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医学
黑龙江医学

杜广洲

月刊

1004-5775

hljyx08@163.com

0451-87253050 87253051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黑龙江医学/Journal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黑龙江分会主办的地方性综合临床医学期刊,创刊于1972年办刊三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为临床医学、教学及科学研究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注重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在各方面取得突出在绩。本刊全体采编人员竭诚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订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肿瘤骨转移患者的99mTc-MDP骨显像参数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陈冉冉
    2947-2949,2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肿瘤骨转移患者的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骨代谢半定量参数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16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判断骨显像诊断骨质疏松的价值,进行骨显像骨代谢半定量参数和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在168例患者中,68例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的腰椎/股骨干每像素平均放射性计数(ROI)比值和股骨颈/股骨干ROI比值都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575、14.015,P<0.05);骨质疏松组的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与非骨质疏松组对比都有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575、11.199,P<0.05);在肿瘤骨转移骨质疏松患者中,Pearson分析显示腰椎/股骨干ROI比值、股骨颈/股骨干ROI比值与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r=-0.789、-0.697、-0.706、-0.745,P<0.05).结论:恶性肿瘤骨转移骨质疏松症患者的99mTc-MDP骨显像骨代谢半定量参数与骨密度有较好的相关性,诊断骨质疏松症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肿瘤患者随访过程中合并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和应用价值.

    恶性肿瘤骨转移骨质疏松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骨显像骨密度相关性

    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正念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高瑞瑞米爱红郝黎丹
    2950-2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正念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2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患者的正念水平得分情况,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正念水平的因素.结果:患者正念水平得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正念水平与患者性格、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以及透析龄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73;F=5.677、3.312、5.808,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性格、文化程度以及透析龄是影响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正念水平的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3、1.947、2.303、2.531,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正念水平现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患者性格、文化程度以及透析龄是影响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正念水平的因素.

    血液净化治疗正念水平多重线性回归五因素正念量表

    围术期综合保温措施联合人文关怀在骨科手术输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徐璐郑华珍孙怡谭婕...
    2954-2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围术期进行综合保温措施联合人文关怀在骨科手术输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行骨折手术治疗、符合输血指征、符合异体输血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综合保温措施联合人文关怀,分别监测两组患者输血后的鼻温变化,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记录术后两组患者的低体温、寒战、心率增快及苏醒延迟的发生率,调查并统计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30、60、120 min鼻温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75、10.234、7.562,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2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54,P<0.05).结论:在围术期采取综合的保温措施联合人文关怀,能有效维持骨科输血患者围术期体温,缩短术中患者低体温持续时间,有效防止低体温的发生.

    围术期综合保温措施集束化护理骨科输血

    脑卒中偏瘫患者病耻感与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刘潺潺
    2957-2959,2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病耻感与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SSCI)、Herth希望量表(HHI)及生命质量评定量表(SS-QOL)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评估,由研究人员询问患者基线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病耻感与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共发放问卷88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7.73%.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病耻感得分为68~95分,平均得分(80.40±7.33)分;希望水平得分为20~37分,平均得分(29.98±3.34)分;生活质量得分为98~195分,平均得分(145.50±30.50)分.脑卒中偏瘫患者病耻感与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均呈负相关(r=-0.973、-0.985,P<0.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病耻感普遍较高,并与其希望水平、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即患者病耻感越高,其希望水平、生活质量越低.

    脑卒中偏瘫希望水平生活质量病耻感相关性

    宫颈癌组织Survivin、HPV16E7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崔光娥文帅刘英杰宋庆...
    2960-2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癌(CC)组织生存蛋白(Survivin)、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基因片段(HPV16E7)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4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收治的118例CC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组织Survivin、HPV16E7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总生存期(OS)、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组织Survivin阳性表达与FIGO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组织HPV16E7阳性表达与FIGO分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3.741、18.819、15.311、7.715,P<0.05).不同分期下,OS<6个月患者组织HPV16E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OS≥6个月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667、6.089,P<0.05).化疗敏感患者组织Survivin、HPV16E7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化疗抵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3.248、7.859,P<0.05).Survivin与 HPV16E7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26,P<0.05).结论:CC 组织 Survivin、HPV16E7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化疗敏感性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宫颈癌生存蛋白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基因片段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化疗敏感性

    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贫血的影响

    周颖苏亮刘芳王梅珍...
    2964-2966,2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对慢性肾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2月宜春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CRF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微炎症状态、贫血状况、免疫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38、4.301、3.81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et)、红细胞(R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30、8.109、13.39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58、2.095、4.06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倦怠、面白无华、气短懒言、腰酸膝软、纳呆少食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97、4.991、8.474、8.340、7.057,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CRF血液透析患者,可改善其微炎症状态、贫血状况及免疫功能,缓解其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参苓白术散加减微炎症状态贫血状况免疫功能

    LCBDE+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郭雪亮王向征张会来叶赛...
    2967-2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样本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68例CB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LCBDE+LC组和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LC组,每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3 d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物质(P)]和免疫功能(CD4+、CD8+、CD4+/CD8+)情况.结果:LCBDE+LC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胆汁引流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ERCP/EST+LC组,结石完全清除率明显高于ERCP/EST+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4、4.623、3.198、2.225、2.214、4.012;x2=4.221,P<0.05);术后 3d,两组患者 IL-6、TNF-α 和 P 水平明显升高,但 LCBDE+LC 组患者低于ERCP/EST+LC组,两组患者CD4+、CD8+水平和CD4+/CD8+明显降低;LCBDE+LC组与ERCP/EST+L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是14.71%和2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05,P>0.05).结论:LCBDE+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相较于ERCP/EST+LC更有助于确保结石完全清除,且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

    帕金森病患者失眠的治疗研究

    杨坤军林艺凌
    2971-2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辅助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技术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失眠,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漳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PD合并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失眠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应用rTM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9,P<0.05).研究组患者在夜间睡眠质量评价、保持睡眠困难、睡醒时发生震颤、早晨醒来后感觉困倦欲睡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12、1.935、1.812、1.602,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辅助应用rTMS技术治疗能够提高PD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加其睡眠时间,改善其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失眠重复经颅磁刺激生活质量

    八段锦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周泽林李猛陶运生杨智骏...
    2974-2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八段锦联合雷贝拉唑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6月铜陵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单用雷贝拉唑)和治疗组(八段锦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耐信量表(RDQ)评分、胃食管反流病自测量表(Gerd Q)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RDQ评分、Gerd Q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3、0.001、13.562、20.210、9.509、57.103、15.137、4.912、4.185、8.269,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67,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雷贝拉唑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达到了较理想的疗效,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提高其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八段锦雷贝拉唑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生活质量

    基于"冬病夏治"理念的穴位贴敷法在COPD稳定期的应用效果探讨

    孙书芳常会峰
    2977-2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基于"冬病夏治"理念的穴位贴敷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1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基于"冬病夏治"理念实施中药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生存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咳嗽、咳痰、气喘、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32、3.333、2.422、3.373、2.483,P<0.05);试验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吸流速峰值(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90、3.119、2.740,P<0.05);试验组的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O2)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23、2.465、3.277,P<0.05);试验组的COPD评估量表(CAT)、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10、3.155,P<0.05);试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36,P<0.05).结论:在给予COPD稳定期患者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基于"冬病夏治"理念实施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对改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及生存质量,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