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疗
中外医疗

旬刊

1674-0742

chinakjzx@163.com;zwylbjb@263.net

010-6338538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名苑2609室

中外医疗/Journal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钛缆重建外侧壁及内侧壁治疗老年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黎荣华黄超农新盛潘耀宏...
    1-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联合钛缆重建外侧壁及内侧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0例)实施PFNA联合钛缆重建外侧壁及内侧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12个月股骨颈长度和颈干角变化、临床疗效、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肢体畸形).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地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即刻,两组患者股骨颈长度、颈干角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股骨颈长度短于对照组,颈干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肢体畸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7,P<0.05).结论 PFNA联合钛缆重建外侧壁及内侧壁治疗老年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达到稳定内固定及早期负重活动并恢复良好的关节功能的治疗目标.

    髋骨骨折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钛缆重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联合后路腰方肌阻滞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顾晓灵钱斌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结合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进行后路腰方肌阻滞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3年2-12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为两组,各52例.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前行双侧后路腰方肌阻滞,其中对照组注射罗哌卡因,观察组注射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程度、应激指标.结果 两组麻醉前(T1)、手术30 min(T2)、术后6 h(T3)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T3、术后 12 h(T4)、术后 24 h(T5)、术后 48 h(T6)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0.96±0.31)分、(1.12±0.28)分、(1.26±0.32)分、(1.52±0.4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2±0.26)分、(1.49±0.35)分、(1.62±0.35)分和(2.06±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4、5.953、5.474、5.555,P均<0.05);两组T1、T2、T5、T6的应激反应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进行后路腰方肌阻滞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临床效果更优,对患者的生理状态影响较轻.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后路腰方肌阻滞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程度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对脑干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运动诱发电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分析

    刘传忠宋恩同段长鹏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对脑干出血对血肿清除、运动诱发电位、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汶上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干出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选择立体定向微创手术下处理出血情况.对比两组的血肿清除率、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运动诱发电位指标变化、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为100.00%(50/50),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8,P<0.05).治疗14 d,观察组上、下肢运动诱发电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和30 d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1/50),低于对照组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5,P<0.05).结论 针对脑干出血患者,采取立体定向微创手术相较常规治疗,可以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上下肢运动诱发电位值,使得神经缺损情况得以改变,并促进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脑干出血开颅血肿清除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血肿清除率运动诱发电位神经功能缺损

    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陶明国李良成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上尿路结石患者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7月—2023年9月黔东南州中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并发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5.52±17.56)min,短于对照组的(135.21±20.46)min,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0.27±6.50)mL,低于对照组的(25.22±8.73)mL,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7.10±1.40)d,短于对照组的(8.58±1.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3、7.548、3.651,P均<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4/40),高于观察组的2.50%(1/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3,P>0.05);观察组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 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P<0.05).结论 通过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对上尿道结石治疗,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碎石一次成功率也有比较大的优势.

    上尿路结石手术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并发症

    盐酸氨溴索+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赵丽红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盐酸氨溴索+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及对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庆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炎性反应、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PCT(3.99±1.56)μg/L、IFN-γ(9.56±4.26)ng/L、hs-CRP(12.59±5.01)mg/L,均低于对照组的(7.02±2.01)μg/L、(18.59±5.24)ng/L、(20.02±5.9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4、10.357、7.399,P均<0.05).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及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时,选择盐酸氨溴索与阿奇霉素联用的方案,能够显著调节患儿的炎症状态,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的肺功能.

    小儿支原体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盐酸氨溴索阿奇霉素治疗效果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心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吴倩吴舒沁辛海亮
    22-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心肾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收治的150例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参照组,每组75例.参照组行血液净化治疗,研究组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指标、心功能、肾功能.结果 研究组的呼吸频率(20.19±3.51)次/min、心率(91.45±7.58)次/min、平均动脉压(83.41±3.22)mmHg优于参照组的(27.81±5.22)次/min、(106.94±8.69)次/min、(86.52±4.1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91、11.633、5.097,P均<0.05).研究组的血气指标、心功能及肾功能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比常规血液净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的效果更好,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气指标改善,心肾功能提高.

    连续性血液净化重症心力衰竭肾衰竭血气指标心肾功能

    氟比洛芬酯联合纳布啡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刘涛胡杰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氟比洛芬酯联合纳布啡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0月于洛阳市中心医院接受LC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纳布啡组(A组,n=30)、氟比洛芬酯组(B组,n=30)和纳布啡联合氟比洛芬酯组(C组,n=30).手术切皮前15 min给予超前镇痛药物,A组患者静脉输注纳布啡0.2 mg/kg,B组患者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2 mg/kg,C组静脉输注纳布啡0.2 mg/kg和氟比洛芬酯2 mg/kg,比较3组患者术后2 h(T1)、术后4 h(T2)、术后12 h(T3)及术后24 h(T4)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手术中使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剂量、停用药物后的苏醒时间、术后恢复质量评分[采用15项恢复质量(Quality of Recovery-15 Score,QoR-15)量表评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T1、T2时间点VAS评分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T3、T4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T1~T4时间点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QoR-15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寒战、瘙痒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纳布啡超前镇痛在LC中可以提供良好的术中镇痛效果,并且能够抑制早期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加速康复,联合应用安全性高,可以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围术期镇痛管理提供参考.

    超前镇痛氟比洛芬酯纳布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辐照血小板保存时间对输血反应的影响

    李继东夏和凤韩霜袁圆...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辐照血小板保存时间对输血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择2020年1月—2023年8月东台市人民医院输血的105例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保存时间分组,n1组(35例)保存时间1 d,n2组(35例)保存时间3 d,n3组(35例)保存时间5 d,比较3组患者输血后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输血前、后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结果 n1组输血后的有效率为90.77%(59/65),高于n2组的84.13%(53/63)和n3组的74.60%(4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4,P<0.05).n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35),低于n2组的14.29%(5/35)和n3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1,P<0.05).输血前,3组IgG、IgM、IgA、CR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输血后,3组IgG、IgM、IgA、CRP均高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免疫及炎症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注辐照血小板在保存期内,储存时间越短,效果越好,输血反应的发生率越低.

    辐照血小板保存时间输血反应治疗效果免疫球蛋白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安全性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郝玉萍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中应用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4月—2023年5月菏泽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2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分娩处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61,常规分娩方式)和研究组(n=61,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方式).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95.08%(58/61),高于对照组的83.61%(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不良母婴结局总发生率为3.28%(2/61),低于对照组的13.1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1,P<0.05).结论 无痛分娩中应用硬膜外麻醉有助于缩短产程时间,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

    无痛分娩硬膜外麻醉安全性分娩结局自然分娩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安全性分析

    宋伟健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中的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5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参考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参考组开展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康复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康复有效率、术后最高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考组,出血量少于参考组,复发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低于参考组的27.03%(1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7,P<0.05).结论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中的效果确切,安全性较好.

    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安全性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