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交通科技
黑龙江交通科技

王银涛

月刊

1008-3383

hljjtkj1978@163.com

0451-86683434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号

黑龙江交通科技/Journal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养护条件对地聚物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

    江嘉豪刘金亮杨喻博张宏亮...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矿渣、粉煤灰和沸石粉为主要原料,NaOH和水玻璃为碱激发剂,在标准养护和室温养护条件下制备地聚物。采用三个因素三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设计,揭示三个因素对地聚物28d抗压强度的影响并以 28d抗压强度为指标,确定制备地聚物的最佳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标准养护和室温养护条件下,水胶比对试件抗压强度有显著影响。标准养护条件制备地聚物最佳配合比组合即矿渣、粉煤灰和沸石粉配合比分别为50%、25%和25%,水胶比为0。35,水玻璃模数为1。4,最高强度为68。4 MPa。室温养护条件制备地聚物最佳配合比组合即矿渣、粉煤灰和沸石粉配合比分别为50%、25%和25%,水胶比为0。40,水玻璃模数为1。4,最高强度为60。35 MPa,可见不同养护条件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大。

    养护条件正交试验地聚物抗压强度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哈同高速养护工程中的应用

    王立超郝鹰鹏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哈同高速公路旧路路面使用现状及发生的病害情况,依据已有数据,重新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检验沥青混合料性能,采用就地冷再生修复处理方案。结果表明当按照设定沥青混合料级配,在最佳含水率为 5。4%、最佳泡沫沥青用量为2。3%时,再生后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等满足规范要求;并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结合路面施工检测可知,压实度等均符合规范要求。

    泡沫沥青冷再生配合比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超薄铺装沥青混合料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

    王剑伦邱巍
    10-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超薄铺装材料压实困难、抗水损能力与高温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采用密级配设计与复合改性方法,提出超薄铺装材料的设计和路用性能评价指标,采用具有温拌-抗车辙效果的复合型添加剂并结合室内试验研制出一款新型的高性能超薄铺装养护材料。基于动态模量、高温蠕变、疲劳性能等力学性能试验探究超薄铺装材料在行车荷载长期作用下力学性能的衰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超薄铺装材料具有优异的路用性能与施工和易性,能够保证在桥面降温速度较快的施工条件下仍能达到标准的压实度。

    超薄铺装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力学性能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压实温度控制研究

    柴嘉占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度是影响沥青路面压实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究沥青路面最优的压实温度,以长沙至益阳高速公路扩容工程使用的SMA-13 混合料为研究对象,以温度为变量,通过变量试验,探究不同压实成型温度对于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影响,根据混合料的压实指标特性,结合施工环境的影响,确定有效的压实温度控制范围,即温度应控制在 80℃以上。同时通过试验建立压实温度、环境条件与压实时间的回归模型,探究压实温度与压实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确定有效压实时间进行最佳压实温度的控制。按照试验确定的有效压实温度等进行现场施工,温度监测表明,通过调控摊铺与压实同步进行,保证有效压实时间控制在52 min内、压实温度满足大于 80℃以上时,施工中未出现温度离析,可以对温度离析进行有效控制。

    压实温度控制压实有效时间SMA-13混合料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开裂滑移的加固处理技术

    孙伟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阶段高速公路边坡病害现象频发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高速公路路基边坡开裂滑移的加固处理技术。根据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项目的基本情况,综合分析路基边坡发生开裂、滑移病害的主要原因,从锚固处理、生态加固处理以及抗滑桩加固处理等方面入手,设计开裂滑移病害的修护管理方案,应用加固处理技术,完成修复工作。结果 显示,对于随机的 10 处高速公路路基边坡测点,分别在正常工况、暴雨天气以及地震条件下,加固处理施工后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实际工程的最低标准1。25,经过加固处理后,土壤的抗剪强度平均提高了25%,压缩模量平均增加了15%,渗透系数平均降低了30%。

    高速公路建设路基边坡施工开裂滑移病害加固处理技术

    测定路面标线用玻璃珠有害物质试验研究

    王恒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识别路面标线用玻璃珠有害物质含量测定过程中试验操作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样品进行检测;采用不确定评定方法,对试验检测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不确定性的来源,对不确定分量进行评估,合成不确定度,计算出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显示,标准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贡献最大,重复性测定溶液试验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次之。依据评定结果,梳理了在试验标准液配制、混合标液及标准曲线溶液配制以及试验检测、数据处理等检测过程中的关键点,提高路面标线用玻璃珠测定铅、砷、锑等有害物质含量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路面标线用玻璃珠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不确定度评定有害物质

    连霍高速三门峡段改扩建路面纵向裂缝成因及治理措施

    刘津源职子涵
    30-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研究长时间重载作用下路面纵向裂缝的成因及治理措施,以三门峡境内连霍高速改扩建项目为依托,针对改扩建之前的老路路面裂缝病害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对比分析法,研究了路面纵向裂缝的类型、成因,并据此提出了适用于高等级公路路面纵向裂缝的轻度、中度和重度裂缝处治措施,预期可延长道路使用年限5 年,节约30%的养护成本及大修资金。

    路面纵向裂缝处治措施

    桉木颗粒对沥青路面凝冰及防滑效果的影响

    张云龙史婧菲张岩昆姬郑国...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冬季路面凝冰给交通出行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尤其是路面暗冰不易察觉。老年群体由于视力不佳,容易被暗冰滑倒,轮椅也易打滑倾覆,引发事故。针对冬季道路凝冰给老年群体出行带来不便这一问题,研究了桉木颗粒对潮湿地区冬季沥青路面凝冰时间、抗滑效果以及融冰时间的影响。研究采用室内模拟对比试验,发现提前布撒桉木颗粒试件的凝冰时间比未处理试件增加了24%,提前布撒桉木颗粒试件的摩擦摆值比未处理试件提高了143%,凝冰后布撒桉木颗粒试件的融冰时间比未处理试件减少了12%。试验结果表明桉木颗粒对沥青路面凝冰现象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具有防滑效果。

    交通运输工程路面防滑交通安全桉木颗粒

    汾石高速公路施工中路基土方开挖技术

    冯晓辉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高速公路路基土方开挖施工的建设效率与质量,应用纵向、横向混合土方开挖技术,对汾石高速公路路基土方开挖施工展开研究。根据工程概况,设计纵向、横向的混合土方开挖技术。应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土方开挖工程量,为后续施工的开展提供数据参考;根据设计图纸,在施工路基的断面、中线以及高程做测量放样工作,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基准目标。在土方开挖施工的过程中,换填路床并碾压压实,从而确保渣土边坡的稳固性。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与分析,对于随机10 处测点,土方开挖后路基基底压实度最小值为98。32%,孔隙率最大值为28。5%,地基系数最小值为190 MPa/m,变形模量最小值为165。31 MPa,均在实际工程标准范围内。

    汾石高速公路路基建设土方开挖技术

    旧混凝土公路路基与路面改造方案设计

    王麟
    42-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旧混凝土公路传统改造方法的改造效果较差、路面容易出现开裂等问题,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作了优化设计,提出一种新的路基与路面改造方法。以高州市大唐荔乡田园综合体核心区内道路改造工程项目为例,计算旧混凝土公路路面结构的弯沉值,使用贝克曼梁弯沉仪检测旧混凝土公路路基与路面的回弹弯沉,设计混凝土路基与路面的沥青加铺层,选取与旧混凝土公路原基层材料相同的材料进行换填,对新旧混凝土公路路基路面进行拼接处理。采用新设计方法改造后的路面结构承载能力均在516。7 MPa以上,证明改造后路面承载能力得到提高。

    旧混凝土公路路基路面改造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