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商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学研究
商学研究

刘国权

双月刊

2096-4315

0731-88689129

410205

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大道569号

商学研究/Journal Commercial Science ResearchCHSSCD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改革开发,坚持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保持区域性与商科性特色,努力为教学科研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读者对象:经济管理类高校师生,社会经济管理科学理论工作者,企业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中和"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的空间减排溢出效应——"结构转型"抑或"创新补偿"

    熊广勤杨果罗琳涵
    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政策目标管控下,如何充分发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减排效应成为重要命题.本文依据我国 2003-2020 年 30 个省(区、市)的样本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并进一步设计空间中介模型,实证检验了地区能源结构和绿色创新的空间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减排溢出效应比直接减排效应平均强约 72.62%;(2)地区能源结构的空间中介效应显著,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优化试点地区及相邻地区的能源结构,进而抑制试点地区及相邻地区的碳排放;(3)地区绿色创新存在非空间中介效应,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提升试点地区的绿色创新水平,地区绿色创新与当地的碳排放水平呈现显著的倒U形关系;(4)地区能源结构转型是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发挥减排作用的主要手段,地区绿色创新与碳排放水平的倒U形关系决定了绿色创新从长期来看会产生更强的减排动力.因此,在充分评估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试点地区碳减排效应的同时,还应关注地区碳排放的空间集聚特性与空间溢出效应,强化政策的协同减排效应.此外,各地区应配套开发清洁能源、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策的减排及空间溢出双重效应.

    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能源结构绿色创新空间杜宾模型

    "双碳"目标下环境责任履行与企业绩效: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王鸿沙莹莹
    17-3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但履行环境责任能否提升企业绩效,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呢?本文选取了2014-2022 年沪深A股的制造业企业,探究企业环境责任履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技术创新投入对二者关系的中介效应,以及政策支持能否调节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企业环境责任履行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绩效,技术创新投入在环境责任履行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政策支持可正向调节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性质、制度环境及资源禀赋在环境责任履行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中存在差异,其中,重污染行业企业、处于制度环境良好以及资源型城市中的企业,其环境责任履行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检验经济后果发现,环境责任履行可以通过提升企业绩效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研究可为上市企业提供相应指导,明确企业今后实现"双碳"目标可提升企业绩效,从而进一步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一定启示.

    环境责任履行技术创新投入政策支持企业绩效

    数智融合对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效应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为例

    邝嫦娥江嘉欣
    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 2011-2021 年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数智融合影响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展开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一,2011-2021 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数智融合和碳排放绩效存在空间相关性,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第二,碳排放绩效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智融合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区碳排放绩效,还能够通过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碳排放绩效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外商投资、人力资本和政府支出强度都会对本地区以及邻近地区的碳排放绩效起到促进作用,金融发展水平对本地区的碳排放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对于邻近地区却具有负向影响.第三,数智融合发展对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效应具有异质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数智融合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数智融合的碳减排效应最佳;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数智融合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为负,但并不显著,数智融合的碳减排效应次之;成渝城市群的数智融合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显著为负,数智融合的碳减排效应未得到充分的释放.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提升碳排放绩效的政策建议.

    数智融合碳排放绩效空间效应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

    税收营商环境优化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基于税收"放管服"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常晓素张雨
    4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外政策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 2009-2022 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DID),检验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税收营商环境优化能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该效应在中西部地区、一般地级市、非国有企业、经营规模大、数字化水平高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分析表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体现在成本效应、创新提质效应及内部治理效应三个方面.鉴于此,应深入贯彻税收"放管服"改革,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强化企业内部治理等方式,推动企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税收营商环境对外直接投资"放管服"改革创新提质内部治理

    基于满意度的零担车货配载问题研究

    彭会萍曹子龙吕超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城际型零担货运的车货配载问题,首先,基于车主、货主双方的需求,对车货匹配过程中影响双方匹配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接着,在引入效用函数对不同指标下的满意度进行量化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现实约束且以车、货双方匹配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的车货配载模型.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车辆载重和容积约束判断以及最优个体选择机制的遗传算法(VCL-GA)来解决配载问题,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其有效性.通过与 GA结果和LINGO精确求解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后得出结论:VCL-GA的综合匹配结果相对较优,且在求解车货配载问题上具有合理性和良好的求解性能.此外,通过对车主、货主双方匹配需求满意度的考量,可以促进供需匹配双方的平衡,所得出的配载方案也更符合双方预期,有利于提高城际型零担货运市场的运输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

    城际型零担运输车货配载遗传算法匹配满意度

    高绩效工作系统对"90后"新生代员工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刘春红王雪翰
    6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386 个"90 后"在职员工的问卷调研数据,将组织自尊和工作负荷作为中介变量,旨在探讨高绩效工作系统效应对"90 后"新生代员工幸福感的影响.经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绩效工作系统会对这一群体的幸福感体验产生双面性影响.具体而言,一方面,高绩效工作系统可以提升"90 后"新生代员工的组织自尊水平,进而增加其幸福感体验;另一方面,高绩效工作系统会增加"90 后"新生代员工的工作负荷,进而降低其幸福感体验.

    员工幸福感工作负荷组织自尊高绩效工作系统

    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邝劲松范贤杨刘荆馨向国成...
    7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城市建设对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否驱动城市承载力提升,直接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地实现.基于 2006-2022 年中国 215 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对城市生态承载力进行测度,将城市生态承载力纳入智慧城市政策评估框架,深入考察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总体上提升了城市生态承载力;(2)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大环境规制强度推动了城市生态承载力提高;(3)高人力资本、高财政支出与非资源型智慧城市建设对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的作用更大.基于此,从加大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开发力度、注重城市数字人才培养以及避免陷入"资源诅咒"陷阱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生态承载力双重差分

    环境成本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吗?——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的调节作用

    张亚连程天吉蔡靖怡
    8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 2010-2020 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制造业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倾向值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分析了环境成本和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成本的增加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能够显著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3)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能够显著增强环境成本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4)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在增加强制性环境成本和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方面,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非国有企业则在自愿性环境成本方面更具优势.此外,东部地区的企业在增加环境成本和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时表现出更强的积极影响,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企业相对较弱.(5)进一步分析表明,相较于强制性环境成本,自愿性环境成本的增加对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环境成本企业高质量发展碳排放权交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修法背景下文物合理利用制度的完善路径

    易玲戴慧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完善文物合理利用制度是推进文物保护、实现文物经济效益、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要的时代要求.但实践中文物利用"不够"与"不当"等弱化文物价值实现与损害文物文化功能发挥的情况时有发生,反映出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修订草案中文物合理利用制度不清晰、主体力量单一、文物商业利用缺乏监管等问题.对此,应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增设指引性规则明确合理利用的范围、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合理利用、加强监管、规范文物商业经营行为,以期完善文物合理利用制度,营造文物保护与利用的良好氛围.

    文物保护合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规范商业经营

    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村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研究

    罗荷花黄浩权
    10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17 年、2019 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资不抵债""入不敷出"两个维度测度农村家庭经济脆弱性,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村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使用能有效缓解农村家庭经济脆弱性,提高金融素养和优化资产配置是其缓解效应发挥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村家庭经济脆弱性的缓解效应在西部地区、低受教育程度和低收入人群中更有效.据此,本文提出建立健全农村数字金融发展长效机制、充分释放"长尾效应"优势等对策建议,以期提升农村家庭风险抵御能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并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数字金融使用农村家庭经济脆弱性资产配置金融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