利用适应度法和回归系数法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2018-2019年区域试验、2019-2020年区域试验、2019-2020年生产试验,永优麦8838产量分别较CK增加6。78%、6。17%和6。97%,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产量CV分别为10。66%、9。42%和9。49%,均相对较小;HSC分别为86。72%、87。41%和86。56%,均处于较高水平,且均>CK;适应度分别为69。23%、71。40%和64。29%,均相对较高;产量回归系数平均值<1,与CK差异不大。并利用CV、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对永优麦8838的产量构成三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两因素之间均呈不显著负相关;三因素对产量的形成均具有直接正效应,但贡献率无显著差别,其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率最大,穗粒数次之,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贡献率最小。永优麦8838丰产性和稳产性均好,适应性广,产量三因素协调,生产上应在增加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以实现高产。

    小麦永优麦8838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

    不同类型果袋对蟠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李杰田启航王雨王召元...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蟠桃果实优质生产的果袋类型,以金霞油蟠和瑞油蟠2号2个蟠桃品种为试验材料,6月上旬分别选用外黄内黑双层袋、白色单层袋进行果实套袋处理,以不套袋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类型果袋对蟠桃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套袋的对照相比,2个蟠桃品种果实套袋后单果重和可食率明显增大,成熟期果面黄色度增加、红色度降低,果面亮度和光洁度有效提高,果皮擦伤度和果实裂果率明显降低,带皮硬度、去皮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不显著,其中套外黄内黑双层袋的效果优于套白色单层袋。外黄内黑双层袋对提高蟠桃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效果优于白色单层袋,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生产实践中提高蟠桃果实品质,尤其是解决蟠桃裂果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蟠桃套袋果实品质色差

    唐山地区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垄向栽培模式研究

    王春勇闫颖李娟李贺...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日光温室内南北垄向栽培模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人工费用高等问题,以唐山当地传统番茄品种"铁皮西红柿"为试材,在日光温室内春茬番茄种植密度3。3株/m2条件下,试验设东西垄向双行定植(株距35。0 cm,垄距120 cm,垄上行距20 cm、采用"品"型定植)、东西垄向单行定植(株距17。5 cm,垄距120 cm)、南北垄向双行定植(株距30。0 cm,垄距30 cm,垄上行距20 cm、采用"品"型定植)和南北垄向单行定植(传统种植模式,CK,株距15。0 cm,垄距30 cm)4个处理,分析不同垄向与定植方式对番茄农艺性状、净光合速率(Pn)、产量以及起垄—定植人工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东西垄向栽培模式与南北垄向栽培相比,番茄单花序显著增长,植株提前进入始花期,其中单行定植的效果优于双行;坐果期和收获期Pn显著提高,其中单行定植收获期的叶面积和Pn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成熟期茎粗和两果间距显著增大,其中单行定植的效果优于双行;产量提高,但与CK差异不显著,其中单行定植的效果优于双行;起垄—定植人工用时大幅度减少,成本是南北垄向栽培模式的8。8%。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番茄单位面积产量与收获期的Pn和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收获期的两果间距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唐山地区日光温室内,采用东西垄向栽培番茄技术可行,单行定植模式优于双行。

    番茄日光温室垄向农艺性状产量

    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葡萄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董彦霞郭萌萌韩晓云
    40-4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为评估0。136%赤·呼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巨峰'葡萄萌芽整齐度、果实大小、果穗长、果穗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探索其在葡萄生产中的安全性和应用潜力。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茎叶喷雾法分别在葡萄萌动期、果实膨大初期、转色期各施药1次,以75%赤霉酸结晶粉、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1。2%吲哚丁酸水剂处理为单剂对照,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研究了不同浓度的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处理对葡萄生长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在试验条件下对葡萄安全,不同浓度处理对葡萄生长指标和产量影响显著,对葡萄转色以及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适宜浓度处理可有效提高萌芽整齐度、果实大小、单果重、果穗长和果穗重,显著降低大小粒指数,明显提高产量,其中处理Ⅳ(葡萄萌动期喷施0。136%赤·呼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 750倍液,果实膨大初期、转色期均喷施3 750倍液)效果最好,处理Ⅲ(葡萄萌动期喷施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果实膨大初期、转色期均喷施5 000倍液)较为经济,二者连续2 a较空白对照的增产率均达到1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使用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促进葡萄提质增产提供有效依据。

    植物生长调节剂赤·吲乙·芸苔葡萄产量果实品质

    河北省露地菜田固碳增活对策及解决方案

    李若楠王丽英史建硕陈莉...
    45-4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北省是蔬菜生产大省,但露地蔬菜生产中养分管理较为粗放,长期存在有机物料施用种类单一、偏施化学氮肥、肥料养分配比失衡等问题,导致土壤有机质水平低、有效养分供应能力弱、连作障碍频发。针对露地蔬菜生产中存在的施肥问题,建立了固碳增效与沃土增活综合施肥技术,制定了全程施肥解决方案。有助于改善与提升菜田土壤质量,促进蔬菜稳产增产和菜农增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露地蔬菜土壤固碳增活施肥技术全程施肥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