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医学
黑龙江医学

杜广洲

月刊

1004-5775

hljyx08@163.com

0451-87253050 87253051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黑龙江医学/Journal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黑龙江分会主办的地方性综合临床医学期刊,创刊于1972年办刊三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为临床医学、教学及科学研究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注重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在各方面取得突出在绩。本刊全体采编人员竭诚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订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IBM理论结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李璐王楠谢素丽
    329-331,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信息-动机-行为(IBM)理论下的早期康复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IBM理论引导下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康复依从性、干预前后的脊柱功能改善情况、疼痛缓解情况,并通过开展6个月短期随访对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45,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脊柱功能障碍(SFI)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0、3.262,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80,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2、2.705,P<0.05).结论:基于IBM理论为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康复依从性,对改善脊柱功能、缓解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并提升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脊柱骨折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早期康复护理脊柱功能疼痛情况

    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血清S100β及NSE水平的影响

    陈莉赵美英汪桂青
    33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经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干预对认知功能、血清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129例脑卒中PS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常规康复干预)和观察组65例(常规康复干预联合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两组患者均干预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训练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为注意力、抽象能力和记忆力、视空间执行能力评分;神经因子水平:训练前后血清S100β和NSE水平;照顾负担:干预前后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和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AC)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注意力、抽象能力、记忆力、视空间执行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3、11.873、4.519、7.954,P<0.05);观察组患者ZBI、PA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83、14.165,P<0.05).观察组患者NSE、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94、4.824,P<0.05).结论:常规康复联合早期强化认知功能对脑卒中PSCI患者干预可有效改善神经因子,降低照顾负担,减轻认知障碍.

    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

    脑卒中患者采取数字OT训练系统与作业疗法干预对上肢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王梦露尔兆娟肖中兴
    336-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数字OT训练系统与作业疗法在脑卒中疾病中联合应用,对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作业疗法,观察组采取作业疗法联合数字OT训练系统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训练配合度、AD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认知功能(MoCA)评分、健康生活质量(SF-36)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0,P>0.05).观察组患者训练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上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5、3.475,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61、2.552,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7、7.053、4.750、3.534、7.755、3.782、7.559、4.507,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取数字OT训练系统与作业疗法联合干预的效果明显,可改善其认知、神经功能,经合理训练后其上肢功能恢复明显,提升患者日常ADL、生活质量及训练配合度.

    脑卒中数字OT训练系统作业疗法上肢功能生活自理能力

    基于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模式干预在糖尿病高危青少年人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孙健刘玉荣史秋玉高文雪...
    340-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高危青少年人群实施基于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模式干预的应用效果,为降低青少年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春季学期佳木斯市3所高中的学生进行随机血糖筛查,筛选其中葡萄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异常的61例学生进行住院治疗,采用计算机单盲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实施基于MMC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自我护理行为[中文修订版Morisli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疾病转归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65、3.945、3.664、7.925,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MMAS-8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2、24.843、11.672、40.221、5.336、19.732,P<0.05).研究组患者未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疾病不良转归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16,P<0.05).结论:对糖尿病高危青少年人群实施MMC模式干预,能够及早发现糖尿病,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提高自我护理行为能力,降低糖尿病发病率,促进疾病转归.

    糖尿病青少年人群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血糖

    认知与行为护理联合精准动态延伸护理在神经内科难治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郭燕君方媛张大鹏
    343-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认知与行为护理联合精准动态延伸护理在神经内科难治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神经内科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与常规组(51例).常规组实施精准动态延伸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认知与行为护理,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自我效能评价量表(GSES)、癫痫发作次数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GSE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52,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期间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46,P<0.001);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44,P<0.05).结论:认知与行为护理联合精准动态延伸护理能够改善神经内科难治性癫痫患者自我效能、降低癫痫发作次数,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认知与行为护理精准动态延伸护理神经内科难治性癫痫自我效能癫痫发作次数生活质量

    双暗示性心理护理对进行鼻内镜检查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李晓玲黄维平许欢
    346-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双暗示性心理护理对进行鼻内镜检查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1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鼻内镜检查的1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双暗示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心理状态以及配合度评分,并观察患者心理应激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1、2.790、3.120,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0、3.274,P<0.05);干预组患者主动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x2=4.595,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降低,且干预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7、2.449、2.735,P<0.05).结论:双暗示性心理护理应用于鼻内镜检查,可较好地减轻患者负面情绪,降低心理应激,促使其积极面对检查,提高配合度.

    双暗示性心理护理鼻内镜检查心理状态配合度

    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措施在帕金森患者中的应用

    卢春丽
    349-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措施在帕金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20年3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5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帕金森症状严重程度、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UPDRS中精神、行为和倾诉(7.04±1.94)分,日常生活活动(27.36±3.81)分,运动检查(30.29±4.87)分,生活质量评分(69.14±6.58)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0、3.381、4.598,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认知功能评分(24.16±2.24)分、睡眠质量评分(122.40±10.73)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4、5.790,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中身体活动(12.13±1.54)分、日常生活行为(11.13±1.06)分、精神健康(9.81±1.13)分、屈辱感(5.13±1.22)分、社会支持(4.26±0.53)分、认知(6.10±1.02)分、交流(4.13±0.82)分、身体不适(4.06±0.73)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5.014、13.807、10.739、9.235、18.010、13.102、8.004、8.637,P<0.05).结论: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帕金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

    帕金森罗伊适应模式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问题导向联合压疮预警干预机制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王芮
    352-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问题导向联合压疮预警干预机制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问题导向联合压疮预警干预机制.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风险、压疮发生率及分期、术后临床效果(术后ICU治疗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3d后,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99,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压疮分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4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ICU治疗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70、5.813,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4,P<0.05).结论:问题导向联合压疮预警干预机制可降低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压疮风险,改善压疮情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问题导向压疮预警干预机制重症脑出血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多发伤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

    冯小丹
    35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路径(CNP)对多发伤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联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MDT模式下的CNP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效、创伤严重程度[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检查时间及会诊医生到诊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861、14.790、9.184,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I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3.380,P<0.05).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5,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90,P<0.05).结论:MDT模式下的CNP护理能够提高多发伤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缩短急诊停留时间及检查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急诊多发伤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临床护理路径救治成功率

    益气复脉汤加减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气阴两虚证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研究

    侯明明王鑫李舒琪
    358-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复脉汤加减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气阴两虚证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驻马店市中医院就诊的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复脉汤加减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血脂指标水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5.171、11.068、9.319、8.485、6.869、7.153,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4、3.822、9.631、4.685,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97、114.000、183.848、56.612、44.714、47.054、70.502、5.723,P<0.05).结论:益气复脉汤加减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可提高气阴两虚证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脂,改善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益气复脉汤加减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气阴两虚证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