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疗
中外医疗

旬刊

1674-0742

chinakjzx@163.com;zwylbjb@263.net

010-6338538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名苑2609室

中外医疗/Journal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在老年股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林彩云梁亚贵陈秀兰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在老年股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研究组接受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手术前后认知功能评分.结果 对照组麻醉即刻、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麻醉开始前,且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研究组麻醉即刻、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与麻醉开始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对照组两项认知功能方面测评分数均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研究组两项评分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研究组两项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在术后的谵妄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7,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应用椎管内麻醉的麻醉效果优于全身麻醉,术中生命体征更加平稳,避免损害其认知功能,从而减少术后谵妄.

    股骨骨折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

    影响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恶性梗死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

    陈森聂文叶林刘娟...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恶性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2023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收治的64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恶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31例和预后不良组33例,比较两组是否接受溶栓治疗、是否存在中线移位、是否存在瞳孔不等大、发病至手术时间以及发病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情况,分析影响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恶性梗死效果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发病时存在中线移位(β=2.343,OR=1.710)、发病时存在瞳孔不等大(β=2.184,OR=1.832)以及发病至手术时间>5 h(β=1.859,OR=1.960)为影响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恶性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时接受溶栓治疗(β=-2.349,OR=0.819)为影响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恶性梗死预后良好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针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恶性梗死,发病时存在中线移位、瞳孔不等大及发病至手术时间>5 h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患者预后不良较多,而及时进行溶栓治疗,则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去骨瓣减压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恶性梗死危险因素保护性因素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免疫球蛋白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相关指标的影响分析

    刘永忠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免疫球蛋白,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20年1-12月收治的126例重症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l Pneu-monia,S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两组,各63例.A组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激素治疗,B组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持续治疗5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实验室指标.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高于A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1,P=0.027).B组发热、咳嗽、干啰音、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患儿白细胞、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前白蛋白水平提高,且B组改善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提供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可提高治疗效率,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实验室指标,进而促进患儿改善预后.

    重症支原体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免疫球蛋白预后相关指标

    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价值

    张云峰李志岩刘晓臣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效果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平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分析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分析组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进行常规关节镜手术.对两组恢复优良率、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rty Score,KSS)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分析组恢复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4,P<0.05).治疗后,分析组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析组K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提高优良率,并对关节功能进行改善.

    全膝关节置换术关节镜手术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价值分析

    池娟郑东阳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胃肠道息肉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70例胃肠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5例.参照组采用内镜下电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息肉一次清除率、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息肉一次清除率(97.14%)高于参照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5).术前,两组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2.86%)低于参照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内镜下电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能有效提高息肉一次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组织的创伤较轻,并且远期复发率较低,临床治疗价值较高.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胃肠道息肉清除率炎症因子水平复发率

    体位改变结合胎头手转对胎位异常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

    李君李芳鲁晨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位改变联合胎头手转在胎位异常产妇分娩方式中的意义.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收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体位改变,观察组产妇接受体位改变+胎头手转.比较两组产妇胎位矫正成功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分娩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胎位矫正成功率为65.00%,高于对照组的43.33%;剖宫产率为35.00%,低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3、5.673,P均<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体位改变与胎头手转,可以提高胎位异常产妇的胎位矫正成功率,进而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妇分娩时间.

    胎位异常体位改变胎头手转分娩方式

    rTMS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郑得忠林玮佳李梦丹
    66-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C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rTMS疗法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治疗阶段的认知功能、肢体活动功能以及自主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估量表(Lowen-stein Cognitive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LOTCA)各评分项(定向、知觉、视运动组织以及思维运作)得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中的上、下肢评分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得分为(71.28±6.82)分,高于对照组的(65.98±7.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9,P=0.005).结论 在CIS康复治疗中辅用rTMS疗法,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肢体活动功能,促进其自主生活能力恢复.

    缺血性脑卒中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认知功能肢体活动功能

    药物分娩镇痛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分析

    沈雪娟沈吕烨俞成维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药物分娩镇痛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7月海宁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自然分娩的2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母亲分娩时采用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100,药物分娩镇痛新生儿)和对照组(n=100,无药物分娩镇痛自然分娩新生儿).评价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的第1~5天的经皮胆红素指数(Transcutaneous Bilirubinometry,TcB),同时统计其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出生第1天、第2天的TcB[(4.90±0.79)、(8.30±1.34)]高于对照组[(4.67±0.83)、(7.5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7、3.958,P均<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第3~5天的TcB、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药物分娩镇痛与无药物分娩镇痛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相当,但是药物分娩镇痛可以改善新生儿出生后前两天的经皮胆红素指数.

    药物分娩镇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经皮胆红素指数血清总胆红素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诊急性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研究

    王文强刘如平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诊急性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新沂市人民医院于2022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1例急性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6).对照组行常规氧疗,研究组行经鼻高流量氧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 h.对比两组的生理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和预后指标(插管率).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生理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为(38.71±3.21)mmHg,血氧饱和度为(91.47±6.27)%,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08、2.709,P均<0.05).研究组插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患者实施经鼻高流量氧疗,可改善血气指标水平,并有助于降低插管率,从而降低患者机体损伤.

    经鼻高流量氧疗急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治疗效果

    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振动排痰与体位引流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彭斌黄仲玲郑庆锋吴倩倩...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振动排痰与体位引流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漳州正兴医院于2023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86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3,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和观察组(n=43,联合振动排痰与体位引流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实验室指标、血气指标及心率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室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振动排痰与体位引流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突出,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心率,同时降低实验室指标.

    纤支镜肺泡灌洗振动排痰与体位引流咳嗽缓解时间实验室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