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疗
中外医疗

旬刊

1674-0742

chinakjzx@163.com;zwylbjb@263.net

010-6338538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名苑2609室

中外医疗/Journal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充分水化基础上碳酸氢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对减少造影剂肾病的作用

    雷玲艳邝日禹李依阳覃凯...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在充分水化基础上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SB)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减少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8月—2022年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的120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NS组)、碳酸氢钠(SB组)、乙酰半胱氨酸组(NAC组)、碳酸氢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组(SB+NAC组),每组30例.NS组于PCI术前给予持续水化治疗;SB组在NS组基础上给予SB;NAC组在NS组基础上于术前和术后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SB+NAC组在SB组基础上同NAC组处理.分析4组患者在术前及PCI术后48 h血清指标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计算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估算记录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结果 NS组、SB组、NAC组、SB+NAC组患者术后eGFR、Ccr、SCr、Cys-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S组、SB组、NAC组、SB+NAC组患者发生CIN例数分别为7例、5例、3例、0,4组患者CIN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2,P<0.05).结论 水化基础上碳酸氢钠、N-乙酰半胱氨酸以及两者联合应用有效减少CKD患者行PCI术后CIN的发生,具有一定效果,且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要优于单独应用.

    造影剂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碳酸氢钠N-乙酰半胱氨酸

    小针刀联合关节错缝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肖发成向开维瞿彬业
    5-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CR)患者联合使用小针刀、关节错缝术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贵阳市花溪区中医院收治的82例CR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41例,小针刀)和B组(41例,小针刀+关节错缝术),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Short Form 36-ite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SF-36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A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7,P=0.012);治疗后,B组中医证候积分[颈痛(0.72±0.28)分、肩痛(0.75±0.31)分、上肢疼痛麻木(0.78±0.29)分、颈椎活动度(0.73±0.25)分、棘突压痛(0.76±0.23)分]低于A组的[颈痛(1.26±0.35)分、肩痛(1.27±0.39)分、上肢疼痛麻木(1.25±0.36)分、颈椎活动度(1.24±0.32)分、棘突压痛(1.22±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治疗后SF-36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患者在使用小针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关节错缝术,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疗效显著.

    小针刀关节错缝术神经根型颈椎病生活质量中医证候

    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

    陈志湧董晓登杨琦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癌术后患者采用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7月宁德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融入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11%)高于参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6,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3,P<0.05).结论 为结肠癌术后患者实施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缩短了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健脾益气方针灸结肠癌

    评价尿毒清颗粒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胡鹏华崔英许春香邵丽娜...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尿毒清颗粒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5-7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91)采用贝前列素钠片治疗,研究组(n=49)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尿毒清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肾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水平.

    尿毒清颗粒腹膜透析残余肾功能生活质量

    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压迫症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王海峰
    17-2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压迫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多节段脊髓压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观察组予以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颈椎功能、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281.41±20.38)mL,多于对照组的(246.34±18.7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09,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评分中主观症状、临床体征、适应能力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9、6.000、10.830、6.962,P均<0.05);观察组术后7 d、术后3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84、7.296,P均<0.05);观察组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6、6.332、6.413、6.858,P均<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3,P=0.265).结论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压迫症效果更佳,可减轻颈椎功能损伤,加快疼痛症状消失,改善生活质量,但其术中出血量较多,需依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多节段脊髓压迫症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单开门双开门并发症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结合对急性心衰伴肾功能不全的疗效研究

    荣凯于卫兵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力衰竭心衰,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实施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淄博市市立医院就诊的70例急性心衰伴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加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肾功能与心功能状况,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存在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尿素氮、肌酐、B型钠尿肽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血流流速比值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重塑指数与左心房容积指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低于对照组的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P<0.05).结论 对急性心衰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实施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结合治疗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与心功能情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整体预后有积极影响.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急性心衰肾功能不全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心衰患者对其心律失常发生及心功能的影响

    王颖张言海陆林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案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新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2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研究组(36例)采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为(52.27±4.15)%,高于对照组的(44.37±3.62)%,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35.23±2.49)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3.06±3.77)mm,低于对照组的(42.50±3.16)、(51.73±3.6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7、10.842、9.913,P均<0.05);研究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2.78%,低于对照组的 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4%,略高于对照组的13.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应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方案,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具有一定的药物安全性.

    心力衰竭芪苈强心胶囊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心律失常心功能

    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机械通气死亡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曾惠雪杨楚丹许巧珍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重症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患者机械通气死亡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5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呼吸内科、感染科重症病房收治的60例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后根据患者最终结局进行分组,其中40例成功生存患者,纳入生存组,20例最终病死患者,纳入病死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情况、实验室指标、CT影像,分析出造成患者病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重症病房住院时间、插管时间、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耐多药肺结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后气胸、肺大泡及肺损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症病房住院时间、耐多药肺结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均是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后出现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63、4.623、3.967,P均<0.05).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均是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后死亡的相关因素.

    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机械通气死亡结局因素分析

    分析急诊收治的结直肠癌并发急性梗阻的患者接受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生存率

    杨光群窦建新李德广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收治的结直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患者行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的效果,以及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基本组(30例,Ⅰ期切除Ⅱ期吻合手术)和研究组(30例,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清因子水平、6个月生存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基本组,血清因子水平低于基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基本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两组术后6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结直肠癌并发急性梗阻的患者行急诊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手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手术与住院的时间,并且改善患者炎性因子的水平,减少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近期生存率也较高.

    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手术炎症因子结直肠癌急性梗阻

    水中运动疗法联合陆地物理疗法治疗62例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分析

    范慧卓燕玲田德宽孙莉...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水中运动疗法配合陆地物理疗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收治的62例腓总神经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水疗组,每组31例.两组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陆地物理疗法,水疗组通过水中运动疗法及陆地物理疗法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用康复评定及神经电生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水疗组踝关节背屈主动活动度为(7.28±3.06)˚、10 m步行速度为(1.27±0.44)m/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5、2.205,P均<0.05).水疗组步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疗组受损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疗组重用力运动单位电位募集频率百分比、受损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增加百分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水中运动疗法联合陆地物理疗法治疗腓总神经的损伤的方法,比单独陆地物理疗法更有效.

    水中运动腓总神经损伤康复评定电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