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领域研究热点的演化路径探析

    田悦
    4417-4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剖析近十年国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领域研究文献,探讨研究热点及研究主题的动态迁移,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2015-2024年CNKI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获得题录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方法,借助DIKW 9。9软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文献3 355篇,以研究文献关键词为切入点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和研究主题演化桑基图,总结近十年来研究主题的侧重点与动态变迁。结论 "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深度学习""区域链""命名实体识别""医院信息系统"等关键词频次较高且共现特征显著,是目前电子健康档案研究的热点主题。电子健康档案领域3条知识演化路径:电子健康档案互联互通和电子健康档案数据挖掘研究方向的演化路径作为目前国内核心知识路径,主题演化能力和主题影响力日益增强,将持续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电子健康档案辅助临床决策演化路径是电子健康档案研究领域稳定的研究方向,主题强度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

    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共词分析聚类分析主题演化

    酰基辅酶A硫酯酶11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刘颖赵文超
    4421-4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酰基辅酶A硫酯酶11(ACOT11)在肺鳞癌(LUS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LUS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生物信息学分析ACOT11在LUS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观察ACOT11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将人LUSC细胞NCI-H226分为OV-ACOT11组和OV-阴性对照组,采用CCK8和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结果 ACOT1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ACOT11的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P<0。05);过表达ACOT11促进LUS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结论 ACOT11在LUSC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促进了 LUS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加快了 LUSC的发生发展。

    肺鳞癌酰基辅酶A硫酯酶11增殖迁移侵袭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胎儿生长受限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意义

    陈静鸽杨俊娟柳蕊李健豪...
    4426-4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胎儿生长受限(FGR)胎盘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的表达,探讨其在FGR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于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分娩的100例FGR胎盘组织作为FGR组,选择同期100例非FGR胎盘组织作为对照组,均不合并其他疾病或并发症。根据确诊FGR时间将FGR组分为早发型(35例)和晚发型(6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胎盘组织中SIRT1的表达。结果 FGR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身长、新生儿出生体重、胎盘重量、Apgar 1 mi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SIRT1主要在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核内表达,FGR组胎盘组织SIRT1阳性细胞比率、平均光密度值、高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早发型FGR胎盘组织SIRT1阳性细胞比率、平均光密度值、高表达率均低于晚发型(P<0。05),胎盘组织SIRT1表达与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身长、新生儿出生体重、胎盘重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SIRT1在FGR患者胎盘中低表达,SIRT1可能参与FGR的发病过程。

    胎儿生长受限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胎盘免疫组织化学

    高功率短时程脉冲式消融电隔离上腔静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白雪洋白中乐洪晋王琏...
    4430-4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功率短时程脉冲式消融方法电隔离上腔静脉(S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和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且接受SVC电隔离术的108例心房颤动患者。SVC消融策略为首选节段性消融,先进行SVC间隔侧消融,之后消融前壁和后壁,最后消融游离壁侧。消融间隔侧时为连续放电策略,消融前壁、后壁和游离壁时采用高功率短时程脉冲式放电。有效性指标为完成SVC电隔离,安全性指标为心脏压塞、窦房结损伤和膈神经损伤。结果 有107例(99。1%)心房颤动患者完成SVC电隔离,在成功完成SVC电隔离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间隔侧消融,89例(83。2%)患者进行了前壁侧消融,63例(58。9%)患者进行了后壁侧消融,101例(94。4%)患者进行了游离壁侧消融。采用高功率短时程脉冲式消融时每点放电4(3,5)次达到消融终点。从SVC建模至完成SVC电隔离的时间是7(6,8)min。完成SVC电隔离后观察15 min电位均未恢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心脏压塞、窦房结损伤和膈神经损伤。结论 采用高功率短时程脉冲式放电消融的方法可以高效和安全地完成SVC的电隔离。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上腔静脉电隔离高功率短时程脉冲式消融

    精神压力介导的外周血神经递质变化与冠状动脉迂曲进展的相关性

    夏长伟齐大屯崔佳佳
    4433-4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精神压力介导的外周血神经递质变化与冠状动脉迂曲(CAT)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8年1-1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65例CAT治疗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压力知觉量表(CPS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将受试者分为无焦虑和抑郁症状组(275例)与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组(19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CPSS和HAMA量表及C型人格行为模式问卷评价患者抑郁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以及谷氨酸(Glu)]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随访统计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率和发生时间。采用Pearson法进行CPSS和HAMA评分与C型人格行为模式的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CAT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无焦虑和抑郁症状组相比,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组患者的压力知觉总分、HAMA得分和焦虑、抑郁、愤怒内向评分升高,乐观、愤怒、愤怒外向和社会支持评分降低;外周血NE、E、DA、Glu和5-HT水平均下降,CRP水平升高;AS发生率增加,AS发生时间缩短(P<0。01)。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组的CPSS和HAMA评分与C型人格行为模式问卷中的焦虑、抑郁、愤怒、愤怒内向和愤怒外向呈正相关,而与乐观和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但与控制和理智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T患者血清中NE、E、DA、5-HT、Glu和CRP水平升高是患者发生AS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CAT患者的精神压力与AS发生密切相关,焦虑抑郁引起的外周血神经递质NE、E、DA、5-HT和Glu水平变化为AS发生的影响因素,其机制可能与长期压抑状态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

    冠状动脉迂曲精神压力神经递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

    吉西他滨与卡培他滨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胰腺癌的效果

    李朋朋田碧秦德华卜亚静...
    4438-4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与卡培他滨联合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诊断明确的70例不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吉西他滨与卡培他滨化疗联合SBRT,对照组接受吉西他滨与卡培他滨化疗。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存预后、毒副作用及止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2。9%,高于对照组(57。1%)(P<0。05)。观察组的1 a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及1 a总生存率分别为45。7%、77。1%,高于对照组(22。9%、48。6%)(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0。5、17。5个月,高于对照(5。5、9。0个月)(P<0。05)。治疗开始后4、12周,观察组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毒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与卡培他滨联合SBRT对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缓解率,提高了临床疗效和生存预后,改善了生活质量,且毒副作用可耐受,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模式。

    胰腺癌立体定向放疗吉西他滨卡培他滨

    基于机器学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老年人死亡的影响因素

    蒋睿贾诗宇徐琳吴建...
    4442-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国老年人死亡风险因素,并构建个体化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2015-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应的人口学、生活方式、疾病史和体格检查相关信息,将数据集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7∶3),运用逻辑回归、随机森林、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3种分类算法建立老年人死亡预测模型,并选出最佳模型进行可解释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5 505例研究对象,其中死亡人数为977人。3种模型预测结果显示XGBoost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曲线下面积为0。756,95%CI:0。720~0。792),夏普利值分解方法(SHAP)结果显示体重指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是老年人死亡的前5位危险因素。结论 XGBoost模型对老年人死亡风险有良好的预测效果,SHAP模型对个体化死亡风险预测提供明确解释。

    老年人死亡预测机器学习极端梯度提升

    人体成分分析指标与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检测的颈动脉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刘近近
    4447-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体成分分析指标与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检测的颈动脉弹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在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900例体检者,按性别进行分组。收集体检者的人体成分分析指标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腰臀比(WHR)、健康评分、综合得分,并应用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检测体检者的颈动脉弹性指标的相关参数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分析人体成分分析相关指标与PWV的相关性,并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PWV的预测因素。结果 男性体检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尿酸(UA)、BMI、WHR、PWV较女性体检者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脂百分比较女性体检者低(P<0。05)。男、女性体检者的年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健康评分、综合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体检者体脂百分比、BMI、WHR与SBP、DBP、TG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女性的体脂百分比(β=0。264,P<0。05)是其PWV的预测因素。男性BMI、WHR和体脂百分比与PWV无相关性(P>0。05)。结论 人体成分分析相关指标中的体脂百分比是女性体检者中PWV的预测指标,具有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可作为健康体检人群简便评估肥胖并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的指标。

    人体成分分析仪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颈动脉弹性超声检查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接受度的影响因素

    林素红赵煜华吴田瑞邵李姣...
    4451-4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造口接受度现状,并分析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接受度的影响因素,为改善该群体的造口接受度提供借鉴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就诊的214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造口接受度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表和个人掌控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接受度得分为(77。55±4。61)分。相关分析显示,个人掌控感、家庭关怀度与造口接受度水平均呈正相关(r=0。758,0。762,P<0。01)。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有无并发症、个人掌控感、家庭关怀度是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接受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接受度水平有待提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通过增加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家庭支持,增强其对疾病的掌控感来改善其造口接受度。

    肠造口接受度影响因素

    心电图对肿瘤心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诊断价值

    位静波刘春丽郭兰伟周东民...
    4455-4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诊断肿瘤心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有左心室高电压的1 824名高血压患者,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用Cornell标准、Peguero-Lo Presti标准、RL Ⅰ+SV4标准和Romhit-Estes评分系统分别对以上患者心电图进行诊断,以超声心动图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标准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阴性预测值。结果 1 824例左心室高电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诊断LVH患者344例,非LVH患者1 480例。Cornell标准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22。67%、91。22%、78。29%;Peguero-Lo Presti标准分别为42。15%、73。18%、67。32%;RLⅠ+SV4 标准分别为 50。29%、61。42%、59。32%;Romhit-Estes 评分系统分别为 37。21%、90。88%、80。76%。Romhit-Estes 评分系统 ROC 曲线下面积(0。640)高于 Cornell 标准(0。569)、Peguero-Lo Presti 标准(0。577)和RLⅠ+SV4标准(0。559)(P<0。01)。Cornell标准、Peguero-Lo Presti标准和RL Ⅰ+SV4标准3种标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mhit-Estes评分系统可以作为肿瘤心脏病患者LVH的心电图筛选方法,优于其余3种诊断方法。

    心电图左心室肥厚肿瘤心脏病