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科技
河南科技

宋先锋

月刊

1003-5168

nhkjzzs@126.com

0371-65528536

450003

郑州市金水区政六街3号

河南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权威性科技期刊。系统、全面、深入地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思想与党和政府在新时期的科技方针政策,报道科技动态,传递科技信息,荟萃科技精华,促进成果转化,追踪科技热点,讴歌科技英才,为深入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发挥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已成为河南科技界一个重要的科技宣传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县域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评价研究——以高陵区为例

    田琛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西安市高陵区为例,进行土地综合整治研究,以期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高陵区的土地利用现状,从耕地数量增加潜力、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和生态保护修复潜力等三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开展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结果]高陵区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共分3级,鹿苑街道和通远街道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较高,其次是耿镇街道和泾渭街道,张卜街道和崇皇街道整治潜力较低.[结论]在今后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过程中,应当优先整治潜力较高区域,但也需依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潜力区域安排整治项目,优化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解决高陵区城镇化用地需求.

    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评价高陵区

    宝鸡地区气氡与模拟水氡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杨耀龙徐婉君姬东姣赵杰...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水氡与气氡测项之间关联性及异同.[方法]以宝鸡上王流体台与陇县流体台2015-2020年水氡与气氡连续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同台站不同测项、同测项不同台站正常数据资料及异常曲线对比.[结果]结果表明,溶解水氡与气氡无明显的关系.在中强震前,台站地震监测数据无明显前兆异常现象.水氡受人为影响较大,而气氡受集气脱气装置管路堵塞影响较大.上王流体台与陇县流体台溶解水氡年变化趋势上都是典型的夏高冬低形态.而上王BG2015R型气氡仪记录到的气氡年变形态则表现为夏低冬高形态,陇县SD-3A气氡仪记录到的气氡年变形态不是很明显.[结论]目前还无法用一个有效的物理量建立溶解水氡与气氡之间的关系,溶解水氡与气氡无明显的关系.

    气氡观测数据溶解水氡对比分析

    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研究

    许新宇潘存英白翔宇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我国地震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不断增加,其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提升地震地质灾害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显得尤为重要.[方法]在分析我国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国家、省级和市级等三个层面提出了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思路与建议,并设计出一种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结果]通过对建设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地震地质灾害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系统、搭建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保障措施等进行研究,从而形成完整的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体系.[结论]该体系的应用能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及数据分析和决策水平,为我国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

    论构建著作权开放许可制度

    东村仁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著作权开放许可制度是权利人深化作品再利用,演绎、汇编作品创作与传播行为去"侵权性"原罪,化解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局限性,解决许可传播效率矛盾和我国开放许可实践的需要.[方法]借鉴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构建具有著作权特色的开放许可制度.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与著作权开放许可制度是并行且不同的两套开放许可系统.建立在著作权人放弃财产权基础上的CC协议是著作权开放许可的极端形式.包括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在内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和CC协议都不能代替著作权开放许可制度.[结果]借鉴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构建以保护著作权人财产权为特征的不同于CC协议、集体管理、延伸性集体管理的著作权开放许可制度将是我国著作权法本土化改革的创举,也是完善著作权许可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实现以著作权价值为导向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目标,切实提高著作权保护水平.[结论]我国在构建著作权开放许可制度的同时,还应构建国内作品强制许可制度,以完善的著作权许可制度体系,打开作品使用授权方便之门,以惩罚性赔偿关闭侵权之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著作权法集体管理制度CC协议开放许可制度中国式现代化

    双轨制下我国专利无效的必要例外创设研究

    朱景文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我国当前专利制度下,专利权的效力状态与专利权侵权分别由专利行政部门与法院进行判断.法院无法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对专利权效力作出实质性的判断,使得当事人利益受到损害,应在制度上进行完善.[方法]通过援引《专利法》第20条第1款并对该一般条款的构成要件进行具体化,使得当事人能够直接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提出专利权滥用抗辩,从而创设出专利无效制度的必要例外.[结果]在尊重当前专利权效力审查制度的前提下,应允许通过创设必要例外的方式对专利双轨制进行一定的突破,以实现专利制度促进科技创新的目的.[结论]权利滥用抗辩在专利侵权诉讼上的适用,应以专利权存在且符合法定无效事由、客观上越出专利权界限、无法适用现有技术抗辩作为要件.

    专利无效专利侵权诉讼专利权滥用专利双轨制侵权抗辩

    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究——以河北省商标权侵权案件为视角

    姚舜禹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商标权侵权案件为视角,探究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方法]通过对裁判文书网中河北省近10年来知识产权案例的检索归纳总结发现,存在城镇小型商店、小型公司涉商标权案件较多,知识产权类案件上诉率高等问题.[结果]针对相应的问题,结合数字信息的发展给出了完善惩罚性赔偿的具体适用标准、探索基于手机等移动端的案件投诉处理系统等解决方法.[结论]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力求达到知识产权案件处理的实践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知识产权保护商标权解决策略

    专利法中公知常识的正确认定和使用的条件探究

    李阁任爽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不同类别的公知常识(教科书、工具书和惯用手段),进行准确认定和使用的条件分别进行探讨,为"公知常识"认定规则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推理总结方法对不同类别的公知常识的认定和使用进行验证.[结果]创造性判断过程中,引用公知常识的频率很高.因此,公知常识的准确认定是对于统一判断标准、化解矛盾,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推动发明创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结论]在判断某一手段是否为公知常识时,应同时考虑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和被广泛知晓的特性.

    公知常识认定使用条件

    印刷电路板埋嵌铜专利技术分析

    孙保玉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印刷电路板埋嵌铜技术是印刷电路板实现散热功能的关键技术之一,探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可为该领域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该领域全球和中国专利申请现状,针对该技术专利申请趋势、国家/地区分布、主要申请人、中国省市分布和重点专利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①全球印刷电路板埋嵌铜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将迎来新高,中国为该领域最大的专利申请国和公开国;②该领域重要申请人中,中国企业数量优势明显;③在中国各省市中,该领域专利技术高度集中在广东和江苏;④该领域重点专利技术发展分水岭为2010年,在此之前,重点专利多集中在美德日企业且数量较少,在此之后,该领域涌现出大量中国企业如景旺、崇达、英创力、五株等,且重点专利数量成倍增加.[结论]印制电路板埋嵌铜领域技术研究日趋集于中国企业,应注重高质量专利布局.

    印刷电路板埋铜嵌铜专利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河南省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张瑞旭
    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河南省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助力河南省提升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方法]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选取了R&D活动人员、用于科技的财政支出等14个指标,并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效益能力、技术创新潜在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河南省18个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18个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通过设定投入创新绩效因子和创新潜在因子,以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的比值作为权重,得出综合得分,并对各个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排名.然后通过系统聚类,将河南省18个城市分为五类.[结论]提出河南省各市应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创新创业、加强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投入,城市之间应加强合作、促进产业发展等政策建议,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城市创新潜力,更好地提升河南省城市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河南省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基于中部2016-2021年面板数据的安徽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汪晓梦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了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需对科技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研究.[方法]基于公共政策评估理论和相关研究文献,立足安徽创新发展实践,构建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2016-2021年面板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与中部地区比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科技投入与创新产出表现为中度相关性,绩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科技创新绩效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结论]基于研究结果,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安徽科技创新绩效优化的对策建议.采取释放研发人员潜能、优化科技经费效用、建立分类绩效评价等措施来提升科技创新绩效.

    科技创新绩效灰色关联度中部地区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