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河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河学院学报
黑河学院学报

贯昌福

双月刊

1674-9499

hhxyxuebao@163.com

0456-6842083,6842084

164300

黑河市教育科技区学院路1号

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heihe xueyuan xuebao
查看更多>>黑河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充分发挥黑河学院的区位优势、专业特色和学术特长,发表教学科研学术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发展,搭建中俄高校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推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学报主要刊发中俄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中俄高校教师及研究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区工作者对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的影响——基于L社区的案例研究

    赵辰光董玉琦高克凡张会来...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化再造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是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理念、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应有之义.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团结社会意识的退化,"传统生活共同体"逐渐破灭,导致社区意识淡薄、邻里关系疏远、情感交流弱化等现象普遍存在.从社区工作者的视角出发,基于苏州市L社区的实践模式,探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的实现逻辑,剖析社区交往共同体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应以社区工作者为行动主体;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动员能力、素质水平是社区公共文化空间重造的牵引动力;目标定位、主体关系、资源维系、党建引领、参与推动是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的五项维度,进而实现以人的情感价值为特征的社区交往共同体.

    社区工作者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社区交往共同体

    国内领导风格研究演进及前沿展望

    张蒙刘涛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00-2021年国内核心期刊刊发的565条论文为数据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对领域研究的时间、机构、作者等外部特征和研究脉络、主题演化等内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国内领导风格的研究主体较为分散,合作较为松散,萌芽期侧重于经典领导风格理论的研究;发展期关注中国情境下领导风格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成熟期关注新兴领导风格对企业创新和员工创新的影响.领导风格与创新绩效、心理授权的关系,以及中国情境下的双元领导、女性领导特质等是未来研究热点.

    领导风格科学知识图谱发展趋势热点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法治保障与治理现代化的关系

    米卡热木·努尔麦买提
    89-9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治理法治保障是目前乡村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既能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又能辅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的法治和乡村振兴战略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法治保障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其目标是对乡村治理的法治思维进行重新定位,使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紧密联系,同时,考虑乡村治理和乡村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以期促进乡村社会整体进步与发展.

    乡村振兴乡村法治保障治理现代化可行性

    "学习强国"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接受度实证研究

    胡晓平张传明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指导精神,运用接受度有关理论,结合学习强国平台的特点,选择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均已成熟的"权威"技术接受模型TAM为理论框架,运用SPSS和Smart PLS两种数据分析软件,对样本数据和假设模型的信效度、拟合度、解释力进行验证,学习强国平台融入课程思政接受度影响因素,并得出具体结论.

    TAM学习强国接受度影响因素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互动效应研究——基于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钟颖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09-2021年安徽省16个地市中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GMM估计方法,构建动态联立方程模型,综合考察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两者之间的互动效应.研究显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公平整体水平较高,地区差异不显著,但负向累积效应显著;而教育效率总体较低,地区差异较大,经历了从规模报酬递减到规模报酬递增的发展过程;教育公平单向影响教育效率,居民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关键因素.建议贯彻"六个必须坚持"的新发展理念,保证中等职业教育运行高效和机会公平的同时,更要确保过程和结果公平,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的良性互动.

    教育公平教育效率互动效应中等职业教育

    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改革——基于《管弦乐(小提琴)》课程视角

    陈习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戴维·埃里奥特的"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为理论基础,以教育部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外国乐器》课程目标为理论依据,在充分调研、分析我国管弦乐(小提琴)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关于"技能化""实践化""多元化"理念主张入手,提出课程结构内容、教学方式、课程形式、专业特色、评价体系等方面有关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管弦乐(小提琴)》教学的改革新思路,努力探寻、开发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管弦乐教学范式.

    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

    离散单元法技术在《离散单元法理论及其应用》课程中的探索

    石林榕赵武云孙步功
    104-10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离散单元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化工程的多个环节,为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从耕整地过程、播种过程、田间管理和收获过程方面介绍离散元方法的具体应用,将研究生开展课程内容分解为离散元法接触模型、软件界面操作,基本案例和高级案例.对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重新建立离散元法的发展策略.

    离散元法研究生课程案例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困境与优化路径

    王盼盼
    107-110,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效的课程思政可以促进课程建设,有助于课程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施有效的课程思政是教育育人的目标.当前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面临众多挑战,即英语教材思政元素的匮乏,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教学能力和评价能力的欠缺,英语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不足等.要严格把关英语教材,提升教材编写质量;提升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教学能力和评价能力;建立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共同体,实现协同育人.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优化路径

    《地质地貌学》慕课建设实践探讨

    张正中单立山赵锦梅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甘肃农业大学《地质地貌学》慕课建设为例,重新构建慕课的操作策略.慕课建设是高等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也是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尝试,目的在于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激发起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慕课在整个地质地貌学的教学中起了良好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够使慕课能够更加紧密地与地质地貌学知识和概念进行联系,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

    慕课建设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林学学科

    声乐表演过程中舞台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孙广涛
    115-11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台表现能力的培养,对于演唱者声乐表演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声乐表演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演唱技巧的培养,舞台表现力培养的教育意识相对较差,学生也并不具备较强的舞台意识.演唱者的舞台表现力直接决定着声乐表演的质量,通过增加声乐表演的舞台设计,才可以建立与听众之间的情感共鸣,将听众带入到声乐表演所营造的艺术空间中.在声乐表演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帮助学生对声乐作品的情感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使学生可以借助自身的舞台表现力对音乐作品进行完美的呈现.

    艺术审美声乐表演舞台表现力情感共鸣演唱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