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董世平

季刊

1672-2663

jgxyxbbjb@sohu.com

0371-63739789

450011

河南省郑州市文劳路3号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Judicial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立足司法行政行业,面向社会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旨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双百”方针,大力促进司法界、学术界的新思想、新学说、新观点的产生和传播,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交流前沿信息,构筑具有开拓性、前瞻性的科研平台,推动改革,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服刑罪犯财产性判项执行困境的法经济学分析

    宋继东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罪犯的服刑改造中,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执行难成为刑罚执行的现实问题.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服刑罪犯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履行情况,已经成为减刑和假释的考核条件.人民法院在减刑、假释案件的实质化审理中,必须严格审查罪犯履行财产性判项的能力.通过对财产性判项执行困境的法经济学分析,理性计算监狱和服刑罪犯的成本收益,以及制度变迁对刑罚执行的影响,成为研究刑罚执行的重要内容.因此,应从立法层面建立财产性判项执行的联动机制,明确监狱的工作内容,对于没有能力履行财产性判项的服刑罪犯,可以建立财产性判项的免除机制和监狱代扣代缴机制来实现.

    服刑罪犯财产性判项执行困境法经济学分析

    智能化再犯风险评估:情感计算的应用风险及其防范

    王瀚葳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情感计算为基础的智能化再犯风险评估工具,在人机交互中可自动捕捉人类面部表情、姿态变化及生理反应,体察个体情绪变化,揣测行为意图,形成预期并表达反馈信息,为新时代犯罪治理注入了新动能.但囿于技术缺陷,仍面临诸多侵权风险、法理质疑和伦理挑战.为促进智能化评估技术在刑事司法领域的合规、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应拟合多学科专业知识优化技术模型,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伦理监管体系,打造立体化的司法应用场景规制方案,实现对犯罪行为的同时态感知、同频度防控.

    再犯风险智能化评估情感计算犯罪治理

    新时代对罪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韩述钦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罪犯的改造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的20多年里,监狱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理性的认知和宏观的定位.要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广博,必须加以认真地选取和拣择,经史子集均可成为教学的内容,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的遴选、培训、使用、考核、晋升、待遇、退出机制需要有相关的制度设计.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一人一策,一人一案.要使罪犯主动融入,全面提升矫正质量.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全过程育人

    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规范性重构——以某女子监狱为切入点

    王东萌余蕊娅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法完善罪犯劳动报酬制度,是监狱劳动改造功能的需要,也是依法治监的具体体现.罪犯劳动报酬制度存在立法缺失、各地执行标准不一致、制度不规范、立法位阶低等问题,现行制度不能满足劳动改造工作的需要.通过对某女子监狱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调查,笔者发现存在着劳动报酬偏低、劳动报酬不能体现劳动成果、法律依据缺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立法、规范劳动报酬制度的建议,以期完善罪犯劳动报酬制度,调动罪犯劳动改造的积极性,促进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法治化、规范化的发展.

    罪犯劳动报酬规范化法治化

    罪犯出监教育制度改革构想

    顾伟殷丽莎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监教育是罪犯回归社会、由"监狱人"向"社会人"角色转变的必经阶段,在巩固教育改造成果、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梳理罪犯出监教育制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践,分析当前出监教育制度存在的系统性不强、时效性不足、完整性不够、精准度不高等问题,从出监教育的内涵目标、工作保障、组织实施、工作考核及社会对接等方面构建"五大工作体系",提出出监教育制度改革的对策及实施路径,为罪犯出监教育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推动我国罪犯出监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罪犯出监教育制度改革

    江苏省南通市社区矫正官制度的实践探索

    刘毅王义兵黄雪松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矫正队伍建设是近年来理论和实务部门关注的焦点.江苏省南通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官试点工作,借鉴了美国社区矫正官制度正规、专业和职业的特点,又结合江苏省南通市社区矫正工作实践,在理念转变、体制机制建设和职业保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实践探索,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未来走向指明了方向.

    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官司法责任制轻罪治理

    公民宪法上的监督权实践路径研究——以信访制度改革为视角

    李文学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民监督权实践路径研究以信访制度改革为视角,以公民监督权与信访权的辩证关系为着力点,对监督权实践乱象、成因、信访制度改革方案及实践效果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认为在现行宪法体制下,信访制度的位置与功能发生了严重的错位,形成对监督权配套的法律制度的弱化和冲击,甚或取代.因此,应精准定位信访制度的辅助性位置,发挥其补充性功能,完善提升公民监督权配套的法律制度,使其预设的程序和机制成为监督权行使的主要实践路径.

    监督权信访权信访乱象信访制度实践路径

    行政复议决定公开制度的检视与完善

    卞雯雯王月明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阳光复议"、助推行政复议成为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公开行政复议决定是大势所趋.复议工作要以公开为常态,坚持公共利益优先,坚持高效便民原则,保障高效与便民相统一.实体上应引入国家秘密特殊审查程序,严格界分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严格界定"国家安全"概念,制定各领域国家安全的判断标准.程序上应设置复议机关及时告知义务与行政复议相对人提出书面意见、再次复议以及另行起诉、申诉的权利.

    行政复议决定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利益衡量行政公开

    "部分篡改型"虚假诉讼行为入罪研究

    罗苟新刘兵任楚寒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法修正案(九)》明确将虚假诉讼行为纳入刑法打击范畴,但针对"部分篡改型"虚假诉讼行为的罪与非罪,实践中类案不同判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为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从刑法入罪原意解读"部分篡改"归类于主观"捏造",并根据"部分篡改型"虚假诉讼行为侵害司法秩序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客观情况,设置"数额加比例"的入罪标准提高罪名适用的准确性,从行为犯、结果犯两个层面考量"部分篡改型"虚假诉讼行为的既遂,更利于司法公正适用法律.

    虚假诉讼罪"部分篡改型"虚假诉讼行为捏造

    危险作业罪中"现实危险"的司法认定——以100份相关判决为考察样本

    张素敏林塑斌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危险作业罪,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未实际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但有现实危险行为的规制,亦是风险刑法介入社会生活的立法回应.本罪属于具体危险犯,其以造成"现实危险"的严重后果为入罪要求,但司法实践中对如何把握"现实危险"仍存在认定失范现象.文章拟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检索出的100份危险作业罪相关判决书为样本,梳理司法实务中对此罪"现实危险"要件认定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指出司法人员对"现实危险"把握失范的原因.立足于危险作业罪的本质特征,提出综合性判断"现实危险"的理论根基和参考标准,即梳理案件事实中诱因的事实与阻碍结果发生因素;以行为时为节点,通过判断行为对象是否至少出现过一次,且行为创设一种容易发生侵害的危险,此时继续任由事态发展,损害将不可避免出现.以此判断诱因是否使特定法益陷入危急状况之中.

    具体危险现实危险偶然性行为危险危险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