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医学
黑龙江医学

杜广洲

月刊

1004-5775

hljyx08@163.com

0451-87253050 87253051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黑龙江医学/Journal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黑龙江分会主办的地方性综合临床医学期刊,创刊于1972年办刊三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为临床医学、教学及科学研究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注重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在各方面取得突出在绩。本刊全体采编人员竭诚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订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COPD患者应用快慢呼吸训练联合动机性访谈的临床疗效

    胡光玉杜姝曼龚世佳
    424-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快慢呼吸训练联合动机访谈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河南省信阳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实行快慢呼吸训练联合动机性访谈措施,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措施,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9、5.889,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如厕、吃饭、步行、穿衣与上下楼梯等日常生活能力总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0、2.144、2.074、2.253、2.527、3.343,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应用快慢呼吸训练联合动机性访谈可以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患者也可以在呼吸训练康复中改善自身生存质量.

    快慢呼吸训练动机性访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焦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多巴胺对改善剖宫产椎管内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

    曲沛王双兵
    427-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多巴胺(DA)用于剖宫产椎管内麻醉对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择期行剖宫产分娩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按1∶1比例将其分为常规组(65例,采用常规椎管内麻醉)和研究组(65例,采用DA辅助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及母婴结局.结果:术后,研究组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常规组,血氧饱和度(SPO2)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4、2.929、3.474、3.409、2.857,P<0.05);在不同麻醉方案下,研究组新生儿脐动脉血中动脉氧分压(PaO2)高于常规组,酸碱值(pH)、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9、4.326、3.353,P<0.05);娩出后1 min、5 min、10 min时的Apgar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2、3.955、2.472,P<0.05);在不同麻醉方案下,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2,P<0.05).结论:采用DA辅助椎管内麻醉可有效维持剖宫产患者术中及术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改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及预后、降低产妇术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剖宫产椎管内麻醉多巴胺血流动力学脐动脉血气分析母婴结局

    宫外孕与妊娠黄体囊肿的阴道及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张影卢薇薇张翠萍潘璐...
    431-43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宫外孕与妊娠黄体囊肿的阴道及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宫外孕患者和36例妊娠黄体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阴道及腹部超声检查.比较宫外孕及妊娠黄体囊肿患者超声影像学结果.结果:宫外孕组患者RI值和高回声占比高于妊娠黄体囊肿组患者,低回声占比低于妊娠黄体囊肿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49;χ2=24.757,P<0.05);宫外孕组患者极低阻力发生率高于妊娠黄体囊肿组患者,低阻力和高阻力发生率低于妊娠黄体囊肿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88、4.383、5.563,P<0.05);宫外孕组患者点状血流和条状血流占比高于妊娠黄体囊肿组患者,环状及半环状血流占比低于妊娠黄体囊肿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44、18.077、5.806、45.370,P<0.05).结论:经阴道及腹部超声检查可通过对血流指数、回声、血流分布以及血流频谱形态的差异鉴别宫外孕和妊娠黄体囊肿,以进行及时的鉴别诊断,予以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宫外孕妊娠黄体囊肿阴道超声腹部超声

    会阴盆底超声检查评估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妇盆底功能关系的应用价值研究

    赵丹
    434-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在评估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妇盆底功能关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6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与阴道顺产组,每组各80例,另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于产后6~8周采用GE Voluson S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健康女性于体检时进行会阴盆底超声检查.观察并测量静息及Valsalva状态下盆底功能各项超声参数,比较三组女性不同状态下的盆底超声参数差异.结果:静息状态时,剖宫产组、阴道顺产组产妇尿道倾斜角小于对照组,阴道顺产组产妇尿道倾斜角小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971,P<0.05).Valsalva状态时,三组女性膀胱颈位置、膀胱位置、宫颈外口位置、膀胱颈移动度、尿道倾斜角、尿道旋转角、膀胱尿道后角及裂孔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8.883、803.493、391.602、223.600、100.175、172.614、165.113、41.806,P<0.05).阴道顺产组产妇膀胱脱垂率、漏尿发生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04、7.910,P<0.05).结论:分娩对产妇盆底结构及功能造成明显影响,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产妇分娩后的盆底结构,其中阴道顺产分娩较剖宫产的盆底结构超声参数异常更明显,与盆底结构及功能损伤存在密切联系,可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分娩方式盆底功能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朱爽
    438-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7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详细观察平扫特征和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征.联合应用图像重建(MPR)、容积重建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等多种技术对扫描中得到的图像进行二维重建和三维重建,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的效果.结果:经手术证实,有29例梗阻性病变,17例穿孔性病变,22例出血性疾病,49例炎症性疾病以及3例缺血性病病变.多层螺旋CT诊断确诊为急腹症116例,诊断准确率为96.67%.其中梗阻性病变和穿孔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0%,出血性疾病、炎症性疾病以及缺血性病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45%、95.92%和66.67%.结论:临床上对急腹症患者实施诊断时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诊断准确率梗阻性病变穿孔性病变

    后疫情时代以微课联合护生标准化病人为支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苏晓云贺继平李红梅杨芯雨...
    441-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后疫情时代以微课联合护生标准化病人(SSP)为支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该教学模式对护生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2019级470名护理本科生作为观察组,2018级490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进行传统教学加小讲课,观察组护生开展以微课联合SSP为支撑的混合式教学.比较两组护生教学后的理论评分、实践技能评分、教学前后的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量表及护理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评分.结果:教学后,观察组护生理论评分、实践技能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77、8.165,P<0.05).教学前,两组护生学习态度量表、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6、0.237、0.535、0.433、0.566、0.835、0.235,P>0.05).教学后,观察组护生考核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89、21.520、21.377、22.611、26.091、17.369、23.975,P<0.05).结论:后疫情时代以微课联合SSP为支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显著提升护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微课联合护生标准化病人精神科护理教学应用效果

    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教学模式在肾内科实习护士生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李晓庆
    445-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教学模式(CBL)在肾内科实习护士生中的应用,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3月德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64名实习护士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批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模式进行带教,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翻转课堂联合CBL进行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生培训后学习积极主动性、出科考试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实操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培训后,两组实习护士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总分均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学习积极主动性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854,P<0.05).培训后,观察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实操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0、4.355,P<0.05).培训后,观察组出科时教学满意度(90.63%)高于对照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1,P<0.05).结论:翻转课堂联合CBL可提升肾内科实习护士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其出科考试成绩及出科时教学满意度,该教学模式可为后续肾内科实习护士的临床带教提供理论支持.

    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模式实习护士生学习积极性出科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

    作业疗法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的影响

    汪云朋
    448-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作业疗法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常规康复护理)与对照组(作业疗法联合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的平衡功能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结果:干预3个月,试验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79、5.555,P<0.05);试验组患者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24、8.637、26.306、5.162、7.579、15.302、8.918、8.080、20.745、10.862、1.397、6.806,P<0.05).结论:作业疗法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功能性步行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偏瘫作业疗法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平衡功能功能性步行能力生活质量

    团队生活技能训练模式在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伟民王辉于兴祎
    451-453,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团队生活技能训练(SST)模式在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许昌市建安医院收治的60例初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采用团队SST模式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的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PANSS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0、2.193、3.958,P<0.05);干预后,实验组SCL-90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0、7.752、7.530、3.623、6.530、6.003、5.308、2.364,P<0.05);干预后,实验组SSPI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8、6.571、7.272,P<0.05).结论:对于初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而言,团队SST模式干预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执行能力和社会功能,提高患者智力水平,减轻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团队生活技能训练模式初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

    多学科协作下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观察

    刘婷
    454-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下快速康复外科(ERAS-MDT)模式在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7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收治的104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ERAS-MDT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收缩压(SBP)、心率(HR)、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3、2.240、4.915,P<0.05).麻醉后5 min,观察组患者SBP、H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9、3.83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3,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中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0、2.424、5.471、3.40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6,P<0.05).结论:ERAS-MDT模式应用于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中,能够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加速康复外科多学科协作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