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郑州大学

辛世俊

双月刊

1671-6825

jzzums@zzu.edu.cn

0371-66658056,67781729

450001

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7年,主要反映以本校为主的科研、医疗、教学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报道国内外医学新动态,设有系列研究、论著、调查报告、技术方法、临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摘要、专题讲座、特约综述、医学卫生知识、护理体会、中西医结合等栏目,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Ⅰ导联R/(R+S)对胸前V3导联移行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的鉴别价值

    秦奋赵雨薇赵江涛朱揆...
    686-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鉴别胸前V3 导联移行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OT-VA)起源部位的体表心电图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7 年1 月至2022 年8 月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胸前V3 导联移行OT-VA患者65 例.比较左室流出道起源组(LVOT组)和右室流出道起源组(RVOT组)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体表心电图QRS波振幅及相关指标的差异,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绘制ROC曲线评价所选取指标鉴别OT-VA起源部位的效能.结果:LVOT组 11例,RVOT组54 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的指标为Ⅰ导联R波/(R+S)波振幅比[R/(R+S)],其鉴别OT-VA起源部位的AUC(95%CI)为 0.949(0.894~1.000),截断值为 0.50.Ⅰ导联R/(R+S)<0.50 诊断胸前V3 导联移行LVOT起源OT-VA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909、0.944 和0.938.结论:Ⅰ导联R/(R+S)<0.50 可准确鉴别LVOT起源的胸前V3 导联移行OT-VA.

    Ⅰ导联室性心律失常胸前导联移行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分析

    王时俊连玉贵周全博李国宾...
    690-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方法:选择2016 年3 月至2022 年6 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70 例患者.手术由同一组具备丰富结直肠手术经验的团队连续开展.采用累积和分析法拟合该手术的学习曲线.结果:拟合的学习曲线方程为Y=-0.003X3-0.003X2+12.849X-130.951,R2=0.771,P<0.05.第41 例时曲线达到峰值,据此将学习曲线分为学习提高与稳定掌握两个阶段.与学习提高阶段相比,稳定掌握阶段手术时间缩短(P=0.005),术中出血量减少(P=0.048),术后并发症减少(P=0.039).结论:41 例为有丰富结直肠手术经验的临床医师稳定掌握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所需最小手术例数.

    累积和分析法学习曲线达芬奇机器人右半结肠癌

    NBCA医用胶联合弹簧圈三明治法栓塞脾动脉瘤17例疗效分析

    焦周阳马志岭连冲张林枫...
    693-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氰基丙烯酸异丁酯(NBCA)医用胶联合弹簧圈三明治法栓塞脾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 年3 月至2023 年7 月采用经导管注入NBCA医用胶和弹簧圈三明治法栓塞脾动脉瘤的患者 17 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评价栓塞成功率、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17 例患者中男 9 例,女 8例,年龄33~77 岁;真性动脉瘤20 例,假性动脉瘤 2 例;多发 3 例,单发 14 例;瘤体位于脾动脉近段 3 例,中段 10例,远段9 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栓塞,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36 个月,腹部增强CT示脾动脉瘤铸型良好,未见复发、增大或破裂出血.结论:经导管NBCA医用胶联合弹簧圈三明治法栓塞脾动脉瘤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脾动脉瘤栓塞弹簧圈NBCA医用胶三明治法

    基于肾小管形态学变化的供肾损伤程度对早期移植效果的影响

    刘磊朱昆仑邱阳李新强...
    697-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肾小管形态学变化的供肾损伤程度分级方法,及基于该分级的损伤程度对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 年5 月1 日至2022 年9 月30 日实施肾移植的 70 例ATI供者和139 例受者资料.将肾小管上皮细胞存在形态学改变及基底膜裸露范围<10%的供肾受者定义为轻度损伤组(n=60),将肾小管上皮细胞存在形态学改变及裸露范围10%~50%的供肾受者定义为中度损伤组(n=79);肾小管上皮细胞存在梗死或凝固性坏死且肾小管基底膜裸露范围>50%为重度损伤,不用作供肾.比较两组术后第7 天,1、3、6、12、18、24 个月时的肾功能(eGFR)以及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结果:两组eGFR随时间延长而增高(P<0.05),但组间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中度损伤组DGF发生率为 51.9%,DGF持续时间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0.0(20.5,43.0)d,高于轻度损伤组[21.7%,18.0(16.5,21.5)](P<0.05).结论:供肾移植前基于肾小管形态学变化进行损伤程度分级评估能够预测受者移植效果;轻、中度供肾损伤均可用于供肾移植,但中度损伤的供肾有更大DGF和肾功能损害的风险.

    肾移植移植前活检急性肾小管损伤肾功能延迟恢复

    八宝丹胶囊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效果

    高远袁志浩王永鑫辛文成...
    701-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八宝丹胶囊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 年6 月至2023 年2 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且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3 组,留置导尿管后静脉给予抗生素(拉氧头孢钠)者为对照组(n=73),给予八宝丹胶囊者为试验组A(n=72),给予八宝丹胶囊联合抗生素者为试验组B(n=72).在留置导尿管第3、5、7 天及拔除导尿管48h行尿常规、尿培养检查,比较各组总CAUTI发生率、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试验组A、试验组B总CAUTI发生率分别为39.7%、36.1%、20.8%,OAB发生率分别为30.1%、18.1%、11.1%,试验组B总CAUTI发生率、OAB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7).3 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八宝丹胶囊联合抗生素使用可有效预防CAUTI发生,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尿路感染导尿管八宝丹胶囊预防

    正畸联合牙周治疗对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余赛男晏艳李文慧
    704-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正畸联合牙周治疗对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 例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排秩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9 例,对照组行单纯牙周治疗,观察组行正畸联合牙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牙周指标[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牙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SBI)、牙周附着丧失(CAL)]、牙周致病菌[牙周伴放线聚集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具核梭杆菌(F.n)]、牙周炎症因子(CRP、TNF-α、IL-4、IL-6)水平、龈沟液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及降钙素原(PCT)]及临床疗效、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88%vs 79.59%,P=0.037).治疗后观察组 PD、GI、SBI、PLI、CAL,A.a、P.g、F.n,CRP、TNF-α、IL-4、IL-6 水平,龈沟液BGP、PⅠNP、CTX-Ⅰ、PCT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结论:正畸联合牙周治疗对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临床疗效突出,并发症较少.

    牙周炎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牙周致病菌牙周组织炎症

    智能化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

    熊华春李杨肖宁袁素雅...
    709-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智能化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44 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机器人干预组,每组 22 例.常规干预组给予基于任务导向的常规康复训练.机器人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使用智能化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进行训练.于治疗前、治疗 12 周和 24 周,比较两组患儿的十米步行测试(10MWT)步速、88 项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的D能区(站立位)和E能区(走、跑、跳)评分.结果:治疗12 及 24 周,两组患儿的 10MWT步速、GMFM-88 D及E能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机器人干预组 10MWT步速、GMFM-88 D及E能区评分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基于任务导向的智能化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步行能力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脑瘫智能化康复训练机器人任务导向训练常规康复训练

    PBL亚型联合CTC对儿童肝母细胞瘤预后的预测价值

    张景畅张天佑师文楷秦启明...
    712-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亚型与循环肿瘤细胞(CTC)联合对儿童肝母细胞瘤(HB)术后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 年6 月至2022 年6 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肿瘤切除术的HB患儿116 例,随访并记录患儿术后12 个月的生存状态.采集患者术前静脉血,检测PBL亚型及CTC.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PBL亚型联合CTC的预后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联合预测模型与单一指标对HB患儿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联合预测模型为Logit(P)=-20.297+0.192×CD3++1.511×CD4+/CD8++0.383×CTC.CD3+、CD4+/CD8+、CTC及联合预测模型预测HB患儿术后生存的AUC(95%CI)分别为0.634(0.488~0.780)、0.606(0.487~0.725)、0.822(0.735~0.909)、0.865(0.786~0.944),联合预测模型与单一指标相比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结论:CTC、CD3+、CD4+/CD8+联合预测模型可用于HB患儿术后的生存预测.

    肝母细胞瘤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循环肿瘤细胞

    二维超声联合微血管血流成像对睾丸结核的诊断价值

    张秀丽苏航陈争光韩正阳...
    715-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微血管血流成像(MV-flow)对睾丸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3 年1 月至12 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阴囊疼痛、坠胀,或伴有阴囊肿块就诊,疑似睾丸结核的 91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MV-flow.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二维超声联合MV-flow及二维超声联合CDFI诊断睾丸结核的效能,同时计算血流像素占比.另外选取 20 例疑似睾丸结核患者,通过MV-flow获取血管指数(VI),采用同类相关系数(ICC)评估MV-flow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91 例患者中共有 80 例病理确诊为睾丸结核.二维超声联合MV-flow诊断睾丸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 96.3%、54.6%和91.2%,高于二维超声联合CDFI(87.5%、18.2%、79.1%).MV-flow睾丸内血流像素占比高于 CDFI[(2.13±0.81)%vs(1.86±0.70)%,P=0.360].VI在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良好[ICC(95%CI)分别为 0.874(0.683~0.950)、0.945(0.860~0.978)].结论:相比二维超声联合CDFI,二维超声联合MV-flow对睾丸结核的诊断效能更高.

    睾丸结核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微血管血流成像

    活化的巨噬细胞对大鼠晶状体损伤后视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

    谭凤玲吕勇杨琳马成霞...
    718-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活化的巨噬细胞对大鼠晶状体损伤后视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选用普通级成年健康Wistar 大鼠45 只,随机平均分为3 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NC组给予视神经横断性损伤;NC+LP组先给予视神经横断性损伤,再给予晶状体损伤.术后第7、14、21 天每组分别处死大鼠5 只,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ED-1 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GAP-43 的表达.结果:术后第7、14、21 天,正常对照组及NC组视网膜中均未见ED-1 阳性细胞;NC+LP组ED-1 阳性细胞计数分别为(58.27±4.79)、(45.39±5.13)、(21.17±3.40),第 7天时表达最强,之后降低(P<0.001).术后第7 天NC组神经节细胞层可见少量GAP-43 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之后表达降低;NC+LP组各时间点GAP-43 表达均大于NC组(P<0.05),术后第 14 天表达最强(P<0.05).结论:激活巨噬细胞可促进晶状体损伤后视神经轴突再生.

    生长相关蛋白43晶状体损伤巨噬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