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商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学研究
商学研究

刘国权

双月刊

2096-4315

0731-88689129

410205

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大道569号

商学研究/Journal Commercial Science ResearchCHSSCD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改革开发,坚持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保持区域性与商科性特色,努力为教学科研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读者对象:经济管理类高校师生,社会经济管理科学理论工作者,企业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消费现代化背景下流通服务业文化功能重塑的改革思路与制度安排

    汪旭晖朱力
    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协调发展是中国式消费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流通服务业作为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协调发展的中国式消费现代化的主要抓手,既要持续发挥其经济功能,也要注重发挥其文化功能.当前,流通服务业文化功能重塑仍面临多重现实困境,这既有流通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中国式消费现代化总体要求不适配的共性因素,也有用好用活"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能力亟待提升的特性原因.为此,本文在明确流通服务业文化功能的科学内涵与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将流通服务业文化功能重塑融入国家相关重大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加快推进中国式消费现代化进程.

    中国式消费现代化流通服务业文化功能重塑制度安排

    考虑客户价值分类的同时取送货路径优化研究

    葛显龙张琳枚尹秋霜
    1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商行业的崛起,客户对物流时效的要求不断提升,但在现实中,企业往往过于关注总成本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高价值客户对服务质量和时效性的高要求.因此,本文针对客户满意度下降和优先级策略缺失等现状,探讨了在考虑客户价值分类的同时取送货路径优化问题.基于客户取送需求量的特征构建客户价值分类方法,评估其当前价值和潜在价值,将客户分为VIP客户、主要客户和一般客户三类,并分别对应设置不同的满意度敏感系数,构建了物流成本最低、客户满意度最高的双目标取送货路径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特点,设计并改进了NSGA-Ⅲ算法,融入熵权法以便更好地求解.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路径优化模型及改进型NSGA-Ⅲ算法在实际运作中帮助企业在提升客户满意度与降低成本的双目标之间取得了最佳平衡.

    同时取送货客户价值双目标优化NSGA-Ⅲ算法

    考虑众包物流的大型生鲜商超配送策略研究

    曹晓军吕超曹子龙彭会萍...
    2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冷链运输导致大型生鲜商超配送成本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众包车和自备物流协同配送的模式.考虑企业调用社会车辆并结合自有冷链运输实施众包协同配送,将商品分为冷冻、冷藏、常温三类,构建了带容量和软时间窗限制的多车型车辆路径问题(HFCVRPSTW)模型.该模型涉及冷藏车行驶成本、固定成本、众包车补偿成本、冷藏商品包装成本和损失成本以及时间成本等多个参数.通过设计初始解、采用自循环的衰减破坏策略以及引入新算子的改进自适应大规模邻域搜索(ALNS)算法对模型求解.采用Solomon数据集的拓展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优越性.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对不同类商品的数量比例以及众包车数量进行灵敏度分析发现,众包协同配送的总成本对物流货物中各类商品的配比不敏感,但众包车数量的增加会更有效地降低总成本;(2)对比不同客户分布的算例研究得出,客户点的分布对众包协同配送降低总成本的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当客户处于随机分布与混合分布状态时,企业应优先选择众包协同配送,当客户呈聚集分布且众包车数量较少时,企业应优先选择自营配送.

    生鲜商超众包协同配送改进自适应大规模邻域搜索算法成本优化

    生鲜电商平台供应链运营模式选择与决策研究

    邹筱张佳琪
    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生鲜电商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生鲜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推动生鲜电商平台供应链衍生出不同的运营模式,而生鲜电商平台选择的不同运营模式也影响其价格决策及收益.本文基于一个生鲜供应商和一个生鲜电商组成的供应链,探讨在电商自营模式、供应链模式和平台模式这三种运营模式下,生鲜电商平台与生鲜供应商的最优运营模式选择问题,并分析不同运营模式下生鲜供应商和生鲜电商平台的生产、保鲜与定价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生鲜供应商和生鲜电商来说,选择供应链模式可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双方可以实现双赢.当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敏感程度降低时,在平台模式下的产品销售价格最低;随着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敏感程度的提高,在供应链模式下能提供更低的产品销售价格.

    生鲜电商保鲜努力运营模式Stackelberg博弈

    碳风险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谭本艳熊荣波
    5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越来越严苛的碳规制约束下,碳风险逐渐渗入企业,探讨碳风险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及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 2007-2021 年中国沪深A股工业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Python爬虫技术从上市企业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收集碳风险关键词,构建企业的碳风险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碳风险对中国工业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进一步地,分别剖析了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在碳风险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调节作用.最后,检验了在企业异质性条件下碳风险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碳风险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碳风险可以通过降低代理成本来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融资约束在碳风险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效应;碳风险对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和年轻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根据分析结果,本文基于政府和企业视角提出了一系列完善企业资本配置体系的建议.

    碳风险企业非效率投资代理成本融资约束

    流通数字化赋能"双碳"目标实现: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杨水根马悠弼李倩莹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双碳"目标涉及广泛且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流通数字化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契机.本文以流通数字化的演进逻辑为起点,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流通数字化发展的基本历程,分析了流通数字化具有实时可溯、数智协同、绿色减排等基本特征,遵循"高质量流通数据应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转型迭代—加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促进绿色消费升级"的逻辑,深入剖析流通数字化赋能"双碳"目标实现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流通数字化助力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加速流通数字化与重点低碳领域的深度融合、提升流通数字化低碳化零碳化的基础能力、完善流通数字化促进碳减排的保障措施等实现路径.

    流通数字化"双碳"目标内在机理实现路径

    在线平台算法控制如何影响零工任务绩效

    刘善仕玉胜贤刘嫦娥
    7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构建了在线平台算法控制影响零工工作者任务绩效的双链式中介模型,并对两家头部外卖平台的 286 名全职零工工作者的多时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质量感知、自我效能感、时间压力和情绪耗竭这四个影响因素在算法控制与任务绩效间的独立中介效应显著.具体而言,算法控制通过信息质量感知与自我效能感这一链式中介对任务绩效产生促进效应,并通过时间压力与情绪耗竭另一链式中介对任务绩效产生抑制作用.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算法控制影响效应的理论研究成果,也为平台优化算法控制和零工工作者管理提供了实践启示.

    算法控制任务绩效信息质量感知时间压力自我效能感情绪耗竭

    工作不安全感对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一个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

    张斌马继康徐琳
    9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采用二阶段问卷调查法对300 份样本进行分析,并运用PROCESS程序对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工作不安全感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倾向;情绪耗竭、组织承诺在工作不安全感与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之间具有中介效应;领导政治技能降低了工作不安全感对情绪耗竭的正向影响以及对组织承诺的负向影响;领导政治技能负向调节情绪耗竭、组织承诺在工作不安全感与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本文研究结果为企业降低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工作不安全感离职倾向知识型员工情绪耗竭组织承诺

    数字金融是否降低了债务杠杆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基于CHFS调查数据的微观实证

    曾世宏林佳
    10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CHFS调查数据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探究数字金融能否降低债务杠杆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进而促进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研究表明,债务杠杆影响负债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积极性并导致金融资产配置效率降低,但对低债务家庭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非线性效应.而数字金融通过提升低负债家庭的投资便利性和信贷可及性,有效降低了低债务杠杆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负面影响;但对高债务杠杆家庭而言,不合理地运用数字金融反而进一步降低了其金融资产配置的效率.本文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广度、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和数字金融化程度可抑制债务杠杆的上升,显著降低长期贷款对低负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消极影响,但会加剧短期贷款对高负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负面影响.

    数字金融债务杠杆非线性效应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财政分权影响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的实证研究

    金荣学覃梅娟
    11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15-2022 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的影响,利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仅部分省份处于有效状态,政府债务支出效率水平有待提升.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财政分权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且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竞争这一传导机制实现,但财政压力通过调节效应会削弱财政分权的积极影响.为提升政府债务支出效率,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努力实现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建立政府间协调机制,引导政府间有序竞争;完善政府债务监督机制.

    财政分权政府债务支出效率三阶段DEA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