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包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包装
湖南包装

文稀枝

季刊

1671-4997

hnpack911@sohu.com

0731-85532907,85117671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356号

湖南包装/Journal HuNan BaoZhu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眼动仪的幼儿园室内空间色彩设计研究

    李美莲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幼儿园室内空间色彩设计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为背景,研究符合学前期儿童心理与行为需求的幼儿园室内空间配色方案.运用眼动仪追踪技术,结合主观喜好问卷调研,调查了学前期儿童较为关注和喜爱的色彩数据.结果表明,学前期儿童关注度较高的色相为紫色(P)、红色(R)、蓝紫色(PB)等,关注度较高的色调为活泼调(V)、亮色调(B)、极淡色调(Vp)等.主观喜好差异主要体现在同组色相的不同色调上,喜好度最高的色调为淡色调(P)、活泼调(V)、亮色调(B)等.幼儿园室内空间色彩设计应遵循以下3个原则:背景色选用低纯度、中高明度的蓝色、蓝绿色系;学习区及游乐区的家具、教器具选用纯度明度均较高的紫红色、红色、黄色、蓝紫色等色系;选用儿童喜好度较高的色彩.

    眼动仪幼儿园室内空间色彩

    亨利马蒂斯公园的再野化设计理念对城市自然环境设计的启示

    王生博周李春张安然黄哲...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城市的自然环境受到压迫,城市自然环境设计的传统固定模式革新缓慢,因此,城市自然环境设计迫切需要一种综合性的理念来平衡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需求,再野化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再野化设计理念与城市自然环境设计的结合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模式,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自然体验.首先通过分析城市自然环境的现状,阐述再野化设计理念的根源与含义,再介绍法国景观设计师吉尔·克莱芒(Gilles Clément)的设计作品亨利马蒂斯公园的独特再野化设计方法,对其设计手法进行总结,分析其对城市自然环境设计的启示,力求打造独特的自然生态友好型的城市环境,探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途径.

    景观设计再野化城市自然环境

    TOD模式下社区智慧型立体交通与微小综合体设计

    徐宛情季岚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老旧街区伴随着更新与开发逐渐衰败,而现代城市中少部分得以保存的老旧街区也面临着停滞不前的发展问题.武汉粮道街是武汉市建城时一个重要历史街区,以"司门口黄鹤楼地铁站口"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其发展建设问题,结合设计实践作品,对其进行改造与更新的探讨,并由此展开了对老旧街区改造与更新的思考.通过查阅文献学习有关TOD模式和城市综合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将TOD和智慧立体交通纳入社区综合规划策略,确保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轨道交通站点与智慧交通设施有机结合.并提出构建地上地下相联动的社区综合体和站域综合体,为实现"站点到家的最后1 km"的便捷短距换乘以及"站点间构建15 min生活圈"提供了创新思路,形成连接交通、商业和住宅区为一体的TOD微小综合体.

    老旧社区TOD模式智慧立体交通微小综合体

    基于模块化理论的乡村待客座椅设计

    肖青波张继娟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力倡导乡村振兴、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时代背景下,针对乡村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提出一种模块化的乡村待客座椅设计,提升当地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进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基于模块化设计理论,以湖南湘西地区的乡村待客座椅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当地乡村居民的日常待客方式和生活习惯,对乡村待客家具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并结合模块化家具的设计原则与方法进行方案设计.对乡村待客座椅功能与结构进行模块划分、连接、拼装,最终完成方案的设计.将模块化理论应用到乡村待客家具设计中,尝试解决传统乡村待客家具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升乡村待客座椅的功能性和体验感,为乡村待客家具的设计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模块化理论待客座椅家具设计乡村家具乡村文化

    基于KANO模型和感性工学的儿童餐椅设计

    何怡露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儿童家具中的儿童餐椅为切入点,设计一款以用户为中心的儿童餐椅.将儿童和家长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转化为实际的数据并应用到产品设计中,从而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和儿童的体验感.通过KJ法对需求卡片进行整理,进而以KANO模型为基础,获取产品的实际需求.通过感性工学的原理整理感性词汇,搭建产品样本库,筛选典型样本.使用SPSS软件进行降维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从而获得用户的关键性需求并指导设计实践.通过研究可以发现,KAN0模型和感性工学可以有效指导儿童餐椅的设计,并为类似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KANO模型感性工学儿童餐椅

    基于战国秦汉时期楚地漆器文创产品叙事性研究——以补妆包设计为例

    陈心怡戴浩天张智艳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战国秦汉时期楚地的漆器日常用具为对象,探讨了其文创产品的叙事设计方法与实践.结合对文创产品与叙事设计内核与内容调研分析,提出将文创产品叙事设计分为艺术特征分析与设计实践两大模块.收集战国秦汉楚地漆器日常用具样本,通过图像研究法、实地调研法与文献研究法,从工艺特征、器型特征、纹饰特征3 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具有制作工艺精美繁复、器型尺寸人机适用、装饰纹样抽象对比的特征.以叙事设计为切入点,提出将文创产品设计实践分为文创前期调研、确定叙事对象、构建叙事结构、转化叙事语言4个部分.以户外补妆包设计为例,将以女性为主的汉服爱好者作为目标用户,让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交互行为成为故事叙述的主要形式,实现叙事目的.

    战国秦汉楚地漆器日常用具叙事设计文创产品设计

    基于KJ-KANO模型的文创产品用户需求研究

    李琳贾熙睿
    123-12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分析文创产品用户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其归纳整理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列,以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方法并提出新的设计策略.以用户对文创产品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KJ法将用户需求提取并归纳整理,按照需求层级分为一级需求、二级需求,在此基础上绘制用户画像.再利用KANO分析用户对各个需求的权重比,并绘制Better-Worse系数图.通过数据分析,获得了文创产品各类需求优先级排序,以及各类需求的属性,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文创产品的设计策略.运用KJ-KANO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分析,把用户需求归纳为外观造型、文化内容、实用功能、情感共鸣4个类别,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文创产品开发的设计策略,以陕北剪纸中的抓鸡娃娃为灵感运用上述设计策略设计一套文创家具.

    KJ-KANO模型用户需求文创产品设计策略

    基于包容性文化旅游理论的贵州乡村民宿设计思考

    李晓玲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乡村民宿因其在共同考虑旅游、体验和产品消费、旅游者、各经济利益关系及文化资产传承与包容性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带动整个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旨在研究包容性文化旅游理论与民宿设计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通过民宿调研了解用户对民宿的主要关注点,分析贵州乡村民宿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指出贵州乡村民宿设计的原则,进而分别从"人""环境空间""物""战略"多维度提出设计思考,希望为贵州乡村民宿设计提供一个包容性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以期达到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重目标.

    文化旅游包容性旅游理论乡村民宿设计思考文化保护

    汉字元素在苏州耦园中的审美意境与文创品牌转译

    王绿漪张懿祯张大鲁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耦园为例,通过剖析汉字元素在苏州耦园中的审美意境,探讨其在园林文化中的内涵及其转化策略.研究进一步聚焦于汉字在品牌中的应用,分析汉字元素在构建园林意境当代设计转化的4种可操作的设计方法,即外形特征的塑造、空间结构的美学、笔画情感的表达、视觉形态的融合.最终借助打造"耦缘"品牌实践策略,将传统汉字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既承载传统文化精髓、又满足现代审美需求的园林文化创意产品,探索汉字元素与园林意境相融合的设计图式,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提供相应的创新思路.

    苏州园林汉字元素审美意境设计转化品牌设计

    榫卯工艺当代设计应用策略

    姜沚峤汪惟宝
    137-14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榫卯工艺因具有良好承载力,在中国古代多应用于家具、房屋骨架等建造领域,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该工艺无法满足现代人在产品成本、生产周期和材料选择上的需求变化,逐渐被时代边缘化.通过研究传统榫卯工艺的构造技术、艺术元素及文化内涵,探讨其在审美转型过程中的创新路径,以期为当代设计应用提供新策略、新思路.

    榫卯工艺艺术元素文化内涵演变路径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