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医学
黑龙江医学

杜广洲

月刊

1004-5775

hljyx08@163.com

0451-87253050 87253051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黑龙江医学/Journal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黑龙江分会主办的地方性综合临床医学期刊,创刊于1972年办刊三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为临床医学、教学及科学研究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注重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在各方面取得突出在绩。本刊全体采编人员竭诚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订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临床营养科建设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

    于庆华刘伟梅光亮陈二花...
    2501-2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营养在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共识,临床营养科的建设和发展已被提到重要日程.在梳理我国临床营养科建设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临床营养科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需求驱动型、政策驱动型和评审驱动型等3种临床营养科建设和发展路径.

    临床营养科学科建设学科发展路径

    建立手术室患者安全防范机制的探讨

    罗丽刘鑫关诚君赵微...
    2504-2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术室患者安全面临多维度挑战,主要包括沟通不畅、认知偏差导致的决策错误、技术操作失误等.为应对这些问题,医疗机构需采取结构化沟通技巧,利用闭环交流和标准化核查流程减少差错.认知差错管理重视决策过程分析与纠正,辅以技术手段辅助高难度手术操作.此外,实施严格的仪器检查、召开安全核查简会及进行术后总结,对预防错误至关重要.非技术性技能培养,比如减少手术干扰、保持高度情境意识及有效管理疲劳也是重要环节.针对特定风险,如手术部位混淆、用药错误及手术相关伤害,需制定专门防控策略.通过建立健全事件报告系统、遵循最佳循证实践、开展团队培训和模拟演练,可进一步巩固安全文化,全面提升手术室安全管理水平.

    手术室患者安全结构化沟通认知偏差管理技术性与非技术性技能风险管理策略

    本刊对来稿的一般要求

    2507页

    急诊医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赵浩东马羊程炯炯陈佳...
    2508-2510,2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急诊医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2019级临床医学4个班级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个班级60名学生.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观察翻转课堂教学法对急诊医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结果: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制定学习目标及计划、自我监测及调节、获取及处理信息、交流合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3.01、3.07、3.72,P<0.05).两组学生自我动机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5,P=0.001).两组学生学生学习信念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8,P=0.237).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急诊医学翻转课堂自主学习教学效果

    儿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和思考

    李佳承黄兰于洁游华...
    2511-2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要分析了我国高校现阶段儿科学专业学位和在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围绕着培养目标、辅导方法、教学设置、实践性教育、学位论文与品质评估等方面,对比了不同学历类别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之间的区别和差异,对今后更好地培养儿科学博士研究生、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不同类型高层次儿科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儿科学专业学位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南阳市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相关性调查

    李飒陈静李月明
    2514-2516,2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南阳市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临床特征与肠道微生态状况的相关性,为RRTI患儿的预防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2021年河南大学附属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18例符合条件的RRTI患儿作为RRTI组,按照1∶1比例纳入同期同医院行健康体检的218名儿童作为传统组.收集所有纳入受试儿童的年龄、性别、喂养方式、体重、身高等信息并分组比较.明确并整理观察组患儿感染部位、1年内感染频次、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4+、CD4+/CD8+)数据.应用16S rRNA荧光定量PCR检测所有受试儿童肠道中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菌落数,计算B/E值并行组间比较.比较观察组患儿中不同感染部位、不同感染频次、不同淋巴细胞百分比范围患儿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比值(B/E值).以B/E值<1为肠道微生态紊乱,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感染部位、不同感染频次、不同淋巴细胞百分比与肠道微生态异常间的相关性.结果:RRTI组患儿肠道双歧杆菌菌落数、B/E值明显低于传统组受试儿童,大肠杆菌数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27、22.466、24.572,P<0.05);RRTI患儿下呼吸道感染、1年内感染频次与肠道微生态紊乱呈负相关(r=-0.621、-0.703);治疗后,RRTI组患儿CD3+、CD4+/CD8+高于传统组、CD4+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12、4.799、4.424,P<0.05);治疗后,RRTI组患儿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低于传统组、双歧杆菌数量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74、6.031、8.192,P<0.05).结论:南阳市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指标与肠道微生态紊乱呈高度相关,临床应高度关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肠道微生态平衡调整,以期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防治效率,促进儿童健康水平.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肠道微生态平衡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免疫功能相关性防治对策

    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执业环境调查分析

    许雅婷谢宝缘
    2517-2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1-2022年的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得分,为改善护理人员执业环境提供参考.方法:依托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制定的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采用连续性抽样方法,分别选取2021年8-9月、2022年11-12月选取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 38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医院2021年度测评总分(85.34±15.10)分,2022年度测评总分(89.80±13.34)分,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均从属"医院管理参与度"维度,得分最高的3个维度从属"专业发展"、"内部支持",工龄≥2且<5年的护理人员执业环境测评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2022年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总分与不同特征护士之间的关系,可见工作年限不同,执业环境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调查医院护士执业环境总体较好,进一步优化的关键点在于提高护士对医院管理的参与度.

    护士执业环境医院管理问卷调查

    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康复指导对喉癌患者术后希望水平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研究

    郭洁李瑶杨蓓
    2521-2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康复指导对喉癌患者术后希望水平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康复指导,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希望水平、自我管理效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压力、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581、17.746、20.967,P<0.001).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采取积极行动3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695、14.145、12.605,P<0.001).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正性态度、缓解压力、自我决策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702、10.785、11.146,P<0.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04,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心理健康、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命活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62、12.924、6.919、12.222、14.214、12.855、9.521、8.704,P<0.001).结论: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康复指导能够改善喉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术后希望水平,有效增强其自我管理效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喉癌Snyder希望理论康复指导希望水平自我管理效能

    rTMS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对吞咽功能和脑微循环的影响

    田娣刘燕
    2525-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对吞咽功能和脑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吞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吞咽训练基础上结合rTMS,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功能评分、神经损伤指标及神经营养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8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的结局和严重程度量表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价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标准吞咽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85、7.058、16.68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浆神经肽Y、视锥蛋白样蛋白、抗衰老关键蛋白抗体及轴索过度生长抑制因子-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561、15.328、12.712、19.185、13.41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10、81.542、13.926、P<0.05).结论:rTMS结合吞咽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出现吞咽障碍中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调节其神经损伤指标与神经营养指标水平,促进患者恢复.

    脑卒中重复经颅磁刺激吞咽训练吞咽功能

    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抢救效果影响

    陈金玲
    2528-2530,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80例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8月—2023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率、院内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及胸痛缓解率情况,并分别在急诊时和出院前记录两组患者心脏超声过程中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分诊到会诊、会诊到确诊、首份心电图及胸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6、7.179、2.687、4.573、3.279,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胸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4、11.250,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VESV、LVEDV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6、2.133、4.447,P<0.05).结论:应用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可提升UAP患者的抢救效率,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提升胸痛缓解率,促进患者心功能转归.

    时间量化急救护理模式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救效率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