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宏观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宏观经济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

王一鸣

月刊

1008-2069

010-63908357

100038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308室

宏观经济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并配合国家计委的中心工作部署,反映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重大的政策性问题及理论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支柱"调控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异质性作用:基于Co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李成明刘璐陈方元
    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双支柱"调控框架逐渐成为中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指示剂,防范银行风险溢出已成为政策调控的重中之重,但"双支柱"调控框架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尚不明晰.因此,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的CoVaR方法度量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双支柱"调控框架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性和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基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而且该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从银行特征来看,"双支柱"调控对规模较大、资本充足率水平较高、盈利水平较低的银行的调控效果更显著;从经济周期来看,"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有效性因经济周期具有明显不对称性,经济下行期政策效果明显高于上行期;从宏观政策工具类别来看,各类工具与货币政策配合结果不同,使用信贷类宏观审慎工具会使得"双支柱"调控的风险抑制作用失效.本文基于微观和宏观的异质性视角,为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协调搭配并实现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双目标提供政策建议.

    "双支柱"调控框架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分位数回归

    商业保险提升家庭消费水平研究——来自CFPS的证据

    陈俊吴萨何泽秀
    1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十四五"规划明确强调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在新发展格局下,商业保险在维稳经济、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基于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角度,实证检验商业保险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商业保险能够推动居民消费,有效促进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扩容和消费结构优化,这反映出商业保险能够降低家庭经济脆弱性、缓解不确定性,有效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异质性分析表明,商业保险对不同产业政策支持地区的家庭消费存在不对称影响,相对于不受产业政策支持的地区,商业保险对受支持地区家庭的消费结构改善更为明显.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商业保险对于居民消费的提振功能,本文建议未来应持续鼓励商业保险推广,发挥商业保险在多层次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不断发展商业保险的同时,配套相应的产业支持政策.

    商业保险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产业政策

    地方公共债务与共同富裕的实现——基于债务收支结构的视角

    李紫薇马光荣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探究财政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债务收支结构视角系统揭示地方公共债务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机制,阐明债务可持续与收入分配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的正负循环影响,发现地方公共债务规模与社会不平等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分配格局的最终变化受到债务筹资结构和债务支出效率的影响.结合中国经济周期和财政制度,本文提出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提高财政可持续性和完善收入分配结构的财政政策框架,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地方公共债务共同富裕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收支结构

    数字经济发展对结构性通胀的影响研究——基于拓展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检验

    苏梽芳李嘉政王婷伟
    44-5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数字化引致的可贸易性结构变迁纳入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分析框架,结合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中长期结构性通胀形成的理论作用机制,并使用包含89个国家的国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抑制了服务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的相对价格(结构性通胀),且这一结论在高收入水平国家更为凸显.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高服务可贸易性及服务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的相对生产率两条途径对结构性通胀产生负向影响.本文研究对深刻理解数字经济的宏观经济效应、预测中国结构性通胀的长期趋势,以及优化宏观经济策略等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数字经济发展结构性通胀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数字化治理与企业绩效:来自政府工作报告的经验证据

    田子方杜琼王雅钰徐翔...
    5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治理方式变革是中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基于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和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库,使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地方政府数字化治理指标,尝试分析地方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的经济影响和理论机制.回归结果显示,数字化治理显著促进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报酬率,该影响在数字技术使用和传统治理的数字化等维度都显著存在.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和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而言,数字化治理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数字化治理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的不足.机制分析表明,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政策不确定性是数字化治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主要影响渠道.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应重点发挥数字化治理水平对企业经济绩效的促进作用,考虑这一促进作用因企业特征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产生的差异,精准施策.

    数字化治理企业绩效机器学习

    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吗

    张德钢唐瑜梳
    7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城市建设被视为解决由于快速城市化而导致的各种城市问题的一种全新治理模式,然而,城市系统是否因为智慧城市建设变得更具可持续?这是一个有待回答的问题.本文基于2005-2021年中国272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合成双重差分等方法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估计均佐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但政策效应在不同区位、类型和特征的城市具有差异.机制分析显示,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环境注意力和财政压力在智慧城市建设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分别发挥着正向和负向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厘清了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智慧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双重差分

    中国35城房地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孟洁宁卜伟王海硕
    9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日益显著的背景下,研究不同城市的房地产业生产效率,是了解各城市房地产资源配置状况的基础.本文首先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6-2020年的房地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然后依据TFP的各项分解值及其变化规律,从技术进步效率、规模效率以及纯技术效率角度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期、不同城市的房地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与房地产政策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人口密度对房地产业TFP还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这不仅进一步揭示了房地产业TFP变化的原因,还为房地产市场调控"一城一策"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房地产业全要素生产率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人口密度调节效应

    商业秘密保护与产业创新发展:作用机制、现实困境与战略取向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106-11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业秘密是现代经济社会重要的知识产权形态,一头连着企业发展,一头连着产业创新,直接影响国家创新能力和营商环境建设.商业秘密保护是寓监管与服务,微观改革政策与宏观发展政策、创新政策于一体的重要聚合点和政策着力点,既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将商业秘密保护与产业创新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二者间反馈机制研究,使商业秘密保护具体工作与国家宏观战略部署相衔接、商业秘密保护实效与国家宏观经济效应相呼应,力求以宏观性角度、战略性思维、全局性视野重新审视商业秘密保护对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及长远战略意义.

    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产业创新公平竞争

    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研究

    徐阳冯程程徐梦琪刘凯...
    11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使用中国市场化指数数据库、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本文结论依然显著.本文发现背后的影响机制是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当地的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从而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沿海城市企业和资源加工业企业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当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制定、实现贸易增长模式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健康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知识产权保护出口产品质量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

    中国宏观经济指标(2023年12月)

    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