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有色金属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有色金属
湖南有色金属

陈述明

双月刊

1003-5540

hnbjb@263.net

0731-85239504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张公岭亚大路99号

湖南有色金属/Journal Hunan Nonferrous Metal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主管、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湖南有色金属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技术类刊物。创刊于1985年元月,主要刊登有色金属的采选、冶炼、材料、环保、分析、计算机应用、机械设备、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科技论文,介绍国内外技术经济信息、企业简讯和国际市场观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锌锭控铁的实践分析

    黄承午
    38-4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锌锭浇铸过程中杂质铁含量超标的原因,分别从炉温控制、原料管理、工艺操作等进行分析,阐述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采取相应的措施,最终将锌锭中杂质铁含量控制在0.000 5%以下,99.995%锌锭产出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

    锌锭炉温控制

    优化银电解电银粉洗涤工艺

    金永保夏志薇马坚刚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冶炼厂银电解电银粉洗涤、烘干工序采用人工洗涤和电热烘箱烘干方式进行生产,易出现能耗高、耗时长、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自主研发了一套新型银粉洗涤-烘干装置,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生产耗时,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银电解电解精炼银粉洗涤烘干装置节能降耗湿法处理

    离子型稀土分离企业连续沉淀及连续过滤的工艺设计

    王明
    44-4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离子型稀土分离企业自动化水平偏低的现状,文章介绍了沉淀过滤工序采用连续沉淀、连续过滤的生产工艺、设备配置及自动化控制.分析了与批次沉淀、批次过滤工艺相比较的技术经济优势.采用该工艺后,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工人劳动量和劳动强度明显降低,新水消耗量及废水产出量可减少约25 m3/t,产品直接加工成本可降低约2 300 元/t.

    离子型稀土连续沉淀连续过滤自动化工艺设计

    锌精馏车间锌液转运装备自动化改造

    伍学敏
    47-5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锌精馏是基于锌与杂质元素的沸点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温度精馏的原理,使锌与其它杂质金属分离,从而得到高纯度锌.文章从锌火法冶炼中最关键的精馏工艺切入,逐步介绍锌熔炼车间与锌精馏车间的工艺配置及要求,将锌液转运的动作及路径进行分解规划,将锌液转运装备分为锌包、锌包运输车、锌包倾翻入炉装置和锌包提升装置,对其进行模块化拼装和自动化改造.通过对锌液转运装备的自动化改造,使企业能够应对招工难,用人难的困境,有效节省劳动定员,并能应对更能严格的安全环保要求.

    锌精馏锌包转运自动化

    双混合澄清槽混合过程的仿真研究

    符康黄文虎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水相和有机相为流体介质,运用CFD技术对双混合澄清槽的混合过程进行液液双相流仿真,深入研究了双混合槽的泵吸能力、搅拌力矩和两相混合特性.仿真结果显示,双混合槽结构具有很强的泵吸能力,搅拌桨所受力矩值随迭代计算次数增加逐步趋于稳定.双混合槽内有机相体积分数随迭代计算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最后逐渐稳定接近于 0.5,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仿真结果的解释具有一致性.

    CFD技术双混合澄清槽液液双相流

    锌电积阴极板转向输送设备方案设计与选取

    肖益民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锌电积工序中,常规剥锌成套设备布置将剥锌和洗刷放在不同线路上,悬挂极板在剥锌和洗刷工序之间需要进行 180°的转向输送,转向输送的可靠性以及快速性影响整个极板剥锌效率,进一步影响车间产能.文章对转向输送的几种设备方案进行介绍,对比各种方案的优缺点,为冶金行业极板转向输送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锌电积阴极板输送转向输送

    高效率生产优质45钢工艺实践

    周详景琳琳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了45#优质碳素结构钢冶炼的生产实践.依据客户对45 钢产品的质量要求,结合公司的设备能力,通过严格控制关键工艺环节,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技术,同时各工序紧密配合提高效率,探索出适合汉钢公司的提质降本,稳定高效顺行的优质45 钢工艺技术.

    提质降本稳定高效45钢

    退火温度对TA10钛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郭新张明玉丁旭功伏轩平...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TA10 钛合金作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退火温度对TA10 钛合金进行退火处理,随后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退火温度对TA10 钛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两相区时,组织由初生α相以及β转变组织构成,β转变组织中包含次生α相与残余β相.退火温度达到单相区后,组织以粗大β晶粒为主,并出现三叉状晶界.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强度随之升高,而塑性性能随之降低,发现等轴组织塑性性能最佳,细片层β转变组织强度最大,双态组织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当退火温度位于两相区时,拉伸断口微观主要由大量等轴状韧窝组成,同时包含二次裂纹与撕裂棱,当退火温度达到单相区后,断口形貌以结晶状岩石形貌为主.

    TA10钛合金微观组织拉伸性能断口微观形貌

    制备氢氧化锆及其氧化锆含量和氧化钠含量的影响因素探究

    吴江杨丽莎邱才华刘国栋...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氧氯化锆和氢氧化钠作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 40%氢氧化锆,其中氢氧化锆氧化锆含量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氧氯化锆投料时间、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密切相关.氢氧化锆中氧化钠含量与m氢氧化钠/氧氯化锆、洗涤情况、反应温度密切相关,与反应时间无明显相关性.制备40%氢氧化锆氧化锆含量最佳条件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 32%,m氢氧化钠/氧氯化锆为 1.6倍,氧氯化锆投料时间为 1 min,氢氧化钠溶液温度为 1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0min.

    氧化锆含量氧化钠含量碱浓度投料时间氢氧化钠温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

    淬火介质参数对铝合金板材残余应力水平的影响研究

    孙鹏任凯刘一天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钻孔法测试不同淬火介质、不同水温以及不同浓度PAG溶液的淬火残余应力,分析淬火介质对残余应力水平与分布的影响规律,为淬火介质的选择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淬火介质参数对淬火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为:随着水温的升高,淬火残余应力逐渐降低,与20℃水淬相比,80℃水淬后残余应力降低比例约 60%;随着PAG浓度的升高,淬火残余应力逐渐降低,与 20℃水淬相比,15%PAG淬火后残余应力降低比例最大达 72.9%;在各淬火介质参数下 7055 铝合金厚板淬火残余应力水平为 10%NaCl+KNO3 溶液>20℃水>5%PAG溶液,其中 10%NaCl+KNO3溶液淬火后应力水平较20℃水淬提升约20%.

    残余应力水温PAG浓度盐溶液钻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