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对外经贸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对外经贸
对外经贸

索伶俐

月刊

2095-3283

hljfert@vip.163.com

0451-58819883(投稿)58819088(主任)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革新街165号

对外经贸/Journal Heilongjiang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 TradeCHSSCD
查看更多>>为适应期刊全球化发展形势,满足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期盼, 2011年6月8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1】499号文件正式批准,《黑龙江对外经贸》杂志更名为《对外经贸》,更名后的刊号为CN23-1578/F,国际刊号为ISSN 2095-3283,由地方性刊物跻身为国家级刊物。2012年1月《对外经贸》杂志第1期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对外经贸》杂志的前身为《黑龙江对外经贸》,创刊于1987年,由黑龙江省商务厅主管,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联合主办,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贸易经济类学术期刊。创刊25年来,得到国内外众多作者和读者的关注与厚爱,在政府决策部门和广大外经贸企业及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中拥有广泛、稳定、层次较高的作者群和读者群。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具品牌价值的贸易经济类学术期刊之一。《对外经贸》办刊宗旨:宣传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反映国内外经贸动态,传递经贸知识与信息,交流商务工作经验,促进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1】499号文)。 《对外经贸》主要栏目:专家视角、国际贸易、中俄经贸、世界经济、投资与合作、区域经济、社会关注、经贸实务、商务交流、金融市场、企业管理等。《对外经贸》服务对象:全心全意为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贸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图书情报部门提供决策支持、管理营销指南、独特的学术视野及全新的观点,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度诠释国内外重大经贸政策,解读经贸制度变革,前瞻时局走势。《对外经贸》办刊目标:秉承兼收并蓄、与时俱进品格,全方位追踪国内外重大经贸动态,研讨学术前沿。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经贸实证研究相结合,权威性、可读性、学术性、实践性相统一。贴近实际、贴近需求、贴近读者,努力打造特色、精品期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心全意服务决策、服务企业、服务学术研究。《对外经贸》编辑团队:现拥有一支以研究生学历为主,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编辑阅历丰富的工作团队,经历25年磨砺,已拥有成熟的编辑思想、科学的办刊模式和过硬的工作作风。主编索伶俐携《对外经贸》编辑部团队将继续发扬服务奉献精神,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努力打造特色、精品期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不辜负您的厚爱与期望。编辑部全体员工向长期以来对我刊工作给予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的各位领导和同仁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并衷心希望您一以贯之地为《对外经贸》杂志发展不吝赐教,真诚支持与帮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技术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机理的实证研究

    祝炜李松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数字技术已成为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核心动力.对数字技术发展水平予以定量识别,结合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发展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中的驱动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发展可以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地位升级,且对技术创新、消费需求和交易成本有显著性影响;在影响机制方面,数字技术发展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消费需求效应和交易成本变化效应间接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研究表明,大力发展、推广及应用数字技术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为此,政府及企业应加快数字技术与传统制造业融合,积极构建创新驱动、消费拉动、交易成本优化的现代化制造业新生态.

    数字技术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技术创新

    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陈春邹丽莎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11-2022 年长江经济带 11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从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区域异质性,呈"下>上>中"的空间分布.因此长江经济带应因地制宜深入发展数字经济,以加强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人力资本

    产业数字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

    曾缨
    68-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数字化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共同富裕体现经济发展和成果共享.因此,为验证产业数字化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基于2012-2022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能够促进共同富裕的提升,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产业结构升级是重要的作用机制,产业数字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产业数字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差异,东、中部地区影响效果较明显,西部影响效果有待加强.

    产业数字化共同富裕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共享

    数字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

    舒燕飞王顺利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金融发展改变金融服务的方式和格局,也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基于中国2011-2021 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数字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发现,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提升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水平、技术创新水平、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进而促进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较高的技术溢出水平、运输水平、教育投入则强化了这种影响.此外,这种影响在地理、行业层面存在异质性.提出推动数字金融发展、增加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建议,以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数字金融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机制检验空间溢出

    社区团购服务对消费者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

    张李明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理论和SOR理论,构建研究模型并设计调查问卷,利用SPSS和AMOS软件对293个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社区团购服务对消费者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品服务、系统服务和团长服务均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感知价值,感知价值正向影响消费者对社区团购的使用意愿.同时从商品服务、系统服务及团长服务三个维度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社区团购平台的发展提供参考.

    社区团购服务持续使用意愿

    数字经济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研究——来自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数据

    赵东旭李威廖作文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明确数字经济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作用机制,以我国31个省份2012-2022年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其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检验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于异质性分析,我国东、西、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依次递减.数字经济可通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间接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在二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而且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智力资本、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的实证分析

    胡文艳秦伟娜
    93-9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 2013-2022 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深入研究了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的内在关系及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机理,以促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研究发现,智力资本及其双要素对财务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存在正向作用;智力资本及其双要素与研发投入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研发投入在智力资本及其双要素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强调了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关键作用,并为企业如何有效提高财务绩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而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上市企业智力资本研发投入财务绩效

    基于低碳理念的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研究

    刘晓月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商务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了很多重要挑战.为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融合低碳理念的电子商务模式,通过低碳路径的实践,优化物流体系减少碳排放、提升平台运营的能效、引导消费者形成低碳消费习惯以及获取政策支持来促进电子商务行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分析电商公司的低碳模式,研究表明投资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保护环境,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增长潜力.

    低碳理念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环保创新

    翻译伦理视域下机器翻译伦理体系建构的应然与举措探究

    徐鑫涛翟风杰杨立学
    103-10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推动了机器翻译技术的不断升级.机器翻译技术既提高了人工翻译的效率,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翻译产业的传统认知模式.作为译者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翻译伦理探讨应不应该翻译及如何翻译的问题.通过探讨机器翻译的发展历程,回顾国内外学者对翻译伦理内涵的研究进程,阐述机器翻译伦理体系建构的必然性,探索性提出机器翻译伦理体系的建构举措,旨在助力规范机器翻译行业的翻译伦理建设.

    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翻译伦理体系

    数字化赋能与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谭岚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背景下,探索将工匠精神融入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已成为当前亟须深入研究的关键议题.面对融入过程中的诸多挑战,国际金融课程应首先解析金融工匠的定义及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精益求精这五个核心维度.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利用数字化赋能,进行教学改革:重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资源、重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和创新评估体系.这些改革举措,有助于打造"数字化引领,工匠精神塑造,国际视野融合"的课程特色,提升教学质量,进而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金融人才,以满足国际金融市场的人才需求.

    数字化赋能工匠精神国际金融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