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张维城

双月刊

1671-7112

sdxb85@126.com

0451-84606133,84603273

150076

哈尔滨市道里区通达街138号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Social Science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贸易、产业链现代化与新质生产力

    姚卫新朱加贵张瑞
    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贸易、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基于 2011-2022 年中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以科技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数字生产力等三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IS法测算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然后再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贸易、产业链现代化与新质生产力三者之间的影响效应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贸易不但能够推动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而且表现出区域异质性特征;产业链现代化在数字贸易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数字贸易通过驱动产业链现代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正向显著作用.

    数字贸易新质生产力产业链现代化评价体系异质性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人工智能的"机器机构"探析——基于马克思机器理论的文本考察

    马洪彦
    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革新和跃升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颠覆性的科学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一经出现就快速应用到社会生产的各领域,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审视人工智能的内部结构,全面考察人工智能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有助于处理好、平衡好人与人工智能关系这一全新课题;以马克思机器理论为工具分析人工智能的工具机、动力机和传动机的机器结构要素,明确人工智能的机器属性;用唯物历史观剖析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明确人类意识和"机器意识"的关系,以此寻找人与智能和谐相处之道,有助于避免出现机器异化和严重的两极分化现状.

    马克思机器理论人工智能资本论新质生产力

    流通企业数据要素的就业效应:替代抑或创造

    唐红涛陈捷谢婷陈珍平...
    2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业不仅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基于2012-2021 年802 家上市流通企业数据,从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两个维度探究流通企业数据要素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能显著扩大流通企业的就业规模并改善就业结构;数据要素能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水平和激活创业就业活跃度两条路径提高就业规模,能通过提高要素产出效率和促进数字技术革新两条路径改善就业结构;数据要素更能提高金字塔型、纺锤型和图钉型结构中的中等和低收入差距流通企业的就业规模,对图钉型结构中的高内部收入差距流通企业的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影响不显著.此外,数据要素会扩大并改善生产性、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流通企业的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会提高高端流通企业的就业规模,改善非高端和生活性流通企业的就业结构,也会通过改善劳动密集型流通企业的就业结构以对低人力资本劳动者形成挤出效应;数据要素对就业规模的提升作用和就业结构的改善作用具有边际效益递减倾向.

    数据要素就业效应就业规模就业结构

    流通数字化对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视角

    成小平刘国林
    4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理论分析流通数字化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 2011-2021 年我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构建流通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流通数字化对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中介效应机制检验显示,流通产业和数字化的结合能够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强区域经济韧性;在空间分布上,流通数字化和经济韧性均表现出明显的分异特征,水平较高的省域之间互相聚集,水平较低的省域之间互相聚集.流通数字化的发展不但能促进本地区的经济韧性提升,而且能带动周边省域经济韧性的发展,这种促进作用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

    流通数字化经济韧性产业结构升级空间溢出效应

    数字金融、数字鸿沟与企业技术创新

    徐毅杜凤龙
    6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金融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少有文献深入考虑其促进作用可能因数字鸿沟而存在显著不同.以2012-2020 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促进作用存在地方政府人力资本支出上的异质性特征.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鸿沟弱化了数字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数字金融数字鸿沟技术创新财政支出结构新质生产力

    信用体系与城市创业活力——来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的证据

    曾冰李龙祺高文惠
    7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激发创业活力的重要支撑.利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21 年中国284 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式DID等方法考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激发了城市创业活力;机制分析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改善融资环境、提升技术创新等途径激发了城市创业活力;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数字经济较高、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低以及数字普惠金融较高的地区创业活力影响程度更深;此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对于科技型与非科技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创业活力都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邻近地区创业活力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作用.

    创业活力信用体系空间溢出双重机器学习

    征稿启事

    88,封3页

    产业链供应链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传递效应研究

    龚静秦姚袁佳研
    89-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7-2021 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结合公司年报中数字化战略及供应商与客户名单,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分析上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产业链供应链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传递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上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产业链供应链关联的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该传递效应在大数据、云计算、数字技术应用以及物联信息系统四种数字化类型上更为明显,且当上游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大规模企业、竞争激烈行业以及处于创新政策阶段时,该促进效应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上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关联渠道和产业链供应链外溢渠道,对其下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产生传递效应.

    数字化转型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传递效应

    智媒背景下绿色金融游戏化对环境健康素养的影响机制——以支付宝蚂蚁森林为例

    陈阳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自我决定理论解构支付宝蚂蚁森林的游戏化能供性,从心理、认知和行为三个层面探讨智能媒介背景下的绿色金融游戏化对用户的环境健康理念、环境健康知识、感知的环境健康能力以及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机制.本研究拓展了经典的游戏化效果生成模型,并通过分析来自蚂蚁森林用户的量化数据,对拓展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游戏化自主和关系能供性与用户环境健康理念有正向关系;游戏化胜任能供性与用户获得环境健康知识有正向关系;游戏化自主、关系、胜任能供性与用户感知个人的环境健康能力有正向关系;游戏化能供性通过影响用户的环境健康理念、知识以及感知能力促进其践行环保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游戏化绿色金融能供性环境健康素养蚂蚁森林

    数字社会、数字公民与数字公民教育——数字时代社会参与主体的培育

    孙先民李裕琢
    119-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社会以其特有的运行逻辑引发从经济模式到法律规则、思维方式等各领域的深度变革,也使新的社会参与主体——数字公民的培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数字公民是因"人"的数字化问题应运而生的,是对数字社会的现实回应.法律属性和教育属性是数字公民的两大核心属性.数字技能、数字规则和数字安全构成了数字公民的核心素养.传授数字化生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加强数字法律教育、培育数字化思维和理念是数字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字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上,总体方案是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联动,施策重点是发挥学校教育在数字公民教育上的主渠道作用.

    数字社会数字公民数字公民素养数字公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