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医药
哈尔滨市医学会
哈尔滨医药

哈尔滨市医学会

张叶萍

双月刊

1001-8131

zyp-yxh@163.com

0451-83080757

150076

哈尔滨市道里区民安街12号

哈尔滨医药/Journal Harb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全国征文和发行的一本医学科技杂志,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疑难病例析评、临床医学影像、继续教育园地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恒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刘金平苏优良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恒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 2 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肥胖型T2DM患者9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49例和对照组 49 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恒格列净治疗.治疗 3 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脂肪率、肝脏脂肪衰减指数、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分别为(7.01±1.21)mmol/L、(7.53±1.13)mmol/L,餐后 2 h血糖分别为(8.34±1.16)mmol/L、(8.92±1.31)mmol/L,HbA1c分别为(6.85±1.15)%、(7.41±1.09)%,TIRc分别为(85.03±6.18)%、(82.27±6.52)%,TC分别为(5.26±0.85)mmol/L、(5.79±0.83)mmol/L,TG分别为(1.81±0.32)mmol/L、(1.95±0.35)mmol/L,LDL-C分别为(2.37±0.39)mmol/L、(2.61±0.54)mmol/L,体脂肪率分别为(32.31±6.07)mmol/L、(35.05±7.21)mmol/L,肝脏脂肪衰减指数分别为(282.51±29.04)kpa、(294.37±28.19)kpa,NT-proBNP分别为(316.42±38.19)pg/mL、(408.35±41.6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GFReGFR分别为(98.37±5.19)min·1.73m2、(97.61±5.83)min·1.73 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恒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T2DM,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血糖波动,调节血脂水平,改善心功能,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2型糖尿病肥胖二甲双胍恒格列净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王耀堂王静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70 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每组各 35 例.治疗A组予以静息复合全身麻醉,治疗B组则予以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观察并比较纳入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临床指标、VAS评分、凝血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在T0 时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1、T2、T3、T4 时期治疗B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均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两组患者在T1 时期的氧化应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2、T3、T4、T5 时期治疗B组的CRP、COR指标值均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同时,治疗B组在T2、T3 时期的NE指标明显高于治疗A组(P<0.05),而在T4、T5 时期则明显低于治疗A组(P<0.05);干预后治疗B组患者的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长、拔除喉罩时长以及术后住院时长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治疗A组(P<0.05);术后12h两组患者的PT、APPT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 12h治疗B组患者Fbg指标则明显低于治疗A组(P<0.05);术后 1、6、12 以及 24h治疗B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两组纳入患者在治疗时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较为良好,且干预后治疗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结论 应用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治疗高龄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临床指标以及凝血功能指标,还可减轻其VAS评分,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超声全身麻醉高龄股骨骨折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康复效果

    室上性心动过速不良反应的挖掘与分析

    陈小琴陈雨心林彩婷骆静怡...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引起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的药物进行数据挖掘,为相关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使用OpenVigil网站收集FAERS数据库中 2014 年第 1 季度至2023 年第 3 季度的不良事件报告,利用比例失衡法得出可能引发SVT的药物.结果 经筛选后共获取2 683 份报告,有286种药物产生阳性信号.综合多方面报道总结最有可能引起SVT的药物有茶碱、文拉法辛、昂丹司琼、伏立康唑、异丙托溴铵、帕罗西汀、沙丁胺醇、紫杉醇、福莫特罗.结论 在临床用药时应重点关注特殊人群,加强用药中、用药后的心脏功能监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确保用药安全.

    室上性心动过速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分析信号挖掘

    托伐普坦联合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Nexilin、CASP3水平的影响

    李福斌李秀芳王晓利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托伐普坦联合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Nexilin、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86例CHF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接受氟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接受托伐普坦+氟伐他汀治疗),各 43 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每搏量(SV)、心肌能量消耗(MEE)、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血清Nexilin、CASP3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2.09%)(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MEE、LAD均降低,SV、LVEF均升高,且研究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研究组NO、CGRP明显升高,ET-1 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治疗后Nexilin、CASP3 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伐普坦联合氟伐他汀治疗CHF效果显著,可下调Nexilin、CASP3表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强心功能,安全性高.

    慢性心力衰竭托伐普坦氟伐他汀血管内皮功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Nexilin

    胺碘酮与改良式Valsalva动作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魏征石文娟郭鹏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胺碘酮与改良式Valsalva动作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纳入 8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Valsalva组(给予改良式Valsalva动作治疗,43 例)、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治疗,41 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律结果[恢复窦性心律成功率、平均复律时间、转复维持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右侧颈内静脉前后径、左右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88.37%VS 95.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恢复窦性心律成功率、转复维持有效率均高于Valsalva组(P<0.05);胺碘酮组平均复律时间高于Valsalva组(P<0.05);干预后,两组右侧颈内静脉前后径、左右径均升高(P<0.05),且胺碘酮组高于Valsalva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升高(P<0.05),两组LVEDV、LVESV均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1.63%vs 9.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改良Valsalva动作治疗手段,胺碘酮干预用于急诊 PSVT中可获得更佳复律效果,有助于右侧颈内静脉内径扩大,且不良反应轻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胺碘酮改良式Valsalva动作临床疗效

    三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

    吴大帅岳珂珂季予江季春勇...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三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GD)继发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90例GD继发CBDS患者病例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两组.以接受三镜联合微创手术(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的45例患者列为A组,以接受双镜联合微创手术(胆道镜+腹腔镜)治疗的45例患者列为B组.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症-应激反应[血清白细胞-1(IL-1)、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石遗留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用时、肛门排气时间、住院用时相较于B组更短,术中失血量相较于B组更低(P<0.05);A组术后 3d,7d VAS评分相较于B组更低(P<0.05);A组结石遗留率 2.22%(1/45)相较于B组 17.78%(8/45)更低(P<0.05);A组术后 1d,3d血清IL-1、IL-10、TNF-α水平相较于B组更低(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 4.44%(2/45)相较于B组 22.22%(10/45)更低(P<0.05).结论 相较于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GD继发CBDS患者,经三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可进一步提升结石清除效果,优化围手术期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同时对机体造成炎症-应激反应更轻微,更能体现微创手术优势.

    胆囊结石并发症胆总管结石三镜联合炎症-应激反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甲强龙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许海卉陈兰燕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甲强龙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COPD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其中予以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的 48 例为对照组,予以甲强龙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的 50 例为联合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肺功能[最大通气量(MVV)、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血气[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相关血清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白介素(IL)-6]水平.结果 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 90.00%高于对照组 72.92%(P<0.05);联合组治疗后MVV、FEV1、FEV1/FVC、FEV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PaCO2 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hs-CRP、TNF-α、MMP-9、IL-6 水平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强龙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COPD疗效显著,可改善肺功能,调节血气水平,抑制体内炎症反应,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甲强龙异丙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雾化吸入

    膀胱扩容术联合输尿管再植术对神经源性膀胱伴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膀胱功能及尿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闫鹏飞何巍宋彭丽张艳丽...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给予神经源性膀胱伴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膀胱扩容术联合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后对患儿膀胱功能及尿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 83例神经源性膀胱伴膀胱输尿管反流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行膀胱扩容术的同时是否行输尿管再植术,将其分为单纯膀胱扩容术组(单纯组=41 例,62 条输尿管),膀胱扩容术联合输尿管再植术组(联合组=42例,54 条输尿管),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指标、膀胱功能水平、尿流动力学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儿手术时间高于单纯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单纯组(P<0.05);手术后,联合组患儿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均高于单纯组(P<0.05);联合组患儿输尿管反流残余人数及输尿管反流残余率低于单纯组(P<0.05).结论 单纯膀胱扩容术及膀胱扩容术联合输尿管再植术均可用于治疗小儿神经源性膀胱伴膀胱输尿管反流,但与单纯膀胱扩容术相比,膀胱扩容术联合输尿管再植术可缩短患儿的术后恢复时间,减低患儿术后输尿管反流残余率,提高患儿尿流动力学水平及膀胱整体功能.

    膀胱扩容术输尿管再植术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输尿管反流膀胱功能尿流动力学参数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效果及其对肝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何淑赛陈旭罗磊黄运德...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 124 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灌注组 62 例采取肝动脉化疗灌注术,栓塞组 62 例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肝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化疗后,栓塞组疾病控制率高于灌注组(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栓塞组高于灌注组(P<0.05).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降低(P<0.05),且栓塞组更低(P<0.05).栓塞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高于灌注组(P<0.05),栓塞组总生存率高于灌注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生存时间,且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肝功能肿瘤标志物预后

    甲氨蝶呤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在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疗效研究

    徐华文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评估了甲氨蝶呤(MTX)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在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纳入100 例对MTX单药治疗无效的难治性RA患者,随机分为MTX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组和MTX单药治疗组.评估指标包括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患者和医生总体评价(VAS评分)、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关节X线评分及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结果 MTX联合治疗组在改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及CRP和ESR水平方面显著优于单药治疗组,且关节X线评分显示联合治疗组关节损伤进展减缓(P<0.05).生活质量评估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的HAQ评分显著改善(P<0.01),SF-36 各维度评分也有显著提高.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在难治性RA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

    甲氨蝶呤免疫抑制剂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联合治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