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时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时刊
化工时刊

肖国民

月刊

1002-154X

bianji@chemintimes.com

025-83794956;83791001

210096

南京四牌楼东南大学五五楼四楼

化工时刊/Journal Chemical Industry Times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7年,1991年取得国内刊号和国际标准刊号。迄今已18年正常出版204期。18年来共组建了四届编委会,两届理事会。编委会共54人,(顾问7人,委员4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双院士1人),博导、教授48人。地区覆盖北京、重庆、辽宁、吉林、黑龙江、广东、湖南、甘肃、浙江、江苏11省及香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大型仪器课程建设探索

    王雪红支东彦陈健壮杨晓玲...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既是适应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又是增强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要素。作者以"材料研究方法实验"课程为例,通过分析大型仪器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举措,可对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正视科学方法、激发实践兴趣和提升职业素养起到积极作用。

    人才培养实践能力职业素养考核体系大型仪器课程专业硕士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以研究生课程"能源化学工程"为例

    王潇潇梁立飞王润平王迎春...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一种典型的研究生教学模式。通过将教学方法由线下教学转化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使教与学充分融合。作者对研究生课程"能源化学工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以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能源化学工程实施方法

    应用思维导图构建核酸类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的教学研究

    李婷婷贾玮玮司鑫鑫罗志丹...
    67-7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酸药物是一类可以调控致病基因表达的核苷酸类药物,其含量测定是核酸类药物的基本检验指标。依据核酸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可建立多种含量测定方法。为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通过引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将复杂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构建层次分明的知识框架。作者借助思维导图构建了核酸基于光学性质、离子性质、水解性质、嵌入性质、扩增性质、杂交性质、分离性质和细胞计数性质而建立的分析方法。从简洁直观、层次分明的知识点梳理出发,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具有整体观的核酸类药物分析思维,为药物分析教学提供新思路。

    核酸药物含量测定思维导图

    OBE理念下"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李雅侠车帅战洪仁寇丽萍...
    71-7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者以沈阳化工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为例,介绍了OBE理念下,面向多专业学生课程教学改革经验。以专业研究方向为指引,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丰富和扩展线上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三种类型教学案例,通过特色化"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OBE理念课程改革创新能力

    "高分子物理"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探讨

    栗丽伍一波戴玉华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分子物理"是高分子材料相关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针对目前"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和OBE理念,对于不同知识点,分别采用问题导向式、PBL项目教学策略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以学生为中心OBE理念高分子物理教学改革

    从华人有机人名反应看"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思政教育

    刘磊陶兆林郑媛媛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者列举了近年来以华人姓名命名的数个有机人名反应,从探讨反应的发现过程、反应发现者的生平成就、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等方面,挖掘该类反应背后蕴含的思政内容,将思政内容融入到"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与相关章节和知识点进行精准衔接,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隐性的思想引导,达到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

    有机化学有机人名反应课程思政课堂教学

    环境工程专业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探索

    王艺丁克强任凌霄王慧雅...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基于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知识面广、综合度高、实践性强的特点,设计"劳育为本+项目渗透"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提出"思想准备-亲历体验-总结反思"的实施路径。首先,在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融入劳育知识点,并在课程实践环节开展前进行线上劳动教育专题,使学生初步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其次,构建进阶式劳动教育实践项目,提升学生基础性劳动、专业性劳动和创新性劳动的动力和技能。最后,开展总结反思专题,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环境工程实施路径

    七部门发文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中化新网
    83页

    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医学类课程体系化建设的思考

    葛赛李世杰刘丽丽孙曼銮...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背景下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是复合型人才。随着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生物医学相关课程在制药工程专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作者从"理论实践融合、系统思维训练、科创能力培养"三位一体出发,对制药工程专业现有生物医学类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紧跟社会及行业需求。通过全程教育,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教学能够更好地与时俱进,满足"新工科"下制药行业需求,拓宽人才培养路径,加深学生对行业的认知,提升学生就业、深造的竞争力。

    新工科制药工程生物制药体系化建设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反应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梁金花雍晓雨曹飞吴昊...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反应工程"课程不仅具有强大的理论基础,而且具备实践性。新工科发展战略有助于将生物反应工程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对"生物反应工程"课程进行改革探索。在现有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将生物反应工程与工程知识、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工程计算、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成绩考核、目标评价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等多方面评估,结果反映教改效果良好。

    新工科生物反应工程教学改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