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学报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中医学报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郑玉玲,李俊德

月刊

1674-8999

ctcm@hactcm.edu.cn

0371-65962973

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56号河南中医药大学龙子湖校区

中医学报/Journal Acta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中医学报》(ISSN 1674-8999,CN 41-1411/R),创刊于1976年,月刊,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与河南中医药大学联合主办,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全文数据库(CNKI)、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PD)、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栏目有“论著”“述评”“名医心法”“实验研究”“中药研究”“临床研究”“针灸与推拿”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方在儿科应用传承的现状与思考

    丁樱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肾常虚、心肝之火常亢。应用经方治疗儿科疾病应注重药简效专,即配伍结构分明,药味少而性专效佳,且应将仲景护津存阴之法贯彻其中。临证应用经方治疗儿科疾病时,应根据小儿体质特点辨证施治。若小儿属肺常不足,宣肃失司,可以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麻杏石甘汤治疗哮喘,以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治疗肺炎喘嗽;若小儿属脾常不足,升降失司,可以葛根芩连汤、理中丸、五苓散治疗泄泻,以桂枝汤、理中丸、四逆散治疗腹痛、胃脘痛;若小儿属肾常虚,气化失司,可以桂枝汤、肾气丸、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遗尿,以防己黄芪汤、五苓散治疗水肿;若小儿属心常有余,受邪化热,可以炙甘草汤、小柴胡汤、桂枝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汤、乌梅汤、甘麦大枣汤治疗不寐;若小儿属肝常有余,受邪枢机不利,可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四逆散、半夏厚朴汤治疗抽动障碍、多动障碍。此外,经方在儿科疾病领域内的应用还有所创新,产生了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茵栀黄颗粒等疗效显著、便于携带的中成药。

    经方儿科疾病《伤寒论》《金匮要略》"三有余四不足"

    新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Th17/Treg免疫平衡的调控作用

    焦瑶谢春娥李军祥王木源...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免疫平衡的调控作用。方法:SPF级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新乌梅丸组及美沙拉秦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自由饮用2。5%葡聚糖硫酸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溶液,连续7 d。UC模型复制成功后,新乌梅丸组(8。085 g·kg-1)与美沙拉秦组(606 mg·kg-1)小鼠以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小鼠以PBS灌胃,连续7 d。HE染色观察结肠的病理形态并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Th17(CD4+IL-17+)、Treg(CD4+FOXP3+)细胞含量,RT-qPCR法检测结肠糖酵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己糖激酶2(hexokinase 2,HK2)、肌肉丙酮酸激酶同工酶2(pyruvate kinase isozyme type M2,PKM2)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率和结肠长度减少、脾脏系数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新乌梅丸组、美沙拉秦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率和结肠长度增加、脾脏系数减少(P<0。05)。HE染色显示,空白组小鼠结肠黏膜完整。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明显水肿,肠上皮脱落,绒毛消失,伴炎症细胞浸润。新乌梅丸组和美沙拉秦组小鼠腺体结构得到恢复,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减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上皮损伤、炎症细胞浸润及总评分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新乌梅丸组小鼠结肠上皮损伤、总评分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Th17含量增加、Treg含量减少、Th17/Treg比例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新乌梅丸组、美沙拉秦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Th17含量减少、Treg含量增加、Th17/Treg比例降低(P<0。01)。RT-qPCR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Glut1 mRNA、HK2 mRNA和PKM2 mRNA水平升高,经新乌梅丸治疗后降低(P<0。05)。结论:新乌梅丸可促进UC小鼠结肠黏膜修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糖酵解、调控Th17/Treg免疫平衡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新乌梅丸Th17/Treg免疫平衡糖酵解小鼠

    透骨血竭散对类风湿关节炎小鼠JAK2/STAT3信号通路及Th17/Treg失衡的影响

    陈杜邓文雯姜如肖智...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透骨血竭散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小鼠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 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及调节性 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失衡的影响。方法:急性口服毒性实验: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5个处理组,每组5只;对照组小鼠灌胃无菌过滤水,处理组小鼠以不同剂量透骨血竭散灌胃(55 mg·kg-1、175 mg·kg-1、550 mg·kg-1、1 750 mg·kg-1、5 000 mg·kg-1),每日1次,连续14 d。采用概率加权回归法(Bliss法)计算小鼠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和95%置信区间。亚急性毒性实验: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3个处理组,每组5只;空白组小鼠灌胃无菌过滤水,处理组小鼠以不同剂量透骨血竭散灌胃(500 mg·kg-1、1 000 mg·kg-1、1 500 mg·kg-1),连续28 d,每天观察小鼠的中毒症状。从30只C57BL/6小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小鼠注射鸡Ⅱ型胶原蛋白(弗氏完全佐剂乳化);第21天,继续注射鸡Ⅱ型胶原蛋白(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增强1次,从而建立关节炎模型。第27天,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透骨血竭散组(1 500 mg·kg-1),每组10只,连续灌胃5周,每日1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reg、Th17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JAK2、p-JAK2、STAT3、p-STAT3表达水平,ELISA检测滑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 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并进行关节炎评分(arthritis score,AS)。结果:透骨血竭散的LD50为3 878 mg·kg-1,95%置信区间为1 470~5 498 mg·kg-1。空白组和透骨血竭散各剂量组小鼠均未见死亡或明显的中毒症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Treg百分比减少、Th17百分比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透骨血竭散组小鼠脾脏Treg百分比增加、Th17百分比下降(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滑膜组织TNF-α、IL-1β、IL-17含量升高且IL-10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透骨血竭散组小鼠滑膜组织TNF-α、IL-1β、IL-17含量降低且IL-10含量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滑膜组织JAK2、p-JAK2、STAT3、p-STAT3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透骨血竭散组小鼠滑膜组织JAK2、p-JAK2、STAT3、p-STAT3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透骨血竭散可改善RA小鼠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调节Th17/Treg平衡,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类风湿关节炎透骨血竭散JAK2/STAT3信号通路Th17/Treg炎症小鼠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探讨白癜风治疗的免疫机制

    孙源杨泽雨沈洋李建红...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乙癸同源"的实质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密切相关。肝肾同居下焦,卫气防御外邪、温煦全身、开阖腠理,与保护机体免受异物侵袭并维持生理平衡和内环境稳态的现代免疫异曲同工。白癜风根于机体异常的免疫细胞与免疫环境(肝肾不足、精亏血虚),受氧化应激(外邪和情志不调)诱发启动了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在皮肤形成了失衡的组织微环境(气血不和),导致黑素细胞的凋亡,呈现出异常的皮肤白斑。为"治病求本",临证应从"肝肾同治"入手,发挥中医药多靶点、多通路的优势,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免疫细胞与相关细胞因子,改善免疫微环境,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免疫平衡状态,使黑素细胞恢复、再生,逆转疾病。

    白癜风免疫机制"乙癸同源"肝肾同治

    益气养阴方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免疫功能的影响

    魏磊刘翠华曹广海刘玉洁...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调节性T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59例PNS患儿按照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28)。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方,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24hUTP)、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淋巴细胞、NK细胞、调节性T细胞(CD4+CD25+CD127-/lowTreg)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并比较两组患儿尿蛋白转阴时间,感染次数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两组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时患儿24hUTP、BUN、SCr和T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LB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时患儿24hUTP、BUN、SCr和TC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ALB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时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B淋巴细胞(CD3-CD19+)、NK细胞(CD3-CD16+CD56+)、调节性T细胞(CD4+CD25+CD127-/lowTreg)和血清IgG、Jg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B淋巴细胞(CD3-CD19+)和血清IgE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3个月时,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但治疗6个月时,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血清IgA、IgG水平出现下降,B淋巴细胞和IgE水平高于治疗3个月时水平。研究组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调节性T细胞和血清IgG、IgA、IgE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尿蛋白阴转时间、感染次数、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治疗PNS疗效确切,可缩短尿蛋白转阴时间,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改善机体免疫失衡状态,增强抗感染能力,降低复发率。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益气养阴方免疫功能糖皮质激素调节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及专家共识制订的方法学思考

    何伟伟安莹张乐怡洪玉颖...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订中医临床实践指南需要科学规范的方法学指导。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推动下,我国发布的中医指南数量快速增长,虽然指南的方法学质量逐渐提升,但仍存在一定的方法学问题。因此,针对指南制订的关键环节,如建立指南工作组、利益冲突声明、临床问题的构建、证据检索与筛选、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指南更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此外,部分中医指南存在"辨证分型"数量、名称不统一及推荐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并提出构建中医指南与共识中"辨证分型"证据筛选与评价体系的思路。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方法学辨证分型

    伞形评价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探讨

    刘亚楠张积思赵瑞霞郭会军...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伞形评价作为当下最新的循证医学分析方法,它以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为基础,通过严谨科学的设计方法汇总特定主题的当前证据综合,并通过比较该主题现有证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和科学性,阐明该研究主题的当前研究现状,为医疗决策和卫生管理提供可靠依据的同时弥补了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现存缺陷。同时应关注伞形评价的局限性以及循证医学面临的新挑战,在开展高质量中医药原始临床研究的同时,探索高水平证据综合及适合中医药发展的评价方法,以期获得真实可靠的综合证据。

    伞形评价循证医学系统综述Meta分析中医药

    基于"肾其华在发"挖掘自然发色与男性不育的因果关系: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马思成张宸铭郝晓慧刘稳榜...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肾其华在发"理论,利用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的方法挖掘自然发色与男性不育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研究数据来自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汇总数据集,包括5种不同自然发色及男性不育患者的GWAS数据。使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分析进行双向MR分析,以OR值评估自然发色与男性不育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Cochran Q方法检验异质性,MR-Egger及MR-PRESSO法检验多效性。结果:逆方差加权法的结果表明,自然发色为金色与男性不育风险增高具有因果关系(P=0。003,OR:3。235,95%CI:1。483~7。055)。自然发色为红色和淡棕色与男性不育风险之间无因果关系。自然发色为深棕色(P=0。014,OR:0。559,95%CI:0。352~0。889)及自然发色为黑色(P=0。024,OR:0。099,95%CI:0。013~0。736)与男性不育风险降低具有因果关系。男性不育风险对自然发色无因果效应(P>0。05)。Cochran Q方法表明本研究所纳入的SNPs不存在异质性(P>0。05)。MR-Egger及MR-PRESSO方法的结果表明,暴露因素和结局变量之间不存在水平多效性(P>0。05)。结论:自然发色越浅者患有男性不育的风险越高,自然发色越深者患有男性不育的风险越低。

    男性不育自然发色孟德尔随机化肾其华在发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专利复方治疗肺纤维化用药规律

    李尚点李友林张慧婷孙会卓...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药专利复方治疗肺纤维化的用药规律。方法:以"肺纤维化""肺间质纤维化"为检索词,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中相关中药复方,进行数据筛选、录入、整理及数据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方法包括网络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结果:共纳入治疗肺纤维化中药专利复方136首,应用中药378味,其中应用频次前四味的中药依次为甘草、黄芪、丹参、当归。整体药性以寒性、温性、平性居多;药味多为甘味、苦味、辛味;药物归经多入肺经、肝经、脾经。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链接较高的中药组合分别为甘草-黄芪、黄芪-当归、黄芪-丹参、甘草-当归;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结合支持度与置信度,关联较高的相关药物包括:黄芪-当归、甘草-黄芩、甘草-半夏、黄芪-党参等。结论:治疗肺纤维化中药专利复方核心组方:甘草、黄芪、丹参、当归,以益气活血为主,可依据临床实际配伍健脾、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养阴等药物;结合组方用药规律认为,肺纤维化中医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两虚为主,气虚兼阴虚,标实以瘀血阻滞为主兼痰浊及热毒。

    肺纤维化中药专利复方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从"痰瘀-热毒"论冠脉临界病变斑块微环境中医药调控机制

    连文静王阶张振鹏刘兰椿...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脉临界病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展过程中的特殊阶段,此阶段中斑块微环境内的多种生物成分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毒"的证候演变与炎症反应、内皮损伤、血管新生及脂质代谢等现代病理机制相应。故临证治疗应采用"消、清、通"法调控冠脉临界病变斑块微环境,即:消痰瘀——改善内皮损伤与脂质沉积;清热毒——抑制炎症反应;通脉络——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如此则可发挥抗炎、改善内皮与血脂代谢、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的作用,共同构建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毒"的病证结合全周期动态干预模式。

    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毒"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微环境血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