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淮海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淮海医药
淮海医药

王文琦

双月刊

1008-7044

bbhhyy@vip.163.com

0552-2047063,3132072

233040

安徽省蚌埠市南湖路568号

淮海医药/Journal Journal of Huaihai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药学术期刊,面向各级临床医、药、护、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医学科技工作者,是广大医学会、药学会、护理学会、预防医学会会员的学术阵地(投稿时出示会员证复印件,减50%稿处费),是反映基层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较快的医学情报载体,(凭单位证明可提前刊登)。多年来本刊除国内外公开发行,并一直保持与全国各医学情报部门交流,是广大从事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IL-34介导的NF-кB信号通路对根尖牙乳头干细胞成牙成骨定向分化的调节作用

    朱永娜武峻捷刘茜张伟健...
    33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4(IL-34)介导的核因子кB(NF-кB)对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CAPs)成牙/成骨定向分化调节作用.方法:使用酶消化法从小鼠根尖牙乳头组织传代培养SCAPs;流式细胞术鉴定SCAPs中 CD44、CD90、CD45 及集落刺激因子1 受体(CSF-1R)的表达;实验分为4 组:空白对照组、IL-34 组(100 ng/mL IL-34)、CSF-1R组(100 ng/mL IL-34+25 ng/mL anti-CSF-1R)、NF-кB组(100 ng/mL IL-34+1umol/L BMS-345541).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各组30、60、120 min时SCAPs胞浆中NF-кB关键蛋白p-IкBα、IкBα、p-P65 及P65 蛋白的表达情况;矿化诱导4 组SCAPs 3、7、14 d时,茜素红染色和半定量分析比较各组细胞的矿化结节形成能力;通过 RT-qPCR检测各组 SCAPs中成骨相关基因 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骨钙素(OCN)mRNA 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显示,SCAPs 中 CD44(90.4%)、CD90(93.5%)阳性表达,造血干细胞CD45(3.1%)阴性表达,SCAPs表达CSF-1R(23.2%)阳性.与对照组比较,IL-34 组SCAPs胞浆蛋白内p-IкBα、p-P65 表达水平上调,矿化诱导3、7、14 d矿化结节形成量增多,细胞中RUNX2、DSPP、OCN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L-34 组比较,CSF-1R组和NF-кB组SCAPs胞浆蛋白内p-IкBα、p-P65 表达水平下调(P<0.05),矿化诱导3、7、14 d矿化结节形成量减少,细胞中RUNX2、DSPP、OCN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4 可通过IL-34/CSF-1R调节SCAPs中NF-кB信号通路,并通过IL-34/CSF-1R/NF-кB信号调节SCAPs的成牙/成骨定向分化能力.

    根尖牙乳头干细胞IL-34定向分化NF-кB信号通路

    血清LDH、ApoA1、TSGF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及联合诊断价值

    王小龙崔艳青
    337-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乳酸脱氢酶(LDH)、载脂蛋白A1(ApoA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其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 年1 月—2023 年1 月某院收治的105 例结直肠癌患者设为结直肠癌组,同期结直肠腺瘤患者56 例设为结直肠腺瘤组,健康体检志愿者35 例设为对照组.比较3 组血清LDH、ApoA1、TSGF水平.观察结直肠癌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者血清LDH、ApoA1、TSGF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LDH、ApoA1、TSGF水平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LDH、TSGF水平分别为(302.16±99.52)U/L、(68.52±21.84)U/mL,高于结直肠腺瘤组[(267.49±82.61)U/L、(57.49±16.16)U/mL]和对照组[(201.98±66.36)U/L、(43.28±14.18)U/mL],血清ApoA1 水平[(1.33±0.41)g/mL]低于结直肠腺瘤组[(1.58±0.51)g/mL]和对照组[(1.80±0.58)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NM分期增加、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发生,血清LDH、TSGF水平呈上升趋势,ApoA1 水平呈下降趋势,而随着分化程度增高,血清LDH、TSGF水平呈下降趋势,ApoA1 水平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DH、TSGF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呈正相关(rLDH=0.526、0.632、0.485;rTSGF=0.574、0.419、0.503,P均<0.05),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LDH=-0.412;rTSGF=-0.567,P均<0.05),而ApoA1 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呈负相关(r=-0.528、-0.557、-0.601,P<0.05),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496,P<0.05).血清LDH、ApoA1、TSGF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901,大于单项指标诊断.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LDH、TSGF呈高表达,ApoA1 呈低表达,其中血清LDH、TSGF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而ApoA1 与之相反,联合检测其水平对结直肠癌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结直肠肿瘤乳酸脱氢酶载脂蛋白A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病理特征

    原发性肝细胞癌TRIM21蛋白表达与腹腔镜根治术术后复发的关联性

    贾楷桥刘东升朱惠刚李肖芸...
    342-345,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三结构域蛋白21(TRIM21)蛋白表达,分析其对腹腔镜根治术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 年6 月—2022 年6 月某院行腹腔镜根治术的HCC患者138 例,术中切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不同临床病理特征HCC患者癌组织TRIM21 蛋白阳性表达率.随访 1 年,观察复发情况,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一般资料和癌组织TRIM21 蛋白表达阳性率,COX 回归模型分析 HCC 腹腔镜根治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癌组织TRIM21 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TNM分期为Ⅲ期、肿瘤多发、组织分化程度为未/低分化、有微血管侵犯的HCC患者TRIM21 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TNM分期为Ⅰ/Ⅱ期、肿瘤单发、组织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无血管侵犯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8 例患者随访期间14 例失访,69 例复发,复发率55.65%;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B级、TNM分期Ⅲ期、微血管侵犯、TRIM21 蛋白表达阴性是HCC腹腔镜根治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RIM21 蛋白在HCC组织中呈低表达,其表达与TNM分期、肿瘤数量、组织分化程度及微血管侵犯密切相关,是HCC腹腔镜根治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癌,肝细胞三结构域蛋白21腹腔镜根治术复发

    甲状腺癌组织HSP7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的关联性分析

    张修志翟慧萍魏哲
    346-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 年6月—2019 年12 月某院行手术治疗的165 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提取研究对象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甲状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HSP70 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甲状腺癌患者癌组织HSP70 表达,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HSP70 表达水平(0.87±0.23)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41±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最大直径≤4 cm、病理类型为分化型、TNM分期为Ⅰ~Ⅱ期的甲状腺癌患者癌组织中HSP70 表达水平分别为(0.83±0.23)、(0.72±0.19)、(0.69±0.15),低于肿瘤最大直径>4 cm、病理类型为非分化型、TNM分期Ⅲ~Ⅳ期患者癌组织的(0.95±0.27)、(1.39±0.32)、(1.02±0.28),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癌组织中HSP70 表达水平为(0.99±0.26),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的(0.75±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患者术后3 年复发率为23.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4 cm、病理类型为非分化型、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组织HSP70 表达升高是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甲状腺癌组织中HSP70 呈高表达,甲状腺癌组织中HSP70 高表达、肿瘤最大直径>4 cm、病理类型为非分化型、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均是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甲状腺肿瘤热休克蛋白70病理特征术后复发

    高分辨CT三维重建联合肺泡灌洗液中SHOX2、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诊断早期肺结节的价值

    黎欣庄仕龙刘芸肖泽林...
    351-354,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高分辨 CT 三维重建联合肺泡灌洗液(BALF)中矮小同源盒基因 2(SHOX2)、Ras 相关区域家族 A1(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诊断早期肺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 年5 月—2022 年5 月某院就诊并经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的肺结节患者100 例,FB下收集患者的BALF,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BALF中SHOX2 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同时收集高分辨CT三维重建检查、BALF检测结果.依据病检结果将患者分为恶性结节组(n=40)和良性结节组(n=60),分析高分辨CT三维重建检查、BALF中SHOX2、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对早期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各检测方法在早期肺结节诊断中的效能.结果:SHOX2 甲基化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 50.00%,AUC 为 0.708,RASSF1A甲基化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52.50%,AUC为0.713,2 基因甲基化联合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75.00%,AUC为0.767.高分辨CT三维重建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72.50%,特异度为73.33%,AUC为0.729,BALF对恶性结节的诊断敏感度为25.00%,特异度为100.00%,AUC为0.625.2 基因甲基化联合+高分辨CT三维重建诊断恶性肺结节的AUC为0.890,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0.00%和73.33%,其诊断效能高于2 基因甲基化联合+BALF细胞学分析和高分辨CT三维重建+BALF细胞学分析(Z=2.453、2.736,P均<0.05).结论:高分辨CT三维重建联合BALF中SHOX2、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在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鉴别效能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肺结节高分辨CT三维重建肺泡灌洗液矮小同源盒基因2Ras相关区域家族A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YO、cTnI、CK-MB水平变化及对疗效的预测价值

    马蓉张春有
    35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 年7 月—2023 年7 月某院收治的92 例CHF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2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 组血清MYO、cTnI、CK-MB水平,分析血清MYO、cTnI、CK-MB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相关性;比较不同疗效患者血清MYO、cTnI、CK-MB水平,分析其水平与CHF患者疗效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血清MYO、cTnI、CK-MB水平对CHF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MYO、cTnI、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 NYHA 心功能分级增加,血清 MYO、cTnI、CK-MB 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MYO、cTnI、CK-MB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0.448、0.462、0.537,P均<0.05).无效者血清MYO、cTnI、CK-MB水平高于有效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7d后血清MYO、cT-nI、CK-MB水平均为CHF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MYO、cTnI、CK-MB水平对CHF患者疗效预测价值的AUC分别为0.801、0.769、0.829,联合预测的AUC为0.963.结论:CHF患者血清MYO、cTnI、CK-MB水平升高,且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关系,联合检测其水平对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预测疗效的潜在指标.

    慢性心力衰竭肌红蛋白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预测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锻炼行动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肖红张晓丹黄斌
    360-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锻炼行动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 年12 月—2023 年12 月某院通过PCI成功植入冠状动脉支架的103 例AMI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AMI患者PCI术后锻炼行动自我效能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保险、居住地点、家庭平均月收入、支架植入数、吸烟史AMI患者PCI术后锻炼行动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 岁、焦虑、抑郁的AMI患者PCI术后锻炼行动自我效能评分低于年龄<60 岁、无焦虑、无抑郁患者,锻炼行为各阶段评分呈行动阶段>意向阶段>前意向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锻炼行为阶段、焦虑、抑郁是AMI患者PCI术后锻炼行动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锻炼行为阶段、焦虑、抑郁与AMI患者PCI术后锻炼行动自我效能密切相关.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锻炼行动自我效能锻炼行为阶段焦虑抑郁

    胎盘生长因子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及对子痫前期的预测效能分析

    韩楠楠
    364-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胎盘生长因子(PLGF)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子痫前期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2021 年1 月—2023 年5 月收治的122 例妊娠期高血压(HD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入组患者分为高危组(32 例)、中危组(45 例)及低危组(45 例),比较 3 组患者PLGF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经Pearson相关性系数检验PLGF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根据HDP患者子痫前期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子痫前期组和非子痫前期组,比较2 组患者PLGF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PLGF对子痫前期的预测效能.结果:高危组 PLGF为(40.24±10.31)pg/mL,低于中危组的(48.24±10.36)pg/mL和低危组的(55.62±15.45)pg/mL,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及舒张末期流速之比(S/D)分别为(1.66±0.23)、(0.77±0.23)、(3.39±0.27)均高于中危组的(1.08±0.21)、(0.56±0.14)、(2.92±0.36)和低危组的(0.84±0.16)、(0.39±0.15)、(2.21±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LGF与 PI、RI、S/D呈负相关.122 例HDP患者中,41 例发生子痫前期,患病率为 33.61%.子痫前期组 PLGF 为(60.41±10.27)pg/mL,低于非子痫前期组的(55.16±10.71)pg/mL,PI、RI、S/D分别为(2.05±0.36)、(0.83±0.21)、(4.12±1.25),均高于非子痫前期组的(1.71±0.43)、(0.71±0.22)、(3.44±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GF 预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23%、79.36%,截断值为57.79 ng/mL,AUC为0.856(95%CI=0.802~0.911).结论:PLGF水平随HDP患者PI、RI、S/D升高而降低,动态监测PLGF水平能早期预测子痫前期.

    子痫妊娠期高血压胎盘生长因子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预测效能

    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杨永亮
    368-370,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 2021 年 5 月—2022 年12 月收治的103 例H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早期组(33 例)、早期组(35 例)、延期组(35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超早期组在发病6h内实施手术,早期组在发病6~24h实施手术,延期组在发病24h后实施手术,比较3 组血肿清除率、血管内皮功能[血管生成素-Ⅰ(Ang-Ⅰ)、内皮素-1(ET-1)]、脑神经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 钙结合蛋白β(S100β)]、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再出血率、改良Rakin量表(mRS)评分].结果:3 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4 h,3 组Ang-Ⅰ、ET-1、NSE、S100β水平呈超早期组<早期组<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呈超早期组(15.15%)<早期组(17.14%)<延期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3 组再出血率及mRS评分呈早期组[8.57%、(2.25±0.31)分]<超早期组[24.24%、(3.77±0.82)分]<延期组[28.57%、(4.24±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 24h内实施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脑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发病6~24h为手术最佳时机,可在增强近期疗效同时降低再出血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颅内出血,高血压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时机疗效预后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邹婷沈付兰
    371-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颈肩腰腿疼痛患者应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5 月—2023 年 3 月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颈肩腰腿疼痛患者7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 35 例.参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综合治疗.观察 2 组治疗效果,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疼痛程度[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生活质量[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参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β-内啡肽[(183.85±25.45)ng/L]水平高于参照组[(170.54±23.42)ng/L],前列腺素E2[(11.77±3.82)g/L]、P物质[(523.34±22.57)ng/L]水平均低于参照组[(15.67±3.57)g/L、(585.34±22.3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评分为(1.72±0.64)分,低于参照组的(2.46±0.79)分,QLICD评分为(126.54±11.56)分,高于参照组的(99.12±10.45)分,中医证候积分总分为(8.10±2.28)分,低于参照组的(10.70±2.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可抑制患者血清疼痛介质释放,缓解活动受限和疼痛症状,提升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较理想.

    颈肩腰腿疼痛针灸临床疗效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