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河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河学院学报
黑河学院学报

贯昌福

双月刊

1674-9499

hhxyxuebao@163.com

0456-6842083,6842084

164300

黑河市教育科技区学院路1号

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heihe xueyuan xuebao
查看更多>>黑河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充分发挥黑河学院的区位优势、专业特色和学术特长,发表教学科研学术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发展,搭建中俄高校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推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学报主要刊发中俄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中俄高校教师及研究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下土楼文化内涵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丁超群
    77-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打破土楼文创旅游产品设计同质化困境的可能性,结合CMF设计方法提出该类产品的设计思路与开发实践策略。运用"梳理文化基因,归纳土楼视觉符号元素""分析聚族而居,挖掘精神寄托的建筑群""满足日常需求,定位文创设计载体"三个维度的解读,剖析土楼建筑,归纳与提炼文创的视觉文化元素要点,结合CMF的基本内涵落地文创设计,打破土楼文创产品同质化困境,实现土楼文创设计创新。以设计学视角重新审视并挖掘龙岩地区的土楼文化内涵,将文化基因提取、传统五色文化、精神牵连、文创载体与本土历史文化关系的思考注入当下土楼文创旅游产品设计中,以期为乡村振兴视阈下的旅游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乡村振兴土楼文化CMF设计方法

    当代俄罗斯社会孤儿现象探析

    杨倩雯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社会孤儿现象在俄罗斯蔓延开来,日益成为政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20世纪末,俄罗斯发生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致使经济严重衰退,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社会情绪普遍低落,俄罗斯人的家庭观逐渐淡漠,引发了家庭危机,严重削弱了家庭作为最重要的社会单位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意愿和能力,导致社会孤儿的数量和规模呈不断扩大之势,加剧了克服人口危机的困难。为预防和解决社会孤儿问题,俄罗斯政府积极构建社会孤儿预防体系,并采取措施对社会孤儿进行安置,保障其生存权和发展权。俄罗斯克服社会孤儿既成事实的后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从根本原因出发,防止社会孤儿产生和蔓延的预防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俄罗斯人口危机社会孤儿

    研究生知识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杨洁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研究生知识吸收能力体系及测度,本研究在对研究生知识吸收能力概念界定和维度划分的基础上,运用李克特量表设计问卷,构建研究生知识吸收能力评价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研究生个人知识吸收能力体系比较合理,得出各维度权重排序为:个人知识获取能力权重为29。68%、个人知识利用能力权重为26。45%、个人知识转化能力权重为22。90%、个人知识消化能力权重为20。97%。四个维度的重要程度依次为: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利用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研究生可以根据四个维度的不同重要性提高个人知识吸收能力,促进研究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知识吸收能力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生教育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学术演进与经验启示——基于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李思雨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介素养是指个体对媒介环境中信息获取、分析和创造的能力。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关键的教育目标逐渐受到重视。通过以国内2000-2022年以来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中的1 740篇学术文章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5。3R8软件版本生成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以科学计量22年来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研究主力、高被引论文、研究前沿热点和学术演进动态,并对宏观政策、机制体制,以及学校教育、实践推广等方面作了探讨,发现未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深度、广度还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媒介素养教育CiteSpace知识图谱大众传媒

    俄罗斯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及其推广应用研究

    刘世坤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罗斯文献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及其推广应用是图书馆国际化的途径。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文献数据库成为研究人员获取信息和开展研究的重要手段。遵循数理逻辑思维和设计原理,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以建设的基本原则、流程、技术特点为主线,形成俄罗斯文献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体系。通过推广应用研究,体现了该数据库建设的价值及重要性。

    俄罗斯俄文文献文献数据库

    "人工智能+教育"的原点与边界

    燕丽李中良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学者认为GhatGPT会带来学术不端和科研退化,多家学校及科研出版集团给GhatGPT亮出了禁令,学生使用ChatGPT撰写论文被认为是造假。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教师?人类学习过程中人工智能会起到何种作用?"人工智能+教育"的原点决定了其应用于教育领域的边界,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应遵循有限框架下的动态延伸:动态延伸而非静态划线、有限延伸而非无限扩张。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提升自身人工智能知识与技术,努力以教育理论为支撑尝试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探索。

    ChatGPT技术人工智能教育教育的动态化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分析

    褚喜之王永平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词汇量是衡量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但词汇量的积累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本研究通过对118名在校大学生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深入观察分析他们词汇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客观呈现不同学习方法与学生成绩的关系,不同性别、生源、专业学生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影响成绩的因素在影响权重中占有不同等的地位,有正向的、有负向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学习方法。

    英语词汇学习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联想记忆语境记忆

    生态视角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模式重构探究

    桂仁娜
    104-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借鉴生态学中生物与环境关系、生物与环境间平衡这一基本理念,探究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教师、学生、课堂环境间的关系、平衡情况,运用生态学理论、方法重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模式,改善教师、学生、课堂环境这三者间的相互平衡,重塑学生在"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角色,打造绿色课堂生态环境,从根本上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提升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水平,营造轻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适应多元文化和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生态方法大学英语教学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俄罗斯文学史课程教考多元化的改革探索

    刘珊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等教育俄语专业学校的课程中,俄罗斯文学史课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被视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核心课程之一。俄罗斯文学史能增强学生对该国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的整体理解,还能促进学生提高语言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审美判断力。然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国际社会文化格局的转型,俄罗斯文学史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方法,甚至考核方式,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改革俄罗斯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考核方式,都是与时俱进、满足时代的需求。

    俄罗斯文学史教学教考改革高素质人才培养

    翻译写作学视域下政治文献中国特色词汇英译探析——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为例

    周苏萍
    111-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英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加上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得如何正确英译政治文献中的中国特色词汇成为无法避免的难题之一。以"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为代表的翻译方法与策略未能在翻译实践中将语言层面的操作与文化层面的取向统一起来。翻译写作学将翻译原则与方法进行梳理,提出"直译、意译、归译"三分法,并修正长期以来对"意译"的误解,将翻译中语言与文化的操作进行统一,既简化了翻译原则,又为同一原文衍生出多种不同译文提供了合理解释的依据,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翻译效果,从而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

    中国特色词汇翻译写作学归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