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黄玮

双月刊

1006-8414

hnyf@hncdc.com.cn或hnyfj@126.com

0371-68089029,68089260

450016

郑州市郑东新区农业南路105号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Journal Hen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实践经验、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旨在促进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本刊以广大预防医学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8年4月-2023年3月郑州市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

    王丛丛李国伟李锋张延炀...
    28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年4月-2023年3月郑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8-2023年郑州市五个监测年度的流感病例进行分析,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哨点医院采集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亚型分析.结果 五个监测年度共报告流感病例310 07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02.83/10万,2022-2023年度最高(1 286.40/10万);15岁以下年龄段报告病例数占80.28%,0~<5岁及5~<1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居前两位,分别为3 011.16/10万、2 479.93/10万;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报告病例数占86.46%.五个监测年度季节性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但2022-2023年度发病高峰出现在夏秋季(8-9月)及春季(2-3月).2018-2019、2019-2020、2022-2023年度分别以甲型H1N1亚型(占66.67%)、甲型H3N2 亚型(75.00%)、甲型 H1N1 和 H3N2(分别占 51.84%、46.94%)为主;2020-2021、2021-2022年度均以乙型流感Victoria亚型(分别占100.00%、99.10%)为主.结论 郑州市流感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但2022-2023年度夏秋季出现了发病高峰,优势流行株在甲型H1N1、H3N2及乙型Victoria亚型之间切换,15岁以下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发病较多,应持续加强流感监测,重点监测流感发病的季节性及病毒分型,并强化中小学、幼儿园的流感监测与防控.

    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病原学分析

    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症状监测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黄燕惠叶云凤李丽梅黄志明...
    292-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低流行状态下深圳市宝安区麻风病症状监测运行效果和经济学意义,为卫生资源合理、有效地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汇总、整理2011-2020年宝安区麻风病症状监测的相关资料,通过成本-效果、成本-效用、成本-效益等分析方法,对监测情况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 2011-2020年宝安区开展麻风病症状监测共投入1 794 377.82元,确诊麻风病患者41例,每新发1例麻风病,平均投入43 765.31元,与实施麻风病症状监测前10年(2001-2010年)新发的39例相比,每例新发病例平均延迟期缩短18.51个月,新发病例平均延迟期每缩短1月,需投入机构防治成本为2 305.13元;平均误诊次数减少1.46次,病例误诊次数每减少1次,需投入机构防治成本为29 224.62元;避免发生Ⅱ级畸残病例数2例,每避免1例畸残病例,需投入机构防治成本874 692.91元.症状监测运行可挽救DALY 94.44个,总效益为8 868 421.70元,净收益为7 074043.88元,成本效益比为1:5.结论 麻风病症状监测具有较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是应对麻风低流行状态、有效发现早期患者的防治工作模式.

    卫生经济学效益麻风病症状监测

    1990-2019年中国居民腹股沟疝、股疝和腹疝发病趋势及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

    郭朝阳李荣振刘胜超刘慧莹...
    297-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居民腹股沟疝、股疝和腹疝发病趋势,探讨年龄、时期、出生队列对其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收集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中国居民腹股沟疝、股疝和腹疝发病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1990-2019年中国居民腹股沟疝、股疝和腹疝发病率的变化趋势,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影响其发病风险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和出生队列效应.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居民腹股沟疝、股疝和腹疝发病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95.92/10万上升至2019年的125.09/10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0.91%(95%CI:0.83%~1.00%).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显示,腹股沟疝、股疝和腹疝的发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相对危险度(RR)由<5 岁的 5.32(95%CI:4.87~5.81)下降至 20~<25 岁的 0.29(95%CI:0.25~0.34),然后上升至 65~<70 岁的 2.75(95%CI:2.58~2.93),最后下降至≥95岁的0.53(95%CI:0.46~0.60);随时期的推移呈上升趋势,RR值从0.86(95%CI:0.82~0.90)上升到1.16(95%CI:1.11~1.21);随出生队列的推移总体呈下降趋势,RR值从1.27(95%CI:0.97~1.69)降到0.68(95%CI:0.60~0.77).结论 1990-2019年中国居民腹股沟疝、股疝和腹疝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存在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有必要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期降低腹股沟疝、股疝和腹疝发病率.

    腹股沟疝股疝腹疝发病率变化趋势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河南省某县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洪磊孟庆浩梁森田军艳...
    303-307,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2年濮阳市范县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8-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范县6个乡镇≥ 18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共收集资料完整者2 436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影响因素.结果 2022年共调查濮阳市范县农村居民2 436人,MS患病率为21.72%,标化患病率为24.1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0.76%,标化患病率为23.02%;女性患病率为22.48%,标化患病率为25.06%.随着年龄增长,调查人群MS患病率呈上升趋势(x2 趋势=146.333,P<0.05).高血压、腹型肥胖、高TG血症、高血糖、低H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42.65%、40.10%、35.06%、25.29%、14.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吸烟、高脂饮食为MS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较多蔬菜水果摄入为保护因素.结论 濮阳市范县农村居民MS患病率较高,高龄、文化水平低、吸烟、高脂饮食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影响因素

    2016-2020年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状况

    师灿南贺君剑惠晓庆曹原...
    308-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6-2020年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发展变化情况,了解机构建设进展及存在问题,为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直报系统收集2016-2020年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及运营情况等数据,采用动态数列对各指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2016-2020年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业务用房面积、万元以上设备台数、实有床位数、总资产、固定资产和专业设备资产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1.00%、16.94%、3.47%、13.51%、13.08%、14.70%;职工总数、在编人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人数、注册护士人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22%、1.50%、7.38%、6.70%和8.63%;总收入、业务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1.17%、8.30%、28.18%、9.11%;门急诊人次数、出院人次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6.55%、0.85%.与全国相比,河南省门急诊人次数年平均增长率是全国的5.16倍,而同时期业务用房面积、万元以上设备台件数、实有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数等卫生资源指标年平均增长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0.79~1.30倍.2020年全省妇幼保健机构编制人数占职工总数的41.16%,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0.94%,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占7.45%,研究生学历人员占4.54%,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总量和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但卫生资源增长速度与卫生服务需求增长不匹配,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有待优化.

    妇幼保健机构机构监测卫生资源配置服务能力

    2019-2022年郑州市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

    范张洁李锋许海燕王小丽...
    313-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9-2022年郑州市适龄女性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后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2年郑州市报告的HPV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个案信息,通过河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以及郑州市智慧公共卫生系统收集HPV疫苗接种剂次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9-2022年郑州市HPV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年均报告发生率为4.57/10万剂,HPV2、HPV4、HPV9的报告发生率分别为3.42/10万剂、3.55/10万剂、6.38/10万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的报告发生率分别为4.17/10万剂、0.30/10万剂、0.10/10万剂.新密市、荥阳市和金水区报告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1.78/10万剂、8.96/10万剂、8.94/10万剂.9~<17岁人群报告发生率较高,为11.37/10万剂;各月均有病例报告,4~<7月报告发生率最高,为6.99/10万剂,不同年龄组、不同月份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EFI病例全部在0~24 h发生,其中65.22%在接种后0~<12 h发生.接种HPV疫苗第2剂次后发生异常反应的占50.00%,12~24 h发生异常反应的占66.67%.结论 郑州市2019-2022年HPV疫苗不良反应以一般反应为主,报告发生率低,预防接种安全性良好.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2019-2023年开封市杞县白纹伊蚊对6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

    王萌萌姜童祥郭瑜孟庆功...
    318-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开封市杞县白纹伊蚊对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双硫磷和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ti)的抗药性情况,指导科学用药防治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方法 2019-2023年每两年一次在杞县不同方位采集白纹伊蚊幼虫,挑选3龄末至4龄初试虫采用幼虫浸渍法进行抗药性测定.结果 2019、2021、2023年杞县白纹伊蚊幼虫对氯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3.76、2.44、4.38,抗性水平为中抗-敏感-低抗;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9.49、8.19、7.34,抗性水平呈中抗至低抗;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32、2.52、10.31,抗性水平为低抗-敏感-中抗;对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43、4.35、6.06,抗性水平呈敏感至低抗;对双硫磷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81、1.88、2.56,对Bti的抗性倍数分别为0.23、0.07、0.05,抗性水平均呈敏感.结论 开封市杞县白纹伊蚊对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残杀威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对双硫磷和Bti敏感,建议科学合理应用卫生杀虫剂,以延缓抗药性的进展.

    白纹伊蚊杀虫剂抗药性登革热

    漯河市郾城区18~45岁农村女性HPV疫苗接种现状及接种意愿调查

    马培珍闫晓军陈迎芳
    32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漯河市郾城区18~45岁农村女性HPV疫苗接种现状及接种意愿,为提高农村地区HPV疫苗接种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4-5月选择郾城区6个乡镇的18~45岁女性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HPV疫苗的认知情况、HPV疫苗接种现状及接种意愿,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调查486名18~45岁农村女性,HPV疫苗认知良好占20.16%,认知不良占79.84%;已接种HPV疫苗36名,接种率7.41%,已接种者与未接种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对HPV疫苗认知方面有差异(P均<0.05);450名未接种者中有41.78%的女性表示愿意接种HPV疫苗.结论 漯河市郾城区18~45岁农村女性HPV疫苗的接种率和接种意愿较低.有必要通过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加大疫苗投放量、调整疫苗价格等措施提高HPV疫苗接种率.

    农村女性HPV疫苗认知接种率接种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